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目标确认方法,解决小目标定位错误率高,并由此导致无效目标识别的问题.将已建好的目标模板看成一组随机向量,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一组特征目标;从原图像中检测可能目标,并将其映入特征目标空间进行重构;构造原目标与重构目标的似真度函数,根据该函数值可对检测目标进行确认或剔除,降低误定位率,确保了进入后续识别的目标为目标库中对象.将该方法应用在实测车辆图像车标定位识别测试,结果表明:与不使用似真度函数验证相比,目标定位准确度提高了16.5%;使用不变矩最小距离分类器进行车标识别,识别准确度比不使用似真度函数确认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2.
李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0):2276-2281
地震波速度是地球物理勘探和开发中最重要的一个参数。因此,结合地震与测井等实际资料,对车排子地区沙湾组纵向、横向上的速度变化规律做以研究,并分析了其纵向、横向上速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地层的岩性、孔隙度、沉积相等因素是导致车排子地区沙湾组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低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波波速与波长的关系,利用该液体的单个波峰性质与圆柱透镜性质相似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在特定波长范围内测量该液体相速度的方法,并通过模拟计算确定了该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同时在实验室模拟了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该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模拟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数据拟合程度较好,最大偏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4.
    
By processing the CSND Rayleigh wave data with the matched filter FTAN technique, Rayleigh wave disper- sion for southeast China is obtained. The 4°×4°S wave dispersion of the pure path is calculated using random inversion scheme, and 3-D S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is set up. Incorporating the above-mentioned results with wide angle seismic sounding data, we studied structure framework and the extending of faults in this area,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pth of Moho in South China varies from 30 to 40 km, shallower from west to east. The depth of Moho varies from 25 to 28 km for the offshore. The depth of the asthenosphere in upper mantle varies from 60 to 100 km. The depth difference of layers at the two sides of Tanlu fault is more than 10 km at the south part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fault extends downward more than 170 km. The fault exceeds the main land at Hainan Island and slips into the southern China Sea. Both Tanlu fault and the huge bend of gravity gradient anomaly are influenced by deep latent tectonics.  相似文献   

5.
周期结构的带隙特性使得位于带隙频率范围内的振动或波动无法在结构中传播。基于该思想,设计了一种埋入式的地震表面波屏障以调控Rayleigh表面波的传播,并研究了该表面波屏障的主要设计参数及共振单元与支撑基础之间的连接约束关系等对弹性波频散曲线和表面波带隙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埋入式的地震表面波屏障能够形成低频的表面波带隙,实现有效的衰减域;共振单元与支撑基础之间的约束关系会显著改变地震表面波屏障的频散曲线,不同的约束条件会影响表面波带隙的形成,甚至造成带隙的消失,在屏障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应对影响两者发生相对运动的因素如摩擦力等进行考虑,进行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6.
地震波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就某浅海油田两条连井地震剖面的处理与解释中所涉及的地震波速度的纵、横向变化规律研究方法予以讨论.研究用于地震解释的速度,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研究速度的纵、横向变化,确定合适的成图速度;其二,研究地层的层速度,为地层解释和岩性预测提供参数.地震测井和VSP测定的速度精度较高,但剖面上的井测定的速度资料很少,不足以控制速度的横向变化.因此,利用地震剖面上的速度谱资料来确定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中河流多是弯曲的,弯道水流结构分析是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对河道管理和河流开发利用也有着重要意义.基于粒子跟踪测速(particle track velocimetry,PTV)技术对180°弯道水槽不同流量下的水流表面流速进行测量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除进口断面,凹岸侧表面纵向流速均大于凸岸侧表面...  相似文献   

8.
泥浆浸泡作用能提高井壁岩石的纵波声速,但只对含气岩石的作用明显。采用VSP 法对已受泥浆浸泡接近饱和的井壁岩石纵波声速和未受泥浆浸泡的深入井壁稍远的岩石纵波声速进行比较,从而得以明确气层在该井深处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韦伯最早用来直接探测引力波的铝柱,还是当今探测引力波的主流设备激光干涉仪,都是静止固定的天线.对来自外界的各种波不加选择地一概接收,造成波之间互相干扰;再加上来自地表的噪音,使被测信息难以辨识.利用磁悬浮陀螺作为探测引力波的天线,在旋转的陀螺减速过程中,可能与某一频率相近的引力波共振,使信息得到放大;有效地提高灵敏度并避免地面杂散信号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浅层地震横波反射法最佳应用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浅层地震波纵、横方向分辨率的讨论,给出了提高地震反射波测试分辨率的几条途径,通过对震波反射系数和地震波速分布的讨论,表明地震波速在地震勘探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给出了软基地区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值与地层深度的某种关系式,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浅层地震横波反射地区的优点以及局限性,并论述了该方法的最佳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前获得的地震波数据大都是以加速度时程形式给出的,直接积分获得的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基线漂移现象.简便的时域优化校正算法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提出了一种分步时域校正法.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以三阶多项式形式来拟合加速度的非零曲线,对原始加速度时程做基线预校正处理;其次对于校正后的积分速度和位移曲线仍存在的长周期基线波动问题,将校正后的加速度曲线代入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反应递归公式,从而生成地震波的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该方法原理简单,实施方便,而且能够很好地消除速度波和位移波的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