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产纤溶酶菌株的分子鉴定及其液体产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实验室分离筛选出的2株产纤溶酶能力较强的细菌菌株进行16S rRNA碱基序列测定,并与已发表的16S rRNA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确定2个菌株均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此基础上,对2个菌株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2个菌株适宜的发酵产酶时间均为60~108 h.在优化的液体发酵条件下,2个菌株单位发酵液中纤溶酶平均产量可分别达到773.07 U/mL(菌株1)和962.28 U/mL(菌株2).  相似文献   

2.
以西双版纳传统腌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MRS培养基对菌株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通过溶钙圈法和EDTA滴定法筛选出产乳酸能力强的菌株,并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筛选试验从腌制品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乳酸的菌株XSBN-4,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该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36℃,并且葡萄糖和CaCO3的添加量应分别低150、20 g/L.产乳酸最佳发酵条件pH为5.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51 h,乳酸浓度为(84.51±1.33)g/L,产率为(4.51±0.06)g/L/h,残糖量为(0.83±0.03)%,糖酸转化率为(84.51±1.33)%.菌株XSBN-4具有较强产乳酸能力,可作为乳酸发酵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3.
茁霉多糖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出芽短梗霉为生产菌株,蔗糖为碳源进行发酵生产茁霉多糖.通过摇瓶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多糖产量.实验表明,摇瓶转速和发酵初始pH值是多糖发酵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们与多糖的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照射法对原始菌株进行诱变和筛选, 得到一株高产普鲁兰变异菌株T1, 使普鲁兰的转化率达30.14%, 是原始菌株的5.7倍.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对原始菌株与变异 株T1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了比较, 确定了变异株T1的最佳发酵条件为: 蛋白胨0.5g/L, 蔗糖 50 g/L, 起始pH 5.0. 普鲁兰的转化率主要与氮源浓度有关. 并对该变异株与原 始菌株的发酵特征进行了研究, 发现变异株的特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对野生艾草根块分离筛选得到的产红色素内生真菌WSB22进行了发酵条件的研究.利用单因素实验原理优化了菌株WSB22液态发酵培养基的营养组成成分,提高了红色素产量.结合单因素试验优化得到的数据,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将发酵时间、果糖浓度和硝酸铵浓度用于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实验,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该菌液态发酵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红色素在53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最优发酵条件是:发酵时间为14 d、果糖浓度为29 g/L、硝酸铵浓度为52 g/L.在此条件下,红色素产量得到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处理寒冷地区废水中的重金属,研究了耐低温真菌对水体中铅(Pb2+)的生物吸附规律.首先从寒冷地区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到低温优势菌株PWK6,然后采用此菌株作为生物吸附剂,对水体中的pb2+进行吸附实验,对其吸附能力、吸附速率、吸附性能及多级吸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WK6菌株属于低温真菌,该菌株在4℃~25℃范围内对溶液中的pb2+有较强的吸附作用,15 min即达到吸附平衡.Pb2+浓度在5 ~ 200 mg/L范围内,该菌株的生物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实验条件下,对100 mg/L的Pb2+溶液进行5级吸附后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干酪乳杆菌产L-乳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干酪乳杆菌突变菌株LAB3的最佳培养基和最佳培养条件,优化该菌株的生长条件.优化发酵培养基为(g/L):蔗糖120,玉米浆25,MgSO4.7H2O 0.3,MnSO4.4 H2O 0.01,FeSO4.7H2O 0.01,乙酸钠5,吐温80 1 mL.优化培养条件为:10%接种量,温度42℃,装液量50 mL/250 mL.静置培养72 h,一次性添加碳酸钙5%.在此优化基础上进行发酵,LAB3产乳酸量为85 g/L,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63%.  相似文献   

8.
以表达人Cu,Zn-SOD的重组毕赤酵母为出发菌株,通过摇瓶实验研究发酵初始pH值、诱导剂浓度、诱导温度和培养基组成等因素对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组分对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最大.与YPG培养基相比,菌株在FM22培养基(含0.15%组氨酸及PTM4)中目的蛋白表达量提高5.5倍.在优化摇瓶发酵条件下(诱导剂浓度1%,诱导温度27℃,FM22培养基(含0.15%组氨酸及PTM4),初始pH值为6.0),发酵液上清酶活水平为895 U/mL,较初始提高8.5倍;以摇瓶实验结果指导5 L罐发酵,得到13 539 U/mL酶活,为摇瓶试验的15倍.  相似文献   

9.
云南普洱茶人工接种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优势菌株进行培养、制备菌种液,对普洱茶进行人工接种发酵,并与未接种自然发酵的比较.结果显示:人工接种发酵比自然发酵时间大大缩短;(黑曲霉+酵母)组合及(青霉+酵母)组合为人工接种发酵的优势菌种组合;用这2种菌种组合进行发酵时,发酵茶的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及感观评价最接近陈化3年的特级普洱茶.  相似文献   

10.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BR-01菌株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为了提高该菌株的抗菌肽发酵产量和生防价值,对其产抗菌肽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初步鉴定了其抗菌肽的成分。以B.velezensis BR-01菌株无菌发酵滤液对Xoc的抑菌圈直径为评价指标,从7种常见培养基中筛选出最适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初始培养基各组分含量和发酵条件,再利用Plackett-Burman (PB)试验筛选出影响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的显著因素,运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最优发酵条件。利用PCR分析B.velezensis BR-01基因组中抗菌肽合成相关基因;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LC-MS)技术鉴定其产生的抗菌肽。结果表明,B.velezensis BR-01菌株最佳抗菌肽培养基配方与发酵条件为麦芽糖11.89 g/L、酵母提取物13.54 g/L、NaCl 5 g/L、KH2PO  相似文献   

11.
以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CK-8法和MTT法的最佳实验条件。CCK-8的最佳检测波长为450nm,最佳检测时间为加入CCK-8试剂后4h,适宜细胞数量范围为8×10^2-1×10^5个。在检测抗肿瘤药物阿霉素(ADM)对PC3细胞的增殖影响实验中,发现CCK-8法测得数据的线性相关性优于MTT法,并且数据偏差较MTT法小。实验结果表明CCK-8法较MTT法检测的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是一种优于MTT法的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杂交松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灭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内对来自广西大学林学院苗圃、东门林场苗圃、广西林业局种苗基地的杂交松 (Pinus elliottii× P.caribaea)外植体进行 75 %酒精 10 s+0 .1%升汞 4~ 6 min灭菌试验。其中 ,东门林场苗圃的外植体进一步采用 75 %酒精 10 s+0 .1% Hg Cl2 6 m in结合添加入培养基中的 1.2 %大蒜液的灭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 :广西大学林学苗圃的杂交松外植体 ,采用 75 %酒精 10 s+0 .1%升汞 5~ 6 m in的灭菌方法效果较好。东门林场苗圃以及广西林业局种苗基地的杂交松外植体用 75 %酒精 +0 .1%升汞的灭菌方法效果不理想。东门林场苗圃的枝条用 75 %酒精 10 s+0 .1% Hg Cl2 6 min结合添加入培养基中的 1.2 %大蒜液的灭菌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基于MEA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两输入一输出的典型模糊控制器,提出了MEA-FUZZY自适应控制策略,采用MEA对模糊控制系统的5个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实现了输出比例因子的在线调整,并在分析规则表的基础上调整了模糊隶属函数,从而使该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整体性能接近最优。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结构合理,优化方法简单有效,控制品质优良,同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究适用于观赏海棠SSR反应分子标记研究的最佳PCR反应条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观赏海棠SSR-PCR体系进行优化,并利用优化体系筛选适于观赏海棠的多态性SSR引物。【方法】以6个二倍体观赏海棠DNA模板为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对DNA模板浓度、Taq酶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和dNTP浓度进行优化实验,确立了观赏海棠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得出15 μL优化体系各成分为:DNA模板5 mg/L、Taq酶1.25 U、引物0.3 μmol/L、Mg2+ 2 mmol/L、dNTP 0.25 mmol/L、1×Buffer1.5 μL。利用优化体系在73对苹果属SSR引物中筛选出15对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SSR 引物并确定各引物的退火温度,其多态信息含量均大于0.25。【结论】正交试验结果达到优化目的,利用优化体系筛选的15对多态性引物可直接应用于观赏海棠SSR分子标记实验中,为观赏海棠品种鉴定、分类以及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一种混沌优化的双模糊控制器--倒立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单级倒立摆的4维输出分解为2个2维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与倒立摆组成双闭环控制,内环调节摆杆的角度,外环控制小车的位移。采用混沌算法优化控制器的参数,首先将混沌因子引入模糊控制器参数域的优化搜索中并在全局范围内直接寻优,当获得全局近似最优解后,再缩小寻优区间,在近似最优解的附近继续寻优。时倒立摆系统在不同情况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搜索效率,能较快搜索到全局最优解,为解决多输入快速系统的模糊控制器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工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发酵液的菌浓度,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旋转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培养基的组分和培养条件。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30 g/L、豆粕28 g/L、玉米粉14 g/L、乳清粉28 g/L、K2HPO4 3.0 g/L、柠檬酸三铵2.5 g/L、乙酸钠5 g/L、吐温-80 1.25 mL/L、MgSO4·7H2O 0.2 g/L、MnSO4·4H2O 0.0625 g/L;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1,温度37 ℃,接种量4%(体积分数),静置培养。经优化后活菌数达到 6.07×109 CFU/mL,明显高于原MRS培养基(5.8×108 CFU/mL),且其成本较原MRS培养基的成本降低了4000元/t。  相似文献   

17.
脉冲电流聚合苯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脉冲电流和恒电流分别合成聚苯胺,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和电镜扫描照片对它的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脉冲电流合成聚苯胺的峰值电流比恒电流的高,其电化学活性更强.两种方法合成的膜结构不同,脉冲电流合成的聚苯胺是纳米纤维结构,恒电流合成的聚苯胺是颗粒结构.并且在硫酸、硝酸不同介质条件下的聚苯胺的扫描电镜图相似,均为纤维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枯草芽孢杆菌T1001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处理,定向选育出具腺嘌呤缺陷(Ade^-)、蛋氨酸亚砜抗性(MSO^r)、8.氮鸟嘌呤抗性(8-AG^r)等遗传标记的目的突变株TA208.通过正交试验对TA208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同时对发酵温度、pH和装液量等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最佳条件下,该菌株能积累鸟苷最高可达25.0g/L。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浓度梯度筛选的方法,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能耐受并吸附Ni 2+的菌株,命名为Ni-1.采用单因素法对菌株Ni-1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培养条件为t=30℃,pH=7.0,1.0%的NaCl.考察了菌株Ni-1对Cu2+和Ni 2+的吸附性能,并用表面响应法优化了吸附条件.菌株Ni-1吸附Cu2+的最优条件为Cu2+100mg/L、投加菌量(湿重)0.85g、溶液pH=6.0,在此条件下对Cu2+的最大吸附率为87.13%.菌株Ni-1吸附Ni 2+的最优条件为Ni 2+50mg/L、投加菌量(湿重)0.85g、溶液pH=6.0,在此条件下对Ni 2+的最大吸附率为84.32%.实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较低浓度的Cu2+和Ni 2+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以马来酸酐改性C5石油树脂制备了改性C5石油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马来酸酐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改性产物附着力的影响,以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马来酸酐用量为8%,引发剂用量为1.5%,反应时间为2h时,产物的附着力为0.87 Mpa,软化点为142℃,改性后的C5石油树脂附着力增强,软化点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