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综合介绍罗非鱼的种群控制研究,包括养殖方式,性激素诱地性反转和种间杂交等手段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概率方法,以遗传学中的棋盘法提出了一个具有一定交换值的不完全连锁的两对杂合子基因型的正常个体间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四种表型比例的简单公式。  相似文献   

3.
荞麦的种间杂交是荞麦育种的一个新近方向。本文介绍了近年学者们进行荞麦种间杂交的范围、克服种间杂交困难的方法及杂种后代选育中有关表现和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常规杂交及荧光显微镜观测等方法,对李、杏种间杂交不亲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铃铛花期授粉的坐果率显著高于初花期授粉的坐果率;同一杂交组合,正反交坐果率差异显著;母本对远缘杂交亲和性影响很大,父本对远缘杂交亲和性的影响较小;通过具备正常活力及萌芽率的花粉授粉后,李杏杂交存在一定程度的花粉和柱头不亲和及"拒绝"反应,以李为母本的杂交不亲和性部位在柱头表面和花柱上部,而以杏为母本的不亲和部位则在花柱中下部.研究结果可为阐释李、杏种间杂交不亲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麦酯酶同工酶酶谱的聚类分析与遗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主要产于我国不同地区的33份近缘野生大麦及其19份栽培大麦,以及它们间杂交的27个组合F1植株的叶片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52份材料可分成11个酶谱类型,聚类分析说明,同一亚种或同一变种,地理来源不同酶谱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6.
将油莱0guCMS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田交一代(BC1),在MS附加不同激素浓度的基本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结果发现,MS+1.5mg/L 6—BA 0.15mg/L NAA对诱导丛生芽有较好的效果,丛生芽增殖系数可达3.2.小芽生根培养基以MS 0.1mg/L NAA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草鱼、团头鲂卵球杂交受精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1981年,我们报导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受精过程中的质、核动态”一文,从细胞水平上搞清了在水温18~20℃下,草鱼卵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受精后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结果表明;从人工授精到首次卵裂中期图像的建成,需要30分钟,这与刘筠(′66)等人所见基本相同。草鱼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cephala Yih)的有性杂交,属亚科间杂交。苏联学者德·德马索夫等(′60)对此一杂交组合胚胎的早期发育有过论述,指出正交的囊胚细胞出  相似文献   

8.
蜘蛛抱蛋属(Aspidistra Ker-Gawl.)是单子叶植物中同一属内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由于缺乏分子序列方面的研究资料,该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一直都不清楚.本研究对20种具有代表性的蜘蛛抱蛋属植物的RLCKVⅡ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子系统学证据所构建的该属系统发育关系不支持先前基于形态证据所建立的分类系统;蜘蛛抱蛋属植物复杂的平行进化关系很可能是该属分化早期频繁种间杂交的结果.RLCKVⅡ基因适用于禾本科、棕榈科和天门冬科等类群,可作为研究单子叶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备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全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非鱼的全雄单性控制对于罗非鱼的养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罗非鱼的性别决定机制十分复杂,有XX/XY型和ZW/ZZ型两种性染色体型,并且易受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对罗非鱼的全雄控制方面,有人工挑选、激素处理、种间杂交、遗传雄性罗非鱼技术(GMT技术)等几种可用的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总的来看,遗传雄性罗非鱼技术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能成为解决罗非鱼全雄控制的有效手段,并符合健康养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杂种优势利用问题关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杂种优势利用问题,一些国家正从籼与粳、栽培稻与野生稻间杂交等方面,寻找雄性不育系,研究三系配套。据报道,现有五个导致雄性不育的细胞质为新城,渡边,埃里克森等人所发现,日本有三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渡边在研究病毒时找到不育株,经与“藤坂5号”回交10代育成不育系,但保持系尚未找到。硫球大学新城把籼稻“钦苏拉春稻Ⅱ”(Chinsurah Boro ⅠⅠ)导致雄性不育的细胞质转移到粳稻品种“台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做了简要介绍,并通过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综合布置原则、四种基本道路横断面形式的使用效果和适用条件的阐述,确定了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焦炉横拉条损坏的现状及横拉条腐蚀的原因,论述了横拉条整体更换和截断法更换的优缺点及更换步骤.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二十辊轧机轧制薄钢带表面出现横纹问题进行了研究。只通过改变轧制工艺,薄钢带表面纹横不能明显好转,因此,通过在线监测、信号处理及频谱分析后确认:钢带表面横纹由轧辊颤振所造成,振源主要为电源谐波,其次是齿轮质量的影响。为此提出了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后,钢带表面横纹消除。  相似文献   

14.
轿车横梁的冲压残余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轿车后桥横梁采用钢板冲压成型,并在两端冲有凹坑。针对轿车后桥横梁在0.8~1.0万km可靠性强化试验后的开裂情况,采用盲孔法对冲压有不同深度凹坑的两种横梁中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并对残余应力的分布与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冲压会在横梁中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具有较深凹坑的横梁的冲压工艺优于具有较浅凹坑的横梁的冲压工艺。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交叉跑道相关运行模式下复飞引起的进离场冲突问题,提出规划交叉跑道冲突全域以保持进近复飞与离场航空器的飞行间隔.将交叉跑道冲突全域分解定义为前窗和后窗,依次建立直接交叉汇聚和非交叉汇聚跑道前窗、后窗的碰撞风险评估模型,并研究跑道交叉角度对侧向、纵向和垂直3个方向以及总体风险的影响程度.选取成都天府机场非交叉汇聚跑道组和美国威奇托机场直接交叉汇聚跑道组为实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天府机场冲突全域的范围为进近跑道入口前11.89 km至入口后6.44 km,威奇托机场冲突全域的范围为进近跑道入口前10.93km至入口后6.85km,将划设的交叉跑道冲突全域与规章中基于时间的尾流间隔约束相比较,可最终确定进近复飞与离场航空器的安全间隔,也可对未来国内交叉跑道构型相关运行模式下的安全间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异步交叉轧制变形区应力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异步交叉轧制变形区轧件的受力状态和金属流动特性,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异步交叉轧制下轧件在变形区的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三维解析。表明:异步交叉轧制变形区的显著特征是忆件受到纵横双向剪切变形作用,异步比和交叉角的综合作用促使变形应力分布得以均化,这是异步交叉轧制能够显著提高板形控制力并降低轧制能耗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光子链图传播下Bhabha散射截面的严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子与电子(正电子)的最小电磁耦合模型,获得了光子链图传播子重整化的有限量。对其辐射修正作了相关的计算和讨论,从而得到了电子-正电子碰撞在链近似下的散射截面,并与最低阶的散射截面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Tang-Toennies势模型通过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惰性气体Xe与H2碰撞的散射截面,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总结了该碰撞体系散射截面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交叉魏格纳分布函数中的拉冬变换是这些函数中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可分乘法,因此,二维交叉模糊度函数是一维信号分数相关的表面形式,每一信号都与表面观察的角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针对He-HCl碰撞体系的3种不同势能模型,采用公认的精确度较高的密耦(close-coupling)近似方法,分别计算了He-HCl体系的微分散射截面、分波散射截面和总截面;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及分析.研究表明:势能球平均零点能位置、势阱深度、排斥势的强度以及势能在势阱附近的方向性都对散射截面特别是激发截面有较大的影响.从而为根据散射截面准确地确定He-HCl碰撞体系的相互作用势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