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国产50MW汽轮机轴封加热器疏水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湛江生物质发电厂两台机组轴封加热器疏水系统无水位运行的原因,阐明由此导致汽轮机真空下降的危害,提出轴封加热器疏水系统改造的尝试、思路。疏水系统成功改造后,轴加实现正常水位运行,有效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某发电厂300MW机组高压疏水扩容器运行中反复出现的超压运行的情况,经现场勘察及分析,确定扩容器超压的原因:内挡板原设计存在缺陷及选材不当,造成疏水扩容器至凝汽器热水井的通道堵塞疏水不畅引起。通过对疏水扩容器内部结构改造以及材质的改良,保证疏水扩容器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机组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该论文对秦山二期650MW核电机组的高低压加热器管线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了该核电机组在实际运行当中高低压加热器所存在的几个疏水问题,通过对机组汽轮机设计参数、实际运行参数及现场设备管线的实际布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讨论分析了造成高低压加热器疏水问题的可能原因,并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对这些存在的疏水问题讨论了所能采取的运行对策,部分对策已在实际机组上进行有效验证,相应疏水问题得以解决,其他对策也确保了机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采用长链烷基的硅氧烷对片式对称多孔Al2O3膜进行改性, 制备疏水性Al2O3膜.考察在不同环境下疏水Al2O3膜的化学稳定性, 采用接触角和红外光谱表征膜表面性质的变化. 结果表明:制备的疏水膜的水接触角约为142°; 在室温下的浓H2SO4和NaOH溶液中, 疏水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但是在120℃的浓H2SO4和80℃的NaOH溶中, 疏水表面很快被破坏, 转变成亲水表面;疏水Al2O3膜在多种有机溶剂中浸泡20d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性能受热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地以水玻璃为硅源,经乙醇溶剂替换及六甲基二硅醚和盐酸的混合液对SiO2湿凝胶表面基团改性后,常压干燥制备出低密度、高比表面积、超疏水、低热导率的高性能SiO2气凝胶块体.SiO2气凝胶在室温至400℃附近具有稳定的疏水性能,460℃附近气凝胶由疏水型完全转变成亲水型.重点研究了室温至400℃之间,SiO2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能受热处理过程的影响.SiO2气凝胶即使经过400℃高温热处理后,仍能保持优异的疏水性能、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热导率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表面接枝改性法,将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C16)接枝于陶瓷膜表面,获得疏水性Al_2O_3膜。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C16接枝到陶瓷膜表面;接触角实验结果显示:接枝C16分子后的Al_2O_3膜表面呈现疏水特性,接触角为158°。将改性后的Al_2O_3膜应用于真空膜蒸馏(VMD)的脱盐实验中,结果表明:在料液流速160 L/h、料液温度70℃、真空度0.095 MPa时,VMD过程可以获得较高渗透通量。将疏水性Al_2O_3膜应用在VMD过程的稳定性实验中,在300 min的运行过程中,渗透通量基本稳定在20 kg/(m~2·h),脱盐率大于99.9%。  相似文献   

7.
火力发电厂低压加热器的作用是利用在汽轮机内做过功的部分蒸汽,抽至加热器内加热给水、初步提高给水温度、减少了汽轮机排往凝汽器中的蒸汽量,降低了能源损失、提高了热力系统循环效率.加热器疏水一般采用逐级自流或者疏水泵方式。本文介绍了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在运行中常见的问题,结合低压加热器疏水逐级自流以及疏水泵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剖析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故障原因,提出几点治理建议。并对低加疏水系统进行改造,将低加疏水逐级自流与疏水泵组合优化、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难题,提高了机组热效率。  相似文献   

8.
当前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通常采用疏水逐级方式,这是因为其实现过程较为简单,然而疏水逐级回流需排挤低压抽汽,会导致不可逆损失的产生。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等效热降法的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改进设计方法,介绍了当前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选择的逐级回流运行形式,对其弊端进行分析。介绍了等效热降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分析了选用疏水泵和疏水冷却器的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改进系统。将某火电厂作为研究对象,给出原始数据和等效热降计算结果,依据该结果,通过计算加热器的热经济性确定最终的改进方案。将改进后系统和改进前系统电能损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节能性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9.
电厂汽水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常常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管道经常会出现振动现象,有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因素是安装造成的,在金昌热电联产2×330MW机组运行中,#2高加正常疏水管道及#6低加正常疏水管道振动过大,造成支吊架吊杆脱落、螺栓松动等现象,经过分析,对支吊架进行调整加固,解决了管道振动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NaCl和C6H12N4混合溶液140℃热处理铝箔表面,再经氟化制备出铝基超疏水表面,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温度的混合溶液处理后铝箔表面形貌。研究表明:混合溶液的反应温度直接影响着铝表面形貌,决定着疏水性质。结果显示,具有微米级类花朵形状的表面表现出超疏水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通常采用疏水逐级方式,这是因为其实现过程较为简单,然而疏水逐级回流需排挤低压抽汽,会导致不可逆损失的产生。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等效热降法的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改进设计方法。介绍了当前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选择的逐级回流运行形式,对其弊端进行分析。介绍了等效热降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分析了选用疏水泵和疏水冷却器的火电厂低压加热器疏水改进系统。将某火电厂作为研究对象,给出原始数据和等效热降计算结果,依据该结果,通过计算加热器的热经济性确定最终的改进方案。将改进后系统和改进前系统电能损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节能性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12.
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为原料,不锈钢分子筛网为模板,通过热压印技术制备了PP疏水膜,重点考察了热压印工艺对疏水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膜表面形态结构的构筑及演变,以接触角测量仪测试膜的疏水性能,通过模拟材料的日常磨损分析PP疏水膜的机械稳定性能,由不同液滴在膜表面的滚动行为考察了膜的黏附性能.结果表明:PP疏水膜表面具有完善的微米级棱状突起结构,赋予膜良好的疏水性能;综合考虑热压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立最佳成型工艺为140℃、10 000 N,PP疏水膜的表面静态水接触角为140.31°,滚动角为7°,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和机械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0.1 mol/L Tris-HC1弱酸和中性缓冲液中,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甲基蓝(MB)与羊毛a-角蛋白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25℃和37℃,pH分别为5.45、6.25和7.20,MB与a-角蛋白结合形成1:1配合物,猝灭蛋白质内源荧光,敏化MB峰位在460 nm处的荧光.它们之间的结合反应是吸热、熵增驱动的自发过程,即反应过程中△H>0和△S>0,则其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中性pH时其结合常数增大,表明中性环境蛋白质的局部构象更有利于MB的疏水结合.同时,37℃与25℃结合常数相比,37℃环境的KA大于25℃,与反应过程是吸热过程即△H>0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KH550(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开环改性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原料合成环氧树脂溶胶颗粒,利用含氢硅油(PMHS)对其表面进行疏水改性,通过涂覆的方式在基底表面成功制备超疏水涂膜。研究了含氢硅油、氨水、反应时间对涂膜疏水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涂膜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涂膜在热处理和酸碱条件下疏水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PMHS用量为1 mL、氨水用量为8 mL、反应时间为6 h时,所制备的涂膜疏水性能最佳,接触角为156°;热处理温度达到300℃后,涂膜仍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其接触角为147.6°;强酸、强碱和NaCl溶液中涂膜也能够保持长时间的超疏水性能;形貌分析观察到涂膜具有微纳米双层结构。  相似文献   

15.
覆冰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有较大威胁,防覆冰技术是电力系统的研究重点。超疏水涂料是一种热门新型材料,其表面特性能够缓解覆冰的积累,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防冰材料,国内外已有学者研究将超疏水涂料应用于电力设备的防覆冰中。该文总结了超疏水涂料在电力系统中防覆冰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吴俊芬 《科技信息》2011,(35):I0363-I0363,I0360
电站高压加热器壳侧水位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机组的热经济性,危及主机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分析汽液两相流自调节水位控制器的原理来说明采用汽液两相流自调节水位控制器可以保证高加疏水调节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同时,本文还对减少高加疏水管路振动.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将阳离子水溶性表面活性大单体二甲基十六烷基(2-丙烯酰胺基丙基)溴化铵(DHAB)与丙烯酰胺通过自由基混合胶束聚合和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疏水单体含量、不同缔合强度的疏水聚合物,在80℃条件下用表观黏度法研究了疏水单体含量(0.05 mol%~0.15 mol%)不同的聚合物溶液的缔合强度和温度对聚合物溶液表观黏度及流动活化能的影响.当疏水单体含量为0.15 mol%时,临界缔合浓度约为0.15wt%;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盐(NaCl、CaCl2)对该类型的聚合物具有明显的盐增黏效应.  相似文献   

18.
采用摇床法,测定25℃不同浓度硫酸铵时变性牛胰核糖核酸酶(Rnase A)在固体疏水作用色谱填料PEG-600表面上的吸附等温线.得出随盐浓度的增加,变性蛋白分子与疏水表面吸附亲和作用增强,吸附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DSC和FTIR的研究证实,变性吸附态蛋白分子的热稳定性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保留了更多的蛋白二级结构,且在疏水表面上进行再折叠,得到部分有序的蛋白三级结构.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低温CF4等离子体技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将一般疏水聚偏氟乙烯(PVDF)膜表面成功改性为接触角为169.5°±4.9°的超疏水表面,研究改性后的超疏水膜的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I))过程结果表明:当进料液为4%的NaCl溶液时,高温侧温度70.5℃,改性膜通量为26.5 kg/(m2·h),截留率高达99.976 6%。  相似文献   

20.
利用NaOH溶液化学刻蚀聚酯薄膜成功制得疏水性薄膜.研究了聚酯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时外界条件对刻蚀结果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外界化学条件引起表面微观物理形貌的变化及其所对应的表面特性.结果表明,薄膜经pH为12的碱液在40℃下超声刻蚀5 min左右,并用无水乙醇浸泡,可达到与水接触角120°以上的疏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