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亚林  李端洲 《科技资讯》2014,(29):147-147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土木工程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担负着传授学生结构概念、培养学生专业分析计算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责任。但是,传统《结构力学》课程是没有实验内容的,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关于结构力学的实验课程建设的研究较少,只有少数高校在尝试结构力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应相应开展实验课程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该文就《结构力学》实验课程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相关实验课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进行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教学实训、成绩考核等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教学结果表明,研究性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文中介绍了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材料》课综合型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的思路与做法。在短学期中开设《土木工程材料》课综合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佳 《科技信息》2010,(15):186-186,194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理论与实践差异过大,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强,有必要对该课程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本文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探讨,希望能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中的实验课程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创新的重要基础性环节。在实验过程中多以老师讲解试验过程为主,学习时间有限,试验操作复杂,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对《道路建筑材料》实验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林少敏 《科技信息》2011,(22):12-12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既不可按照书本搬家,又不可仅在表现形式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必须针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进行创新性教学改革。以《土木工程材料》网络课程为例,讨论如何通过参与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7.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围绕土木工程材料的课程特点,同时结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效果进行探讨,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8.
吴彦霖  张凝 《科技信息》2013,(10):140-140
本文分析了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从理清课程脉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出发,讨论了课程"教"与"学"中的方法,为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新参考。  相似文献   

9.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学习中缺乏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刺激"手段。基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现状,本文着重探讨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和多样化实践教学等多种"刺激"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从土木工程专业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针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为出发点,从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运用、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发以及全方位的课程考核体系的确立等方面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新型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任骏  祝海雁 《科技资讯》2023,(8):151-155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土木工程学生最早开展的专业课程之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抽象繁杂,该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觉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为导向,探索通过HQAII教学法,即以热点案例引入(Hotspot-Induction)、问题导向(Question-Guidance)、分析比较(Analysis-Comparison)为抓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Independent-Thinking)的能力,同时提出将课程思政化的理念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的全程设计,目的在于形成一套新工科的教学方法,为“新工科”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是土木工程材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座桥梁.在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推行研究性教学及学习理念,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该文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所授课的专业中进行教学实践,通过改变教学手段、改变实验教学方式方法、组建实验团队等方式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分别从提高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实验态度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能等几方面开展了教学实践,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程进行了改革,建立以现代化教学思想为指导的三层次开放式立体化课程新体系,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学习及考核,创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课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贺子奇 《科技信息》2011,(22):100-101
《土木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新体系,重在突出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结合模块驱动、项目导向和课堂与实习场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真正达到工程设计员的水平,实现《土木工程制图》和《建筑与结构CAD》课程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基本实验项目——水泥实验,混凝土用骨料实验及普通混凝土实验进行综合改进,形成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综合性实验。通过任务式教学,使学生按工程实际工作程序,从材性检测、混凝土强度设计、和易性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和试配、最终确定施工用混凝土配合比。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激发了学生进行科研实验的兴趣。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综合性实验改革便于落实研究性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建筑材料》实验课程是提高农业水利、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针对传统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不足,阐述了从教学学时、教学设备、教学实验设计以及计算机虚拟实验环境等角度提出了教学改革的设想和探索,借此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吴大群 《科技信息》2010,(12):I0101-I0101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新技术更新快的特点,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存在与工程实践脱节、教学模式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和考核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土木工程制图是土木类专业一门基础课,空间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土木工程制图》的课程特点,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0.
《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梁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课堂教学中存在普遍问题的具体分析入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进行了探讨性研究.研究认为《桥梁工程》课程教师应该将课堂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延伸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