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概述在人类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同时,也是人文地理学所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荀子以其“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立论,在中国古代哲学和科学的研究上独树一帜,为人们对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减少了思想上的障碍,鼓舞人们更好地去认识和改造自然。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世界社会生产力已高度发达,地球表面已经没有了纯自然的地理环境,人口增长日益加剧,各种资源消耗倍增,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基础正在逐渐衰竭和贫化,人类对更为美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追求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当此时也,我们重新认识并评价一下荀子的人地观很有必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讲的荀子的人地观,基本上就是他的有机自然观,是他的“天人关系”。因为荀子的所谓“天”,大致可以说就是自然界,只不过有时还包括日月、星辰而已,且现代人地观所讲的地,也不是《荀子》书中那种只是“载万物”的地皮,而是指地理环境(这里主要指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球表层上的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故此“地”与彼“天”在多数场合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3.
李孝坤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8(4):40-43
以统一地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了中国人地系统结构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并明确指出人地系统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即是中国人地系统宏观地域分异的基本特征,这为我国综合地理区域划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孝坤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1,18(4):40-43
以统一地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了中国人地系统结构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并明确指出人地系统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即是中国人地系统宏观地域分异的基本特征,这为我国综合地理区域划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科学解析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机理,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成为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新时代“一带一路”与黄河流域国家战略背景下,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综合优势,实施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科学计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文梳理黄河流域人地系统面临主要问题,解析黄土高原“三生”空间演化及其耦合特征,探讨人地系统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提出了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研究范式和“土”字样带。通过黄河流域人地系统智能化模拟、高质量发展情景分析,揭示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结构功能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阐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生态安全的关键因子及其驱动机制,为全面构建黄河流域资源能源节约与集约利用技术体系,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耗散结构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理论指导思想,重点探讨人类对地理环境系统的自觉控制与定向改造,旨在探求一条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之路。 相似文献
7.
山东半岛是山东省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人地关系较为紧张的地区.山东半岛当前的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演进状态,是历史时期不断积累的结果.是经历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5个人地关系演进时期的叠加与继承.只有充分认识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演进状态,才能使未来的人地系统得以持续、协调地演进. 相似文献
8.
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框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系统耦合强调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的有机结合,注重知识-科学-决策的有效链接,通过不同尺度监测调查、模型模拟、情景分析和优化调控,开展多要素、多尺度、多学科、多模型和多源数据集成,探讨系统的脆弱性、恢复力、适应性、承载边界等科学议题。在梳理人地系统耦合研究框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地系统耦合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人地系统正在由多学科研究走向跨学科研究,最终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研究——人地系统科学.综合研究的建立首先依赖于人地系统范型和科学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上至下综合研究体系.人地系统研究最终必须落实到区域层次。 相似文献
10.
论人地系统演替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人地系统演替的动力机制可以揭示人类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的根源及寻求人类调控自身行为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自然力、社会力是人地系统演替的动力.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控制导致不同时空条件下人地系统特殊的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1.
简单回顾世界自然地理的基本理论──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以非洲为例,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笔者的认识和理解,认为该理论在教学和地理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地理环境对基础教育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地理环境对基础教育的作用,是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薄弱环节。本文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了地理环境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并从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提出环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徽州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徽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黄山、天目山和白际山脉环绕徽州四周,山脉之间形成休(宁)歙(县)、黟县、祁门等盆地,源于四周山脉的新安江及其众多支流回环全境,形成闭塞而景色秀美的自然环境,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因战乱等原因形成的南迁人口提供了重要的迁徙地.大量中原人口的迁入,给徽州带来了封建宗法制度,促进了徽州的文风,同时也加剧了徽州的人地矛盾.明清时期的徽商,为徽州古村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历经千百年的发展,“秀丽山水”、“文风昌盛”和“富甲天下”终于成为明清时期徽州古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12年山西省地图册,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两方面,运用统计分类法对运城市3 302个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进行地名数据统计与分类.在此基础上,通过Arc GIS中的Spatial Statistics Toolbox和Analysis Toolbox对数据属性要素进行分析,输出所需的直方专题地图和其他所需专题地图,结果表明,得出运城市行政村名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非均衡性,东南部主要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中西部受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地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和方位标记,也是一个地方的风貌特征与文化记忆,更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和中华民族的遗产.通过对广东省清远市的村名进行研究,运用文献查阅、数据统计等地理学研究方法对这些村名进行分类,研究得出广东省清远市的村名与当地的自然及人文因素都有着密切联系.从空间上看,山、水、植物和土壤一类的自然类村名都表现出与当地地形地貌的一致性;姓氏类的人文村名在各县市都有一部分,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但都反映了当地的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6.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地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虚拟现实引入虚拟地理环境概念,介绍了虚拟地理环境具有的特征和虚拟地理环境在高校地理学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论述了当前虚拟地理环境在高校地理学中的主要应用以及对地理教学与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蒋家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400多件,主要有石镞、网坠、石锛和石刀等,石器中含石玉.C14测定年龄最早为5070±150a.B.属新石器晚期遗址.根据钻孔资料分析和现场勘察,将家山文化遗址有居民生活区,部族首领生活和指挥区,燎望台等功能区.初步研究,该文化遗址为新石器晚期生活在太平盆地中的一个部落,其文明发展有3个活动期,期间有四个文化间断期,其文化变化的原因与古气候等古地理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中国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射血时间参考值的地理分布规律,给制定左心室射血时间参考值的统一标准和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收集了中国64个单位测定的9185例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射血时间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左心室射血时间参考值与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气温(X3)、年平均相对湿度(X4)、年降水量(X5)、气温年较差(X6)、年平均风速(X7)7个地理环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然后选取海拔高度(X1)、年平均气温(X3)、年平均相对湿度(X4)3个与左心室射血时间参考值相关性显著的地理环境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模型,分析成年人左心室射血时间参考值与所选取地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射血时间参考值与地理指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利用回归分析法推导出一个线性回归方程:∧Y=309.3017+0.0055X1+0.0820X3-0.1940X4±9.0071.通过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精确内插出中国成年人左心室射血时间参考值的地理分布图.利用某地区地理环境数据,可用此模型估算该地区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射血时间参考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近年来我国人文地理学科的发展特点及21世纪的时势需求,提出人文地理学科的建设措施:转变学科观念;优化学科建设发展环境;全方位发展学科研究体系;创建利于人才的发展模式;加强学科分支研究;加快学科丛书和理论著述出版等。 相似文献
20.
数字城市与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之上的城市数字化为城市基础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本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同时对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