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字地球,实际上就是信息化的地球——一个完整的地球虚拟对照体。数字地球将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全部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这样,人们就可以快速、形象、完整地了解地球上的任何一点、任何方面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数字地球"及我国面临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数字地球”是指地球信息模型或信息化的地球。它是把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信息都收集起来,按照地球上的地理坐标,建立起来的完整的信息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就可以快速地、完整地、形象地了解地球上各种宏观和微观的情况。人们再不会将信息像普通数据那样放在数据库里,而是按地球坐标存放,建立“数字地球”,这是因为在地球信息模型中可体现这些数据的内在联系,又便于检索应用。“数字地球”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作的《数字地球:展望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长篇…  相似文献   

3.
一、数字地球的概念 1998年1月2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作了一篇题为“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讲,他在这篇演讲中,首次提出了实现数字地球的问题,从而迈出了通过现实世界来建立数据世界的重要一步。 数字地球的本质就是信息化的地球,是一个完整的地球信息模型。建立数字地球的框架是首先需要一个全球统一的参考坐标系,并根据全球大地重力测量数据来推算能精确拟合地球的参考椭球体,然后把地球上各点所有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从  相似文献   

4.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23):13-13
树木数字化伴随着"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数字城市建设悄然兴起。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地球表面(或城市)每一点上的固有信息数字化并建立其三维几何模型。例如,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在部分地区实现的三维建筑模型  相似文献   

5.
吴景勤 《科技潮》2001,(4):40-41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的概念,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以及经济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注。人们普遍认为,数字地球的建立将彻底改变人类科研、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必将使人类对自己星球的过去、现代和将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什么是数字地球?通俗地讲,数字地球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服务。严格地讲,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数字地球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的演讲中提出“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的概念。他说:“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球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和三维的地球的表示”。他明确地将“数字地球”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维虚拟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决策、农业、灾害、资源、全球变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社会需要联系在一起。按照戈尔提出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一、“数字城市”的来源及“数字广州”的提出 “数字城市”的来源,是基于美国首先提出的“数字地球”的概念。所谓“数字地球”,就是根据地球的地理坐标获取和显示有关的、多样的环境与社会数据,并将它们适当地储存、连接,提供给社会共享。有专家明确指出,“数字地球”概念是美国全球战略计划的继续和发展,它为21世纪虚拟技术进入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1、数字地球及数字福建 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相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并利用它作为工具来支持和改善人类活动和生活质量.数字福建是数字地球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6,(5):706-711
为在数字地球上准确地测量出线条和路径的距离,对传统的基于球面模型的地理空间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在WPF数字地球上进行三维路径可视化模拟和计算,取得很好的展示效果和测量精度.重点介绍了虚拟地球模型、瓦片金字塔模型、WPF数字地球技术和地理空间算法的对比分析和改进,最后与Google Earth地理空间测量模块作对比,证明了该改进在不降低精确度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提高了计算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由中科院主办,科技部等16个部委合办的“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将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召开。就此,针对“数字地球”的一些问题,中国科学院陈运泰院士和陈述彭院士发表下述观点。 陈述彭院士说,当我们通过卫星、飞机、气球、地面测绘、地球化学或地球物理等观测手段获得地球的大量数据,用计算机把它们同应用模型结合起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里把真实的地球重现出来,形成一个巨系统时,它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将使人类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地球,甚至人类本身!这样一个巨系统,就是“数字地球”。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而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为研究人员所重视。在人类所接触到的信息中有80%与地理位置和空间分布有关,地球空间信息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货和车。数字地球不仅包括高分辨率的地球卫星图像,还包括数字地图,以及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的信息,它的应用正如戈尔副总统在报告中提到的有时会因为我们的想象力而受到限制,换句话说,数字地球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超出我们的想象,可以乐观地说下一世纪中,数字地球将进入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建设》2000,(3):47-48
如果对“数字地球”稍微严重定义,“数字地球”就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其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地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一、“数字地球”的基本框架 “数字地球”的基本框架应当包括以下十四个体系,即: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与计算机硬件体系、应用体系(应用模型库等)、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体系、法规和财经体系。下面…  相似文献   

13.
由中科院主办,科技部等16个部委合办的“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将于11月29日 至12月2日在北京召开。就此,针对“数字地球”的一些问题,中国科学院陈运泰院士和陈述彭院士发表下述观点。 陈述彭院士说,当我们通过卫星、飞机、气球、地面测绘、地球化学或地球物理 等观测手段获得地球的大量数据,用计算机把它们同应用模型结合起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里把真实的地球重现出来,形成一个巨系统时,它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将使人类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地球,甚至人类本身!这样一个巨系统,就是“数字地球”。  相似文献   

14.
1 数字城市数字城市的概念 ,是基于数字地球的概念提出的 ,1998年 ,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戈尔在洛杉矶加里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 (OGC)年会上 ,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 ,2 1世纪理解我们行星的方式”的报告 ,从此“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数字地球实际上是指整个地球经数字化之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正是在数字地球的背景下 ,城市问题专家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数字城市 (digitalcity)是数字地球理论在城市领域的应用 ,是数字地球技术系统的集中表现 ,也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城市是信息化的城市 ,是现实城市的虚拟对照体 ,即综合运用了 3S技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 (虚拟现实技术 )等技术系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 ;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 ,它具有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全部功能 ,而且其功能更强、更丰富 ,它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数字地球核心的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地球对人类的积极作用,你无论如何想象恐怕都不会过分,数字地球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在农业、林业、水利、地矿、交通、通讯、新闻媒体、城市建设、教育、资源、环境、人口、海洋以及军事等十几个领域都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数字农业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数字农业及其理论基础与构成1998年1月31日 ,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做的题为“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报告中 ,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 ,基本内涵是“一种具有海量地理信息、能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三维描述的方式”[1][2]。数字地球概念提出后 ,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许多专家发展了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 ,相继提出了数字城市、数字国土、数字农业等 ,其中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在数字地球概…  相似文献   

17.
遥感影像所蕴含的海量信息对人们研究地球资源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源。三维可视化技术极大推进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是研究与实现数字地球领域里的一个重点。该文介绍了遥感图像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相关理论,阐述了数字高程模型的相关知识,结合数字高程模型特征,在理论分析和技术支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遥感图像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实现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出研究区域的三维可视化仿真图像。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球     
意义重大 数字地球是戈尔于今年初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作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这篇演讲中提出的新概念。他所以提出这一新概念,是因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利用有关地球的各种信息,而大量这样的信息又散落在各处未被充分利用,并且逐渐过时而变得无用。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就是建立数字地球。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轻易地驾驭信息为我们所用,而不是被浩瀚的信息海洋所淹没,是个亟待  相似文献   

19.
“数字地球”——向我们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辉 《科技潮》2001,(11):90-91
“数字地球”最先是由美国提出的,它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1)为依托,具有整体性及导向性的战略思想新概念。1998年1月31日,这一概念由美国原副总统阿尔·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的演讲中率先提出。他说:“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和三维地的球的表示”。他明确地将“数字地球”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维虚拟现实等高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决策,以及农业、灾害、资源全球变化、教育、军事等诸多方面的社会需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球空间信息学(Geomatics)和地球信息科学(GISci)三者的产生、概念和关系出发,提出“3G”新概念,并结合对数字地球的内涵、体系、发展历史的论述,详细阐述了3G与数字地球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地球是3G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为3G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3G为数字地球提供了理论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