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菜心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菜心基因组DNA,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纯度和含量,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DNA的降解状况和纯度.结果表明:此法提取的DNA具有典型的天然DNA分子的标准紫外吸收光谱特点, 且适于进行RAPD分析.RAPD分析的优化反应体系为:25μL的反应液中含有0.8 U的Taq酶,0.28 μmol/L primer,30 ng的DNA,2.0 mmol/L Mg2 ,0.20 mmol/L dNTPs.PCR扩增循环为94℃、5 min;94℃、1 min; 36℃、1 min;72℃、2 min,37个循环;72℃延伸10 min.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设计对甜菜的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应用L25(5^6)正交表,研究了Taq、Mg^2+、随机引物、dNTPs和DNA模板5种RAPD反应组分浓度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并进行量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建立的甜菜RAPD-PCR优化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含1×Buffer、1.0mmol/L Mg^2+、1U TaqDNA聚合酶、0.25mmol/L dNTPs、0.4μmol/L随机引物及25ng DNA模板.  相似文献   

3.
枣树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RAPD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枣树品种的嫩叶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和产率,虽然不比改良SDS的高,但适宜RAPD分析.在20μL反应体积中,RAPD分析的优化反应体系为:引物0.2pmol·L^-1、Mg^2+2.0mmol·L^-1、dNTP200μmol·L^-1、TaqDNA聚合酶1.2U.改良的CTAB法是枣树RAPD分析基因组提取DNA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濒危植物刺桫椤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盐SDS法提取濒危植物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嫩叶总DNA,进行RAPD分析,分别研究了模板DNA、引物、dNTP、Mg^2 和Taq DNA聚合酶用量以及反应体积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筛选并建立了适合于利桫椤RAPD扩增的反应体系:反应体积10μL,内含2ng/μL模板DNA,2.0mmo1/L MgCl2,0.3μmo1/L引物,300μmo1/L dNTP,0.5u Taq DNA聚合酶.  相似文献   

5.
安徽羽叶报春RAPD分析实验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CTAB法^[1]从珍稀濒危植物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的幼叶中提取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实验,通过Mg^2 、dNTP、Taq酶、模板浓度的优化,确立了RAPD反应的最佳体系(25μ1)范围为:Mg^2 浓度为2.0—2.5mmol/L,模板浓度为每个反应50—150ng,dNTP浓度为200—250μmol/L,Taq酶为1.5—2.0U,按照优化的RAPD条件进行的重复实验,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水稻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稻RAPD反应条件比较研究,建立了对除草剂敏感致死水稻RAPD的最适反应体系和反应扩增程序,即在25止反应体系中,含10mmol/LTris-HCl(pH8.0),10mmol/LKCI,8mmol/L(NH4)2804,0.05%NP-40,2.0mmol/LMgCl2,0.1mmol/L(each)dTNPs,20ng引物,20ng基因组DNA,1.5U的Taq酶。反应扩增程序为:94℃变性2min;扩增40个循环,每循环包括:94℃变性10s,40℃退火30s,72℃延伸1.5min;最终延伸5min。  相似文献   

7.
以干用辣椒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干用辣椒RAPD分析过程中的Taq酶、Mg^2+,dNTPs、引物、模板DNA浓度、退火温度等影响因素,建立适合干用辣椒RAPD反应的PCR体系,即2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解体Taq酶1.5U、Mg^2+2.5mmol/L,dNTPs0.6mmol/L、引物0.8μmol/L、模板DNA60ng.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1min,37℃退火1min,72%延伸1.5min,40个循环;最后72℃副延伸5min.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进的SDS方法提取黄连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研究方法建立黄连RAPD分析的PCR反应体系,成功地进行了RAPD扩增,筛选出黄连RAPD的最佳方案为:25μL反应体系中包括dNTPs0.12mmol.L-1,引物0.2μmol.μL-1,模板DNA 40ng,Taq酶1U,Mg2+2mmol.L-1,10×buffer缓冲液2.5μL,其余部分用无菌超纯水补平.PCR扩增循环为95℃3m in,38℃1m in,72℃2m in 1次循环;94℃1m in,38℃1m in,72℃2m in,45次循环,最后72℃延伸10m in.  相似文献   

9.
应用RAPD技术构建绞股蓝DNA指纹图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不同类型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DNA为模板,进行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及RAPD结果分析.最终筛选的RAPD反应条件为:20μL PCR反应体系中包括了10×buffer2.0μL,Mg2 2.0 mmol/L,dNTP 0.2 mmol/L,引物0.5 mmol/L,Taq酶1U,模板DNA 50 ng.反应程序为94℃3 min→(94℃30 s→38℃40 s→72℃1 min)45个循环→72℃10min→4℃保持,并从66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条带型丰富、适合于绞股蓝分析的随机引物.以这5条随机引物对不同类型绞股蓝进行RAPD扩增,识别其特征性多态位点,建立分子标记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模板DNA、引物、Taq酶、dNTP、Mg2+浓度对红砂和长叶红砂RAPD扩增的影响,筛选并建立了适合红砂和长叶红砂的RAPD扩增反应体系:反应体积25μL,内含20 ng模板DNA,0.16μmol/L引物,0.5 U Taq DNA聚合酶,2.5 mmol/L MgCl2,0.1 mmol/L dNTP,2μL10×buffer.用60个引物进行扩增,筛选出扩增效果好的18个引物,为进一步研究红砂和长叶红砂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报告鸡法氏囊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症状,剖检情况及诊断,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7.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8.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