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十分重视中美关系,在他亲自领导下,中美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其问,也经历了许多波折。邓小平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有正确的判断,对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对中美关系的斗争性有充分的准备。回顾邓小平对中美关系的论述,在当前中美关系依然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美关系的航向,有助于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邓小平在发展中美关系的过程中始终从国家主权和国家长远利益出发,在应对中美涉台问题时既坚持立场、原则又不失运用务实、灵活的外交手段,成功推动中美关系爬坡过坎。当前,台湾问题依然是横亘在中美关系发展道路上的顽石,因此基于台湾问题的邓小平对美外交思想研究,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中国三代领导核心中美关系观的异同,有助于我国恰当处理新时期的中美关系,有利于新时期我国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也有益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文章在比较中国三代领导核心中美关系观异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处理国际关系应准确判断国际国内真实形势、以实现富强中国为根本利益、实行"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4.
4月7日,美国著名媒体人麦克·华莱士与世长辞,享年93岁。中国媒体迅速报道了这一消息。普通的中国百姓知道华莱士的名字始自1986年他对邓小平的采访。这一次采访中,华莱士与邓小平纵谈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当时敏感复杂的中美、中苏关系,对此后中美关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蕴岭 《世界知识》2020,(24):68-68
2020年,我的“新时代相处之道”专文,以中美关系作为开篇。文中,我引用了两个人的名句,一是基辛格说的,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二是邓小平说的,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我在分析两国关系中的诸多问题后提出,中美关系还是需要回到对话、协商、交流的轨道上来。朋友说我,在此情况下,引用邓先生的话不妥,因为中美关系不是好不到哪里去的问题,根本就是好不了,而且会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说,“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中美关系还是要有些耐心。  相似文献   

6.
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极其特殊的一对双边关系,这首先是因为中美两国除了都是“超大型”国家外,别无重要的共同之处。其次是自70年代初中美和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它涵盖的主要内容一直在转变。了解这些转变及其赋予中美关系的一些重要特征,有助于认识今后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发展阶段论、科教优先、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邓小平在对生产力的研究之中,蕴含着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回顾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钱其琛副总理访美为中美关系带来契机。然而,由于美国新政府上台后的许多不确定因素,由于美国将在日内瓦国际人权会议上提出反华议案,由于每年4月美国国会要讨论向台湾出售武器……中美上空仍有一些散不去的阴云。尽管阴云仍在,中美学者都想引用邓小平的话:太平洋曾经是双方交流的障碍,但现在已经变成了连接双方友谊的纽带。在中美关系中,我们必须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一条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中的红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邓小平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搞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主要依据,正确划分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0.
预测时间段4月5月6月4月4日预测值2.11.71.77月4日检验值2.21.81.52004年4-6月中美关系预测及检验在今年4月4日,我们对中美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现在三个月已过,在此我们对此次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评估。一、2004年4-6月中美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4月,中美关系与上月持平,仍为2.2。中美关系中的主要正面事件有:美国副总统切尼访华;中国副总理吴仪访美;美国政府宣布拒绝美国劳联-产联提出的对中国“劳工权利和劳工标准”进行301调查的申请,也不接受美国制造商协会提出的对“中国政府操控人民币汇率”进行301调查的申请…  相似文献   

11.
小说《帕克的后背》主要写了帕克慢慢走向上帝的过程。他从开始时讨厌上帝、拒绝接受上帝,发展到慢慢意识到上帝的存在,最后皈依上帝。虽然帕克开始时在行为上有些亵渎上帝的意思,但在妻子萨拉的影响下,帕克最终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这一过程也在他所刻纹身上得到了体现。帕克的后背其实是他灵魂的外在表现,最初他拒绝在后背上刻任何东西,后来主动将上帝纹在背上,说明了他已成为虔诚的基督徒。基督教在美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已经皈依上帝的帕克必定会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2.
作为军人和政治家,乔治.马歇尔将军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他的成功,是由多方面的条件造成的。但他的处事风格与他的声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值得关注和总结。他做人比较低调,谨慎对待权力和荣誉;他身处官场,既认真履行职责,又尽量注意避免卷入那纠缠不清的人事漩涡;他爱惜人才、用人有方,但对下属官员又要求严格;他热爱他的家人,但又公私分明。他因此获得普遍的赞誉,他的成功之道,值得今天的为官者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光玥 《科技信息》2012,(3):252-252,199
《飘》中女主人公的爱尔兰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是美国1820年前后爱尔兰移民的代表。他怀揣梦想离开家乡来到美国,成为当地一名出色的庄园主。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他也实现了自我身份的认同,既积极融入到美国主流社会中.也保留了自己的爱尔兰身份。  相似文献   

14.
青年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曾经表示要成为基督教徒,但很快改变自己的想法,不仅坚定少年时代形成的无神论观点,而且对有神论作了系统批判。不过,他始终对基督教保持一种研究的态度,一直欣赏基督教经典启发性的知识,胡适能够接纳基督教的思想,与他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老子的宽容思想影响有关,而他改变对基督教的看法,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实用主义的引导,归结为两点: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论和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相似文献   

15.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其前半生以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实业救国”理想为己任。然而,出身于一个传统手工业者家庭的马寅初之所以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与他于1897至1904年7年间在上海求学的特殊经历不无关系。在这里,他主要形成了三个重要的观念:其一。认识到强的基础在于富;其二,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结合在一起,主张发展经济实现救国的目标;其三,确立了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可以通过与西方国家的经济竞争达到救国、富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欧亨利(William Sydney porter)20世纪初世界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作为当代短篇小说先驱,他在文学界特别是对美国短篇小说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欧亨利是一个多产作家,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主题、语言、情节、结局都显示出欧亨利式的风格,但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他的幽默写作风格。本文旨在通过语言、结尾、修辞三方面来分析他的独特幽默写作风格,并对此写作风格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陈柳玲 《科技信息》2009,(5):113-1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压抑的政治气氛,疯狂的政治迫害,文学上为此应运而生了各种反抗运动。本文以跨掉派的代表人物金斯伯格及其代表作作为探讨的主体考察金斯伯格与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情绪的相互关系,可知金斯伯格等的出现有特定的时代原因,及其思想与风格为大众接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存在本质上即在于规定其自己本身,它是在尺度中达到其完成的规定性的”,一切人世间的事物“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孔子一生就很好地把握了这尺度。他灵活地坚持“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时、因地、因事地制宜,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地把握平衡之点,解决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使孔子在其人生理想实现中处理得圆满美妙,又实现其全身成仁目标,让人折服。  相似文献   

19.
论福克纳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二十世纪的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深受南方传统思想和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他的作品如同他的一些公开演讲一样明显对南方传统文化怀有浓重的认同感和超越感。他在这双重情感的斗争中,犹豫过、徘徊过,但他最终克服了自己的局限。他在对人和人性的深层的哲理思考和痛苦的精神探索过程中,寻找人类不朽的价值和普遍的意义,成为了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最清醒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20.
从高校需要稳定这个大前提出发,论述了在正确理解高校的稳定,正确处理高样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并对怎样保持高校稳定的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