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连作晚稻田中的秋籼,对连晚直播粳稻的产量影响很大。含籼1%减产2.5%,但未选显著标点;含籼5%减产17.0%;含籼10%减产22.1%;含籼超过15%减产32.6%以上,均达到极显著标点。所以,连晚直播稻的含籼率临界值为1%。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和每穗实粒锐减。  相似文献   

2.
水稻栽培始于直播,以后才发展演变为移栽。移栽水稻需育秧、插秧,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故近年来开始研究和发展省工、省本、省力和高效、高产的水稻直播技术。尤其在三熟制地区,应用连作晚稻直播技术,能较好地解决双夏期间争季节、争劳力等矛盾,减少晚稻秧田面积,用以扩种早稻,还具有抗灾补救的作用。 据报道,美国、澳大利亚的水稻栽培已全部应用机械直播,意大利直播稻已占总面积的98%,斯里兰卡已占80%,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直播稻面积也在急剧上升。 我国于60年代初开始直播稻技术研究,由于品种、草害、出苗等一些问题难于解决,故未获成功。80年代后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江苏、上海、广东等省的直播稻研究相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省在连晚直播技术和速生晚粳品种选育上,也初见成效,到1994年全省直播稻栽培面积已达20余万亩。  相似文献   

3.
以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为对象,从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比较研究了超秧龄移栽条件下,增施氮、钾肥对连作晚稻甬优9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9号作连作晚稻适宜移栽秧龄为35 d左右,最晚不宜超过40 d.在35 d秧龄移栽时产量最高,可达8910 kg.hm-2,且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甬优9号在施纯氮(N):210.0 kg.hm-2、钾肥(K2O5):112.5 kg.hm-2时,已能满足生长需求.超秧龄条件下增施氮、钾肥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但每穗实粒数下降,产量仍表现为减产.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广陆矮4号作连晚栽培面积有所扩大,它有早熟、省肥、省专用秧田、产量较高的优点,并有利于扩种早稻,有利于后作春粮播种。但是,往往因气候条件和施肥管理方面不当,容易发生早衰,影响产量的提高。去年我们在晚稻生长后期,对广陆矮4号进行施粒肥试验,结果很好,有防早衰作用,增产显著。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连作晚稻抛栽产量,是抛栽技术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宁波市大多用特早熟晚粳甫粳38、丙对一3对等品种作连晚抛秧,这类品种稳型小,分美力强,往往前期生长过旺,成穗率低,不易高产。甫粳18号中熟晚粳,具有穗粒兼顾,穗型偏大的特点,一般比宁波市当家中熟晚粳宁67多14粒,比特早熟晚粳甫粳38多19粒,产量潜力大。用于抛秧,适当增加基本苗,易获得较高产量。据lop年调查,宁波市江北区庄桥镇Zhm的宁甫粳18每667m2产460kg;4.3hm2宁67均产420kg/667m2;0.68hm2特早熟晚粳甬粳38为408kg/667m2,用雨粳18作抛秧比宁67增9.5%,比…  相似文献   

6.
我社自1972年以来,大麦“生理发黄”现象一度十分严重,发生面积达500余亩,占大麦总面积的15%以上,严重的生产队在50%以上。大麦“生理发黄”后,轻者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不高,一般减产2~3成以上;重则苗期陆续枯死,颗粒无收。这是影响大麦产量提高的重要障碍之一。据1975年我社下程大队三片六个生产队调查,大麦“生理发黄”面积达55亩,占总面积的44%,平均亩产只收105斤,比正常生长的70亩大麦亩产341斤,减产63%。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方式对粳型巨胚稻产量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巨胚1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淹水、旱种、垄畦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水稻产量性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垄畦栽培方式下,西巨胚1号产量比淹水栽培下增产24.33%,产量构成较合理,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显著提高;旱种下产量各构成因素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导致减产显著。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有效穗数与千粒重、每穗粒数与千粒重呈较弱的负相关,因此,生产上巨胚稻栽培建议采用垄畦栽培方式更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在制定巨胚稻高产栽培措施时,应加强稻田水分管理,在提高千粒重的同时,主攻并协调好有效穗数和每德粒数。  相似文献   

8.
山区水稻覆膜直播湿润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覆膜直播栽培能有效解决低山区冷浸田和高山稻田早春低温寒潮和早秋寒冷导致水稻产量低而不稳的现状应用这一技术一般亩增稻谷50kg以上,增产率达22%。郧西县通过两年示范推广,认为这一技术具有节水、省工增产的效果。总结出推广这一技术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遵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通过去年的早稻套种田菁的实践,初步解决了“三怕一减”的思想。怕田菁是海塘田先锋作物,根系发达与水稻争肥;怕田菁秆高遮阴影响水稻光照;怕田菁是旱地作物套入水田生长不好;早稻要减产。初步认识到,早稻套种田菁方法简便,花工省,成本低,肥效高,增产显著,是解决晚稻缺肥的好办法。如黄墩公社下洋顾种子队,早稻套种田菁后,连晚套种田菁亩产552.1斤,未套亩产414.5斤,套田菁比未套的亩产增加137.6斤,增产33.1%。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稻纹枯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俗称烂脚病,花脚杆。该病由立枯丝核菌Rhizctonia solani引起,是我国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水稻优质高产品种的推广和高肥密植技术的应用,有的高肥地块感病品种发病率高达100%,病情指数达75.69%,产量损失30%以上。纹枯病达到8级(剑叶)时,损失为41.40%。在不防治的情况下,实际减产率早、晚稻分别达15.53%,17.78%。鉴于国内近几年水稻纹枯病又有抬头趋势,笔者将各家的研究进展情况加以综述,以供各地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春粮产量在全年三熟制产量中,表现为不稳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播种季节不能适时,春季雨水多、倒伏、早衰、病虫害多所造成的,如杭州市1975年初步统计,在小雪左右的迟播麦面积约在30万亩左右,一般与适期播种相比要减产15%左右,再从历史上分析,那年春季4、5月份雨水多,小麦就发病重、霉根、早衰、造成减产,据统计2~3年就有一年灾。如何解决?除从育种上着手外,还应从栽培上研究它的生长规律,发挥其现有品种的丰  相似文献   

12.
“167"是我所以军协×京引182籼粳杂交育成的早粳新品系。作连作晚稻栽培,于7月25日播种,8月8日移栽,可在9月20日前后齐穗,11月10日成熟,全生育期不到110天。二年来在本所大田种植2.4亩和2.83亩,亩产分别为746斤和798.5斤,与施肥水平较低条件下种植的晚粳稻产量相近,较中粳、早籼稻增产显著。“167”株高85~90公分,每穗实粒数约为50粒,千粒重26克左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可在7月24~26日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300斤上下,秧龄期10~15天,于“立秋”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表明,到2005年世界总人口将达85亿,要满足粮食需求,届时要生产比现在多50%的食物才能解决人口增长的食物需求问题。水稻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作物,全国65%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口粮消费占稻谷总消费量的83.6%。由于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早、晚稻调减与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如从1999年到2000年水稻种植面积就从4.69亿亩下降到4.55亿亩,据保守估计2001年稻区面积只能保持在4.5亿亩左右,因此,即使今后水稻面积稳定不变,稻谷的增产也主要依靠增…  相似文献   

14.
水稻强化栽培中应用稻糠抑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稻田施用稻糠及强化栽培配合稻糠稻作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稻田施用稻糠确有显著的抑草效果,稻糠施用量以1500kg/ha为最佳。采用SRI与稻糠稻作配合的综合技术,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稻谷产量15%左右,而且可以减少人工除草2-3次,即可达到除草的目的,有利于环境及土壤的改善。并对稻米品质也有一定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蔗龟,是甘蔗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害虫之一,属鞘翅目昆虫。主要以幼虫(蛴螬)取食甘蔗根部和茎,影响甘蔗对水肥的吸收,以成虫取食甘蔗的叶片,将叶片食成缺口状,造成光合面积减少,阻碍光合产物的合成与运输,甘蔗生长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甘蔗产量的降低,受害严重时,蔗苗受害率达40%以上,最严重的田块,每亩减产0.5—3吨。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它具有高产、适应性强、生育期短、作务简单等优点,是调剂蔬菜淡季供应和我市西南地区农民的主导产业。在马铃薯生产中,一个优良品种往往在开始种植时表现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但种过几年后,薯块变小、品质变劣,叶片呈花叶,卷叶或皱缩,植株畸形、茎杆细弱、产量逐年下降、品种种性出现退化。发病率逐年上升,2至3年内就可达到100%,一般亩减产30~50%,严重的可减产80%以上。致使不少地方,需年年调种或更换品种。  相似文献   

17.
太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有100多种鱼类,其中以银鱼最为珍贵,雄居“太湖三宝”(银鱼、梅鲚鱼、白虾)之首。太湖水质优良,银鱼资源丰富,正常年景,年产量都在万担以上。然而近两年,产量大幅度下降:1994年银鱼产量比1993年减产35.68%;1995年又比1994年减产45%,只有618吨。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使银鱼亲体大为减少,生殖量下降,连续干旱,致太湖水位下降,加上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日渐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8.
土壤镍污染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褐土土壤中添加镍对盆栽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小麦地上部分的含Ni量、生物减产量和幼苗POD活性突变点所对应的土壤含Ni量表征土壤Ni污染。结果表明 ,土壤中全Ni量与土壤有效态Ni和幼苗中Ni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幼苗含Ni量与叶绿素含量及幼苗POD活性变化呈显著负相关 ,土壤中有效态Ni含量与小麦幼苗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同时苗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均与小麦幼苗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据以上 3个毒性指标表征土壤Ni污染 ,其减产临界值为 :土壤中有效态Ni的质量分数为 5mg/kg (CaCl2 提取 ) ;小麦茎叶中Ni的质量分数为 2 5mg/kg ;POD活性转折临界值为 40mg/kg。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在连续多年种植后出现植株变矮、叶片皱缩、生长衰退、块茎变小、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的现象,叫做马铃薯退化,可使马铃薯减产20~30%,严重者可减产80Z以上。马铃薯退化是由病毒引起的,而病毒是由蚜虫等媒介传播的,且在植物组织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即病毒愈靠近根、茎顶端生长点分布愈少,依据这一原理形成了茎尖脱毒技术。通过茎尖剥离、  相似文献   

20.
粟芒蝇原名粟秆蝇,也叫双毛芒蝇,俗称谷蛆,学名为Atherigona biseta KarI,属双翅目、蝇科、芒蝇属;是谷子三叶期至孕穗期的重要害虫之一。谷苗被害后,绝大多数不能抽穗,严重影响谷子产量;一般年份能造成减产10—20%,严重年份可达40—80%。粟芒蝇的主要害状是炮捻状枯心苗,因它与粟灰螟、粟茎跳甲等的害状相似,所以不被特别注意,群众常把它误认为是粟灰螟为害来进行防治,以致白白浪费人力物力,收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