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一种新的频偏与信道联合估计的算法.该算法利用一组训练序列精确估计出系统整数倍频偏和信道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系统整数倍频偏同步和信道估计,且误码率性能优越,具有实现简单,实用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MIMO-OFDM系统中一种基于训练序列的同步方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采用一种特殊训练序列的设计,在MIMO—OFDM系统中实现了帧同步及小数倍频偏和整数倍频偏等参数的有效估计。并对帧同步算法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降低了误判。仿真表明,该同步方案在AWGN和Rayleigh信道中均能实现对同步参数的有效估计。整数倍频偏算法对子载波个数多的系统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有效的OFDM符号定时和频率同步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各种OFDM同步算法,针对Schmidl提出的同步算法存在符号定时难以准确确定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2个特殊训练序列的有效的同步方案,同时给出了一种整数倍频偏估计的改进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与传统方案相比,该方案频率同步性更好,符号定时更精确,是一种非常有效实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一种有效的OFDM符号定时和频率同步方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基于各种0FDM同步算法,针对Schmidl提出的同步算法存在符号定时难以准确确定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2个特殊训练序列的有效的同步方案,同时给出了一种整数倍频偏估计的改进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与传统方案相比,该方案频率同步性更好,符号定时更精确,是一种非常有效实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IEEE802.15.3c标准规定的60 GHz OFDM超宽带系统,通过算法改进与仿真,给出基于前导序列及导频的完整时频同步算法方案.提出基于格雷互补序列的抗多径分离滑动相关检测方法(SSCD),并对多个相关峰位置取平均以增加定时抗噪能力.提出相位均衡结合整数倍样值偏差预修正的采样频率同步方法(PE-ISDPC),利用循环前缀的容忍性吸收整数倍样值偏差以降低实现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时频同步性能,且整体方案具有较低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在模拟电路自动化尺寸设计方法中,基于仿真的方法精度高但耗时巨大.考虑到物理设计的约束,基于优化的模拟电路尺寸设计问题可以看作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然而利用传统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耗时巨大.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优化算法:混合高斯采样贪婪算法(GMSGA).该算法首先基于混合高斯过程采样的方法获得约束侵犯和较小的良好的起始点,随后将混合整数规划问题近似地分解为整数规划问题和连续变量优化问题分别求解,其中:整数规划问题采用了一种贪婪算法,这极大地减少了仿真次数;连续变量优化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用来对结果进行局部优化.为验证算法的效率和可靠性,我们利用该算法了设计一个ADC中的运算放大器和E类功放.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算法,该算法在相同的仿真次数下多次实验可以得到更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QPSK字符集下导出了与传统迫零均衡准则有本质不同的ε-均衡准则,并证明了ε-均衡器存在的充分及必要条件.给出了基于ε-均衡准则的QPSK序列盲检测算法,该算法将QPSK序列盲检测问题转化为带整数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采用具有多项式近似复杂度的ε近似算法解决带整数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适用于含公零点的单输入多输出信道,并对信道阶具有稳健性,无论信道是否包含公零点,该算法误码性能都明显优于基于二阶统计量的其他经典算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对时间同步和频率同步的敏感性,设计出一种新的训练序列,基于这种新的训练序列给出了联合时频同步算法。通过仿真对本文算法和Schmidl定时算法的均值和方差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消除了Schmidl算法的定时平台现象,具有更好的同步精度,整数频偏估计在时域进行,降低了运算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整数的有序拆分算法提出了一种设计二值自相关序列的新方法.通过将长度为n的-1/+1序列重新编码为正整数n的有序偶分拆,从而将二值自相关序列的求解问题归结为整数的有序拆分问题.从二值自相关序列的约束条件提取编码后的拆分序列组合信息,并通过PSD(功率谱密度)检测进一步压缩搜索空间,计算出符合要求的组合序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宽带短波信道上OFDM系统的同步算法,针对短波信道分析了已有同步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采用PN序列调制导频符号的同步方案.在接收端,接收数据经过FFT后,利用PN序列优异的相关特性,实现了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时间和频率同步.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恶劣的短波信道上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新一代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提出了一种新的帧同步及频偏估计算法.利用发送序列中的PN导频序列,通过接收信号自相关的方法实现帧同步,克服现有算法对频率偏移过于敏感的缺点;在频偏估计中,通过对PN序列进行FFT变换,在频域利用频偏的移位响应实现频偏的精确估计,具有较好的抗多径特性和鲁棒性,弥补现有D-Spaced算法初次捕获误差动态范围过大的不足.算法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李萌  王革思  张勇  何煜 《应用科技》2010,37(6):16-19
针对传统的2个训练符号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并设计出一种新的频偏估计器对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的不同信道的整数频偏和小数频偏进行估计.该算法仅利用单个训练符号来进行频偏估计,其训练符号采用正交性良好的Walsh序列来设计,用以区分不同的信道;利用同一训练符号内相邻的偶数子载波上数据的差分关系完成整数频偏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新的频偏估计器可以获得较好的载波频偏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3.
符号定时同步作为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重要的部分,应该具有很好的抗频偏性和高效性。本文在已有的PSS(Primary Synchronous Signal)定时同步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主同步信号自身的良好互相关性,给出了一种具有更低时间复杂度和高抗频偏性能的PSS定时同步算法。基于快速卷积与重叠相加法的频域快速同步方法,结合预频偏处理,进行符号定时同步与粗频偏的联合估计。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案减小了PSS定时同步的计算量,从而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在很好的提高了同步算法的抗频偏性能。本文算法具有高效性、鲁棒性和可行性,能够满足LTE系统对同步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的整数频偏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估计方法.该方法将1个等分的OFDM训练符号下采样为大量长度为点的OFDM子符号,然后结合小数频偏估计值,设计新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解调一部分OFDM下采样符号,再合并结果,寻找频域峰值,从而对整数频偏做出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计算复杂度及估计错误率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OFDM系统中载波频偏导致载波间干扰从而引起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分析了OFDM信号的特点,采用滑动窗检测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时域过采样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采用循环前缀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相比,该算法估计精度高,抗噪声和抗多径衰落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适合软件无线电的载波相位和频差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并行方法估计有频差时的载波相位.在此基础上,基于MMSE准则计算载波相位的轨迹,得到频差和初始相位.该算法计算量小,可全数字实现,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调制,利用QPSK调制信号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用该算法可以精确估计载波相位和频差,有效地降低系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中的频率同步及采样钟同步技术.对其中的小数倍频偏和采样钟偏移估计做了算法仿真分析,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提出一种适用于数字视频地面广播(DVB-T)编码的正交频分复用(COFDM)调制系统的小数倍细频偏和采样钟偏移联合估计算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方案,设计出的硬件电路经国家高清电视总体组(TEEG)的HDTV功能样机调试证明了该算法的易实现性和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用户正交频分复用(OFDM) 系统上行链路中的载波频偏估计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伪噪声(PN)序列的载波频偏(CFO)估计算法。该算法将不同相位的PN序列作为各个用户的训练序列, 利用训练序列良好的自相关性估计出存在CFO 情形下不同用户的信道参数, 再根据两个训练周期内信道参数的相位变化获得各用户的CFO估值。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优 良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应用于高速移动环境下系统频偏估计的方法,使用相关性能优异的Zadoff-Chu序列作为训练序列,将其在一个符号周期内重复4次,利用这种帧结构进行两次频偏估计,实现系统的频率粗、精同步.该方法不仅具有频偏估计范围大和估计精度高的双重优点,而且所有频偏估计过程均在FFT之前完成,加快了系统同步的时间,降低了系统同步复杂度.AWGN信道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