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商品意识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文化商品化、市场化成为现实。在现代城市文明的浓重氛围中,人们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取向趋于混乱。本文考察了乡村出身的现代知识分子庄之蝶在都市中迷茫与失落的社会原因,试图用乡村人的眼光看待现代都市,指出都市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颓废。  相似文献   

2.
论海派文学的传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中国文学史上 ,海派文学的定名大约是在 2 0世纪的 30年代。但像上海这样一个城市 ,其自身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形象在文学创作上获得艺术再现并不是 30年代才出现的要求 ,而是开埠以来的洋场生活逐渐对文学创作发生影响的长期结果。自《海上花列传》以来 ,海派文学出现了两种传统 :一种是以繁华与糜烂同体的文化模式描述出极为复杂的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图像 ,即突出现代性的传统 ;一种是以左翼文化立场揭示出都市文化的阶级分野及其人道主义的批判 ,即突出批判性的传统。 30年代的新感觉派与左翼文化把这两个传统推向顶峰。到 4 0年代 ,在张爱玲的艺术世界里 ,海派小说的各种传统终于在都市民间的空间里综合地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3.
地铁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是现代都市文明的一种象征.地铁不仅仅是现代化交通系统,更是展示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窗口,地铁展示出来的文化个性甚至使它成为一个旅游观光的景点. 独特的地铁文化,人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它,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地铁文化.地铁是大家共享的工具和场所,每一个享用者的行为都可能对其他享用者构成影响,因此大家必须受程序或制度的管理和约束.地铁也是一个窗口,它不仅能向社会展现城市的文化,而且还能向他们传递商业,文化,娱乐等信息.比如巴黎地铁每个地铁站设计独特,内部装饰各异,成为展示该国文化艺术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94年面对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而倡导的新的全球行动战略。其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此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状况。健康城市建设包括能为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环境、食品、饮水、能源和垃圾清除系统;能满足市民住房、收入、安全和工作方面的基本要求;能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相互帮助的市民群体;能使市民一  相似文献   

5.
20世纪英国史学文化的历史现状及特征既归因于国内社会政治、社会心理思潮及学术文化机制的影响,同时与英国传统史学理论及方法论的历史渊源也是分不开的。英国“新左派”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史政结合,关注现世”的史学理路、价值取向及成就斐然的学术研究逐步塑造着英国史学文化的面貌。概括地讲.它借鉴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优秀史学思想成果,通过理论引进、学术争鸣、拓展研究领域等方式对英国的史学研究和史学观念产生深远影响,开创了当代英国史学学术文化发展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6.
宁波文化大市建设中高校人文教育担负着向城市传播先进文化的重任,高校师生作为宁波市民同样担负重任。通过实地调研,笔者发现宁波高校与都市还没有形成较好的沟通。在都市文化建设中高校应以为都市培养具有市民责任感的大学生为己任,并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对都市文化进行正向引导和批判,实现高校与都市的共赢。  相似文献   

7.
正手拿文明棍,头戴礼貌,身着笔挺的西装,脚穿明亮的皮鞋,19世纪的绅士,总是留给人们这样的印象一个男人,有着优雅的着装,文雅的举止;待人谦和、彬彬有礼、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这个男人必定会被人认为是个有风度的绅士。"绅士"源于17世纪中叶的西欧,由充满侠气与英雄气概的"骑士"发展而来,后在英国盛行并发展到极至,绅士风度即是英国民族文化的外化,又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向上流社会看齐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掺杂了一些新的价值观念融和而成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倡导传统文化与自我存在的价值观,追求品味与人性化的生活方式。他代表着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社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有鲜明的民间立场,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历了一个嬗变过程.早期乡村与都市叙事中的民间立场仅是一种"前意识"式的存在,中期"湘西世界"的营造与都市生命病相的揭示,使民间立场成为一种明确的文化价值标准与写作姿态,而后期<长河>创作中则出现了国家民族观念、民间立场以及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的纠缠,出现了写作立场的多层次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文坛上兴起的市井小说创作潮流,以描写特定地域的市井文化为主要特色,是市民小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市井小说植根于我们民族文化心理深层,有着真正的民族风味,为中国当代市民文学的回归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市井小说作家结构题材和提升主题的依据与出发点主要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文化观,没有真正把握住当代都市改革开放的灵魂与脉搏.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的文明史上,中世纪常被称为“黑暗时代”。从公元11世纪起,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市民阶层和一座座由市民自治的城市。到公元12世纪,自治性的大学应运而生。尽管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自治是以专制统治者(国王和教会)所给予的特权为基础,但是,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自治和大学自治,既为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和大学自治开创了先河,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中世纪的城市自治和大学自治,是欧洲黑暗时代的两盏明灯。而自治的中世纪大学与自治的中世纪城市相比,无疑是这两盏明灯中最明亮的一盏。  相似文献   

11.
冯玲文 《科技资讯》2013,(25):227-227,229
《傲慢与偏见》将18世纪英国社会的婚姻观展示地淋漓尽致,本文主要探讨了四种婚姻观:美满的婚姻、冲动的婚姻、无奈的婚姻、平淡的婚姻以及四种婚姻观给当今人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家庭女佣人之身份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世纪的英国伦敦街头,家庭女佣人的身影随处可见。相对于她们普遍存在的事实,社会对她们的较少关注却把她们置于一个"隐形"的世界。在英国工业革命大背景下探讨分析这一"失语"的群体:她们何以要离乡背井,她们虚拟的城市生活为何与残酷的现实相去甚远,在以伦敦为代表的城市与乡村的对话里,她们又身在何处。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分析将不难看出,在经历了农村生活的不安以及城市生活的迷茫后,女佣人却陷入了城市与农村的夹缝之中。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都市报”热浪席卷中国大小城市。“定位于市民”、“服务于市民”的都市报几乎是办一个成功一个 ,发行量激增、广告收入飙升 ,创了媒介业的神话。“都市报”由此成为新闻界关注与研究的焦点。都市报的成功 ,可以从社会背景和其准确的市场定位、新闻定位中找到答案 :“以市民为本” ,“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 ,“市民需要什么 ,我们就报道什么” !鲜明的办报宗旨 ,准确的市民定位 ,使都市报迅速占领市场、所向披靡。然而在成功的背后 ,也有需要冷静思考的东西 ,本文着重谈谈都市报文化娱乐版的得与失。  一、都市…  相似文献   

14.
张昕 《科技信息》2014,(15):50+22
体育赛事文化是一种活力的文化因素,它丰富了城市文化的内涵,其所倡导的精神和文化理念,能够影响与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托相关社会学理论,从城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层面,对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城市文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证。具体体现在体育赛事文化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市民素质、城市文化产业、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人类的精神生活也得到极大丰富。与此同时,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和环境景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传统的城市街区消失在现代的摩天大楼下,城市建筑和景观越来越突出商业色彩。面对这些人造景观,人们突然惊觉周围环境的陌生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因此,现代都市人文景观的建设和都市环境空间的营造,向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围绕环境雕塑与环境空间,探讨环境、人、环境雕塑之间的协调性,正是本文的一个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6.
《傲慢与偏见》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简·奥斯汀的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作品通过描述四个英国中产阶级少女的婚恋故事,揭示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村的生活状态,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时,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婚恋观也备受瞩目,作家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自己贬低和褒扬的两种态度,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市民文化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均表现为一种工具理性行为;但其生产和消费的具体对象即市民文化产品则常常与价值理性的表现相关。市民文化的美学表现建立在现代城市市民集体心理所固有的结构性紧张关系之上。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市化与宗教文化建设是当前学术界所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其要点在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宗教文化中的真善美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宗教文化之“真”的作用在于静化人的心灵,使之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能够安静恬适地生活,让每一个生活在都市中的人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合格者.宗教文化之“善”的作用就在于使人能够迁善改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际关系较为疏远的都市中,起到一种让人人都怀有亲近他人并行持善业的思想和行为,为都市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宗教文化之“美”的作用,就在于让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获得美感,环境高雅,生态优美,这是物质美;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这是精神美.显然,宗教文化之中的真善美与新型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上 海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都市民俗的纷繁复杂 ,可想而知 ,要对上海都市民俗作系统深入的研究 ,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蔡丰明先生却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路 ,花了近六年的功夫 ,对上海都市民俗作了梳理 ,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 ,写出近三十万字的著作《上海都市民俗》(学林出版社 ,2 0 0 1年 )。这是我国都市民俗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新成果、新突破。在《上海都市民俗》一书中 ,作者以鸟瞰式的学术视野 ,对上海都市民俗作了宏观的审视。他分析了上海特有的经济、物质环境 ,政治、社会环境和文化、精神环境对上海都市民俗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初,施蜇存主编的《现代》开创了我国真正现代意义上都市文学的先河,体现出新型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市民文化精神,它以日常生活审美趣味消解宏大叙事,面向市民大众,现代都市首次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现代都市文化正是在肯定日常生活的世俗性和不可减缩中获得了它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