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词在储备状态下具有泛指义和特指义,但进入具体语境后却只能用其中的一个意义。因此,在成语解词和释义时必须辨明泛指义和特指义。以“节用爱人”“根深柢固”“乌合之众”“画龙点睛”“咬牙切齿”“画蛇添足”为例,说明目前出版的成语词典和综合性词典往往不注意辨别泛指义和特指义,或误以泛指义为特指义,或误以特指义为泛指义,而这些都不利于对词义的正确理解和语义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2.
汉字“以形示义”的功能和汉民族“据形识义”的文化心理,使得人们总是试图对发展后的字形和字义做出新的诠释,以使其新的形义关系得到统一。然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小”部字的大部分形体与原始的构形已经不能吻合,其构形笔意义类大致有五类:其一,表示“细小”义;其二,“十”为“尚”字之构件,在整字构形中“尚”仅作声符的;其三,表示“光明”义的;其四,“小”用作声符的;其五,构形笔意不明的。通过考察分析与“小”部义类不相符的字族,进而探求其义类的成因,得出讹变和楷化以及部首的归并是造成“小”部义类分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V+到”结构很普遍,根据“V+到”结构所表示的意义可把它们分为四种类型:“V+到”结构表示位移义(包括具体位移义和抽象位移义)、“V+到”结构表示时间义、“V+到”结构表示程度义、“V+到”结构表示获得义。  相似文献   

4.
探究“经”和“典”字源义上共同据有“崇高”“权威”和历时义的表征文化视界下经典自身的迁移演变。从“经”与“典”美学张力的缘构到“经典”的词源义、历时义的延展自显中,认定指向性、权威性、实践性、边沿性是经典的质性因子。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是对“义气”文化的最好诠释。小说生动地表现了“替天行道”是“义”的根据、“济困扶危”“仗义疏财”是我们民族“义气”的基本内容、发现并尊重人才是“义”的最高表现形式,而且“义”还是团结人教育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古汉语动词“就”在“就十地点”和”就 地点 动词”结构中的蕴涵义素及其变化的分析,归纳出“就”的一些隐性(蕴涵)义素,来描绘它的“佐食”义的由来,从而勾画出该义的演变途径。  相似文献   

7.
某些方言词典中表“里面”之义的方位词“窦里”,应是“肚里”;某些方言词典中表“上面”之义的方位词“下”,应是“上”。  相似文献   

8.
倪建周  李阳 《科技潮》2000,(4):55-57
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论首先体现在有关“义利”之辩上,“义”乃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乃利益、功利。“何必日利”反映了中国社会崇尚“义”贬抑“利”的倾向。“义”是人格修养的“正路”。在儒学的教化下,中国  相似文献   

9.
针对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中对“卢”声字分析的偏差,全面考察了从“卢”得声之字,得出一部分“卢”声字具有“粗短”的词源义,另一部分“卢”声字具有“黑”的词源义。并论及了准确地概括词源义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关于“被”字句用于非遭受义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字句表示遭受义,被认为是“传统用法”,“被”字句表非遭受义,则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的突破”。本文考察了“被”字句用于非遭受义的各种情况及其特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释“转”     
古书中“转”用为“弃”义 ,惟见于“转尸”之事 ,本文认为 ,《诗经》“女转弃予”、“胡转予于恤”中的“转”亦皆当训为“弃”义。“转弃”当为复语。《左传》之“专弃”、“专黜”亦当为复语 ,其“专”字亦取“弃”义 ,与“转”音义相同。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中兼具两个相反义的词很多,在这些词中,有一类兼具“授”、“受”两个相反义。“授”即“给予”、“交出”、“付给”;“受”即“索要”、“收取”、“接受”。这类词两个相反义的形成与古汉语中的词义引申有关。因为“授”、“受”是一个交接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关系密不可分,可以相互引申。  相似文献   

13.
1993年国内经济理论界评价“陈金义现象”。于光远先生说:“‘陈金义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力证。”厉以宁说:“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公平的竞争,这就是‘陈金义现象’对我们的启示。”吴敬琏说:“陈金义现象的可贵之处还在于陈金义对实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王桂灵 《科技信息》2007,(21):206-206,200
“据形构义”和“据义构形”是语言中的两种基本结构力量。相对来说,英语是一种“据形构义”的语言,汉语是“据义构形”的语言。文章从关系词,介词的使用,形态特征,语序的作用,主语的省落与否五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点,`这种对比对英汉互译以及英文写作时的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境界是以期达到“音形义”的完美结合。要在最大限度内达到三者的完美,则必须以“义”为基础,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使“音”和“形”对“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诗译要美,美是高标准。其美必须建立于“忠实”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缘”原为名词,本义是衣裳鞋帽等的镶边。由此引申出“沿、循……(运行)”义(动词性)。在汉语史上,介词“缘”有三个义项.即“依据”、“因为”,“沿着”,均从动词义项中发展而来。“缘”衍“依据”、“因为”义始于战国末期;“沿着”义的介词“缘”最早见于晋代。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在现代汉语词义这个共时的系统中也存在历时的问题,所以属于历时范畴的“本义和派生义”及“历史义和现存义”也同样适合于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而成为现代汉语词义着眼于“历史时-词义学”角度的两种重要类型。除此之外,“基本义和一般义”及“贮存义和使用义”也是现代汉语词义的两种基本类型,前者着眼于“共时-语义学”的角度,后者则着眼于“共时-语用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偏偏+VP"格式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现代汉语中的“偏偏+VP”格式在语义方面所表达两种语义:一是表背离性的“结果义”;二是表一致性的“行为义”。该格式在语用功能方面有两种:一是“凸显”的功能;二是“反驳”的功能,同时反驳具有程度差异。另外,表行为义的“偏偏+VP”格式能形成取舍句,而表结果义的“偏偏+VP”格式不都形成取舍句。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字典》作为当今常用工具书,其释义具有权威性,但在一些字的释义上仍有讹误,本文试就“安”的“坐”义进行考析。“安”主要有八大义项,但其“坐”义与其它几个义项缺少义素上的联系,实为“止”义。  相似文献   

20.
"勾当"词义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勾当”是汉语常用词之一,最初作动词,表示“主管,料理”义,并用作职衔名;晚唐五代时引申出“事情”义,之后约在元代,“坏事情”一义从中分化出来,并在现代汉语中最终取代“勾当”的其他用法成为常用义。探讨“勾当”的用法变化及其原因,可以为汉语词汇研究以及语文辞书编纂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