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贝多芬所创作的奏鸣曲中,《悲怆奏鸣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品。这首由三乐章组成的奏鸣曲,再次证实了贝多芬戏剧性创作的手法。在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中,虽然可以看见海顿、莫扎特或克列门蒂的影响,但都显露出他独特的创意与力感,充满了蓬勃而有生机的旋律,洋溢着大喜大悲跃进的节奏,并涌现出大胆奔放的幻想。这些都是贝多芬音乐中特有的魅力。在这首《悲怆奏鸣曲》中,呈示出绵密紧凑有力的表现手法,具有诗情般独特的魅力,洋溢着幻想的情绪,其精彩的戏剧性处理以及闪耀的深刻个性都受到了最高的评价与赞扬。  相似文献   

2.
作为德国非常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一生中创作出了不少的经典钢琴曲子,但是,他在晚期所创作的钢琴作品比起他前、中期的钢琴作品来说,在创作风格和内涵的表现方面都发生了不少的改变,开始呈现出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这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最为经典的作品,在钢琴艺术史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尤其是贝多芬晚期的五首作品更是把钢琴奏鸣曲发展到了更具艺术表现力的高峰状态,每一个学琴的人都应该把之作为学琴必修课。本文将着重探索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迥异的风格特征,以加深对于贝多芬这位音乐巨人的才能和个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生涯中,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把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分为三个阶段,只有了解每个阶段的创作风格及其特点,才能更好的诠释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4.
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96至1797年间,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篇幅第二长大的作品,其结构宏大,内容丰富,情感细腻,饱含热情。本文主要针对贝多芬第四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旋律、调性变化、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苏杨民 《科技资讯》2014,12(18):195-195
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继巴赫四十八首平均律以后钢琴文献中最大的曲集。其奏鸣曲的主要内容是以生活为背景,来表达他对人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苦难的忍耐。从贝多芬创作作品的思想变化上和演奏上可以看到其作品的风格。本文主要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廖瑞洁 《咸宁学院学报》2013,(1):131-132,135
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它们是贝多芬一生的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作品。这些被称为《新约全书》的奏鸣曲,不仅透露出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印记,而且记录了贝多芬从幼年到晚年的心路历程。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经历了从前期作品具有海顿、莫扎特风格,到中期作品具有朝气蓬勃、情感炽热和对比强烈的特点,再到后期作品追求音响效果强烈反差和不谐和性、矛盾的戏剧化尖锐冲突等,最后到晚期作品追求内心深处思想对心灵的剖析,注重内心体验、情感抒发的过程。研究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对于了解贝多芬的心理状态及其音乐创作思想的变化和原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调性和声、赋格对位手法、音乐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揭示贝多芬晚期奏鸣曲创作手法的变化及相关原因。  相似文献   

7.
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之为"钢琴艺术史的高峰""钢琴演奏家的"圣典"。而这32首奏鸣曲中《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最为经典。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也叫《月光曲》因其特殊的曲式结构,粗犷而有细腻的音乐以及浪漫的名字,而流传至今。是人类精神财富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它体现了贝多芬最具代表意义的英雄性。该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为c小调,曲式结构大体划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学习和研究这首乐曲,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9.
刘彭 《科技信息》2011,(12):I0242-I0243
《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是舒伯特在世时出版的第一首钢琴奏鸣曲作品,创作于1825年4月,1826年3月出版,并且大获成功。这首奏鸣曲以主题材料的统一和形式的集中而著名,采用了四个乐章的庞大结构。这种与交响曲套曲完全一致的结构形式昭示了舒伯特有意效仿贝多芬的勇气,也显示了舒伯特开始将其钢琴奏鸣曲的创作构思建立在一种交响式的思维之上,并且"暗示出舒伯特开始将钢琴奏鸣曲从起居室搬到音乐厅"①。这也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创作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的《第二钢琴奏鸣曲》(作品2之2)是作曲家早期的钢琴作品,该作的第三乐章为谐谑曲。与其大部头作品相比,这首谐谑曲只能算是其作品中不出众的“小品”,但这部作品无论从体裁结构还是创作技法上都充分体现了贝多芬早期的音乐创作思想。从本体研究的角度看,该作品在曲式结构、音乐材料发展手法、调性布局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奏鸣曲式的成熟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奏鸣曲式为主线,介绍了流行于十七世纪后半叶至十八世纪前半叶的古二部曲式、成熟奏鸣曲式的前身古奏鸣曲式、18世纪中叶形成的具有结构功能完备的三个部分的成熟初期奏鸣曲式形式,并详细分析了这一曲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在不同作曲家手中从简单到成熟的发展状况,清楚地勾勒出了奏鸣曲式在成熟之前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2.
秦伟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8):120-121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的内容都取材于民间故事,都属于标题性音乐作品,作品曲式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对造成悲剧原因的展示有着明显区别,主、副部主题的表现和运用截然相反,音乐的主基调有较大差异,作品的整体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3.
当代作曲家、中提琴演奏家欣德米特对中提琴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也堪称当代为中提琴写作独奏曲目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有《中提琴独奏奏鸣曲》、《天鹅之舞》、《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其交响乐作品的特点是管弦乐协奏曲风格,近似于交响协奏曲的原则,用少量的乐器同独奏乐器平等地在音乐会上演奏。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的英国乡村,一间宁静的小教堂里,当简·爱和罗切斯特与他们的幸福仅有半步之遥的时候,一位来自西印度群岛的不速之客却打断了这场没有嘉宾的婚礼.面对不知所措的简,罗切斯特讲述了关于他妻子的故事:"伯莎·梅森·罗切斯特,她家三代有疯病.但是他们看我年轻没告诉我……就在婚礼的当天,她想杀死我……该拿她怎么办,简?把她交给疯人院,让一些陌生人打她、用冷水浇她?你们有没有去过疯人院?"这是小说<简·爱>中的一段重要情节,我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把此书及其同名电影看了个烂熟于心.  相似文献   

16.
路荣 《枣庄师专学报》2004,21(4):39-40,61
劳伦斯在其短短20年的创作生涯中,描绘了很多不同时代、不同年龄层次、身份性格各异的男女性形象.由于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劳伦斯早期作品中的男女关系是混乱、颠倒的.女性往往敏锐、现实、坚强,总以强者、胜利者的身份出现;而男性则粗鲁、麻木,陷入被压制、被选择、被引诱、被遗弃的"小男人"地位.而劳伦斯不同作品中男性形象的发展变化,恰恰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逐渐成熟过程,也是其"血性意识"逐步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个反例说明《Fuzzysubgroups,fuzzyideals,andfuzzycosets:Someproperties》一文中一定理证明的错误并给出了一个正确的证明。  相似文献   

18.
"绿色"涂料--紫外(UV)固化涂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涂料一般都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和有一定毒性的颜料、填料与助剂等物质,在涂料生产与使用中产生大量“三废”,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了人类健康.因此倡导保护环境、提高涂料性能成为21世纪初涂料工业的主旋律.“绿色”涂料的生产、应用和发展研究成为当前涂料研究业的主要课题.UV固化涂料是以采用辐射固化技术为特征的环保节能型涂料;与传统涂料固化技术相比,辐射固化具有节能无污染、高效、适用于热敏基材、性能优异、采用设备小等优点.辐射固化技术是一种快速发展的“绿色”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F.柯尔(Robert F.Curl Jr,1933-)成长经历的分析,总结出了影响人才成长的几点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20.
美国抛出的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尚未达到美国的预期目标,“中国责任论”又随着美国政要的相继访华应运而生。对中国迅速发展的认知由“威胁”到“责任”的转变,是美对华战略层面变更,还是仅为战术方针调整;是美对华表示善意的真实体现,还是对华制约的另类手段等问题,仍值得我们去审慎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