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对虾(PUENAEUSCHINENSIS)肝小管管壁细胞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透射电镜观察中国对虾肝小管。指出肝小管管壁由六种细胞组成。描述六种细胞的超微结构,并根据各种细胞的结构特点,探讨其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触角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触角腺的组织结构和细咆超微结构,并对其生理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光镜观察显示:触角腺由体腔囊、迷路和原肾管3部分组成。开放的血窦和动脉小血管分布在体腔囊和迷路小管之间。电镜观察研究表明:①体腔囊壁由足细胞和基膜组成,足细咆以足状突起连接于基膜上,血窦和动脉小血管中的血淋巴液滤入体腔囊形成原尿。足细胞吸收原尿中的大分子物质,并行细胞内消化与解毒作用。②迷路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具发达的微绒毛,细胞基部质膜形成大量内褶。迷路具有对原尿中的大分子物质、水及无机离子进行重吸收的功能,并能排泄机体代谢废物,参与渗透压调节。⑧原肾管上皮细咆基部质膜和侧膜向细咆内形成更深更多的质膜内褶,细胞进一步重吸收管腔中的水及无机离子,并通过活跃的无机离子代谢作用,在形成中国对虾高渗、浓缩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鸡脾脏中T淋巴细胞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央动脉、笔毛动脉外周的弥散性淋巴组织、淋巴小结生发中心外周部位和椭球周围部位的淋巴组织为T淋巴细胞居留区。  相似文献   

4.
短体副鳅泌尿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对短体副鳅泌尿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体副鳅泌尿系统由中肾、输尿管、膀胱构成,未观察到头肾.中肾包括肾小体、肾小管和填充于其间的拟淋巴组织,无皮质和髓质之分.肾小管由第一近端小管、第二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组成,无颈段.输尿管前后段组织结构有明显差异.膀胱为不发达的输尿管膀胱.斯坦尼斯小体多枚.  相似文献   

5.
斑节对虾组织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选用L-15,添加10%~20%FBS,渗透压用NaCl等调节,pH7.0,在28℃下,原代培养斑节对虾的多种组织,发现淋巴器官,造血器官和血淋巴的组织细胞在较宽范围的培养基渗透压条件下能贴壁生长形成细胞单层.每升培养基添补7.50gNaCl,0.32gKCl,1.02gMgCl26H2O,0.49gMgSO47H2O,2.00gCaCl22H2O和0.30g葡萄糖调节渗透压时,上述3种组织细胞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6.
西藏墨头鱼泌尿系统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对西藏墨头鱼的泌尿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墨头鱼的泌尿系统包括中肾、输尿管和膀胱.中肾由肾单位、集合管以及拟淋巴组织组成.其中肾单位的肾小体直径为(70.2±7.8)μm,随机分布于肾组织中.肾小管分为第一近端小管、第二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拟淋巴组织中黑色素巨噬细胞较少,无甲状腺滤泡分布.输尿管位于肾腹面两侧,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未见粘膜下层,肌层由环肌和纵肌组成.膀胱为输尿管膀胱,膀胱粘膜上皮中有分泌细胞分布.结果也显示,西藏墨头鱼肾脏的组织结构与低海拔地区生活的淡水鱼类相比并无特殊之处.通过对几种淡水鱼相关数据的对比,提出了淡水鱼肾小体的大小与其体型大小存在一定关系的观点,即体型越大,肾小体平均直径越小.  相似文献   

7.
以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的血淋巴细胞为材料,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的血淋巴细胞为参照系,利用倍性分析仪结合外标定法测定其细胞核DNA含量.拟穴青蟹的血淋巴的细胞核DNA含量是2.677 pg/2c.此外,本文作者还发现拟穴青蟹血淋巴与肌肉组织细胞核DNA含量存在差异.报道了我国拟穴青蟹细胞核DNA含量,并且提供了拟穴青蟹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为蟹类系统重建与演化过程分析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该文报道在中国对虾淋巴组织培养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立克次氏体,大小0.2-0.9um,具有链状,双球状,亚铃状等多形性,存在于细胞质中,在感染细胞中有大量包函体样的结构,包涵体周围包有一层膜,膜内存大量不同形态,大小和电子密度的立克次氏体,在包函体之外,也可观察到许多散在的立克次氏体,感染立克次氏体的细胞,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核膜溶解,核染色质凝聚,部分线粒体膜溶解,粗面内质网水肿。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建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评估自主研发的取栓器取栓治疗效果。 方法 体外制作动物自体血凝块,采用介入方法将自体血凝块注入肠系膜上动脉,造成动脉栓塞,使用取栓器进行取栓。 结果 实验猪均成功建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肠缺血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更贴近临床实际情况。 结论 采用本实验方法可成功建立可用于后续取栓治疗研究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动物模型,更好的模拟临床上发病患者的栓塞情况。  相似文献   

10.
比选器在民航空管地空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在用系统中普遍存在不同型号比选器混用的现象。不同型号比选器互为主备使用时,由于缺少自动切换装置,当一个比选器故障时,另一个比选器如果不能及时快速地替代工作,将会对空中交通管制造成严重后果。本文介绍了不同型号比选器互为主备使用时,手动快速切换的一种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并在现实工作中予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断端的寻找方法及泪小管断裂吻合联合泪道引流管置管术的疗效,提高泪小管吻合术的成功率。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泪小管断裂57例患者,采用在显微镜直视下寻找的方法,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和泪囊侧断端,置入硬膜外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吻合泪小管断端,留置引流管3~6个月,拔管后3~12个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愈53例,拔管后泪道冲洗均通畅,无溢泪现象,4例主观感觉有少许溢泪症状,但冲洗泪道试验通畅,行泪道扩张冲洗2~3次后症状消失,无眼睑内外翻或泪小管撕裂等症状。结论:在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端吻合术,较容易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手术成功率高,恢复泪道排泪功能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2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分析提出:对内眦部有创伤者,应常规检查泪小管,对有泪小管断裂者,应及时吻合.介绍了寻找泪小管断端的5种方法及选用可牵拉、有韧性、管壁硬的硬膜外导管作泪小管留置物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低水平铅染毒对小鼠脾脏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水平铅染毒对幼鼠脾脏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断乳昆明种小鼠自由饮用不同浓度醋酸铅溶液(0.025%,0.05%,0.075%,0.1%),8周后处死小鼠光镜下观察小鼠脾脏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和0.025%醋酸铅染毒组的白髓、红髓结构无明显异常;而0.05%、0.075%、0.1%醋酸铅染毒组的脾脏白髓发育不良,淋巴小结个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且无明显的生发中心,动脉周围淋巴鞘内淋巴细胞稀疏,白髓与红髓分界不清。结论一定时间的低水平铅染毒对小鼠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物安全性的不换水对虾养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以来,在美国的一个研究所协会已经研究出一套与美国的商业机会与约束相一致的新的对虾养殖技术。在美国,土地和劳动力是很贵的,环境保护规则是很严格并且是强制执行的,因此,市场要求商质量产品的稳定供就大已经建立海捕健康亲虾及遗传改良的健康亲虾培育系统。并建立起先进的对虾病害诊断技术同害防治技术,例如新的对虾饲料及对虾养殖技术。但是近年来对虾丰在世界范围控制不住的传播,要求人们把病害排除在对虾养殖  相似文献   

15.
对虾白斑症病毒体内外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SSV可经注射、投喂或共居感染克氏螯虾和日本沼虾,病毒感染的组织匀浆物注射后发病很快,但蔗糖介质纯化的WSSV注射后发病较慢,Ficoll-400介质纯化的WSSV注射后发病时间介于前二者之间。中国对虾细胞内WSSV一般每个囊膜只含一个核衣壳,但此毒种经克氏螯虾反复增殖后,多粒包埋的病毒粒子明显增多。从病虾的每克鳃可提出约0.66mg的WSSV。含WSSV的血淋巴或组织匀浆液感染8种昆虫细胞后,传代2次仍未观察到病毒在其中复制。  相似文献   

16.
<正> 心脏是人体中循环系统的一个由心肌组织所构成的空腔器管。而目前只把它看作是一个肌肉泵,仅提供机械能以推动血循环的中空动力器管是非常不够的。应该说心脏是一个结构错综复杂的生物学机器。因为心脏功能的各种重要的生理、药理及病理变化,实际上都起因于担负心肌搏动的物理及化学过程的改变。同时,心肌的每一细胞内都具有复杂的控制和效应机制。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不断地使腔静脉的血液进入心脏,然后又把血液推送到动脉中去。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中国对虾的营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中国对虾生长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重率以维生素C磷酸酯镁和维生素C硫酸酯钾为最好,其次为多聚磷酸酯,结晶维生素C最差,分别较对照组增重14.7%、11.4%、8.9%及2.7%;存活率以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为最佳,其他剂型的维生素C的存活率皆相差不大。不同剂型维生素C在对虾组织中以游离态维生素C和磷酸酯形式存在,其在肝胰脏中的含量大于在肌肉中的含量。在肝胰脏中的含量以维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虾消化系统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中国对虾消化道和腺肠的发生进行了研究。完整的中肠管形成于N3期,它是由幼虫腹面的内胚层板向背上线卷合拢而形成,在Z1期消化道完全贯通,至M1期,胃分化为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中肠前盲囊和中肠后盲囊也在此期出现,同时胃磨的雏形发生,但完整的胃磨形成于P期,另外,中肠腺始于N4-5期中肠前端突出的两对中肠腺盲囊,第一对中肠腺盲囊于M3期退化消失,而第二对中肠腺肩囊则发育为成体的中肠腺。中肠腺小管  相似文献   

19.
喜马拉雅旱獭的脾脏呈长条形,被膜和小梁粗厚,合有较多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纤维。实质部白髓和红髓分明,白髓发达,由大量动脉周围淋巴组织鞘和淋巴小结构成。淋巴小结多数发育好,有明显的生发中心,其巨噬细胞形成许多深染小体细胞。红髓结构清晰,边缘区厚,血窦宽大,结构清楚,无毛鞘细血管。边缘区、脾索及血窦内外有许多巨噬细胞,含有大量含铁血黄素,H·E染色片中呈黄褐色,极易分辨。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扩散、对流和吸收的共同作用,给出了弹性动脉中β-脂蛋白跨壁传输的分层模型,并求出了稳志解析解.分析了淋巴的吸收作用对β-脂蛋白在内膜层积聚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β-脂蛋白在内膜层的积聚速率随着位于中膜和外膜的淋巴吸收作用的减小而增大,淋巴对β-脂蛋白吸收能力的改变在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起因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