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塑料、木材等材料,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它们中大多是没有知觉没有反应的"死"材料.它们只能被人所感知,自己无从感知外界情况:在出现"危机问题"时,它们不能告诉人们,也没法修理自己,只能"坐以待毙".如今,一些"活"材料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将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聪明绝顶的智能材料.  相似文献   

2.
童民 《科学之友》2007,(23):26-27
钢筋、混凝土、塑料、木材等,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它们中大多是没有知觉、没有反应的"死"材料.它们只能被人所感知,自己无从感知外界情况.在出现"危机问题"时,它们不能告诉人们,也没法修理自己,只能"坐以待毙".如今,一些"活"材料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将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聪明绝顶"的智能材料.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塑料、木材等材料,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它们中大多是没有知觉没有反应的"死"材料。它们只能被人所感知,自己无从感知外界情况:在出现"危机问题"时,它们不能告诉人们,也没法修理自  相似文献   

4.
正花儿用自己绚丽多姿的形态,点缀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它们,我们的世界才变得五彩斑斓。春天,在这个繁花盛开的季节,姹紫嫣红的鲜花为什么要尽情地展现自己的美丽呢?它们的心愿只有一个,那就是吸引传粉昆虫,拜托这些自然界的"爱情使者",把花粉输送  相似文献   

5.
植物刺激我们的感官,我们感知它们的气息、颜色、质地,乃至于它们被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然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思考过它们在如何地感知着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这仿佛是个荒唐的问题,然而对于植物,这完全不足为怪。  相似文献   

6.
我们人类感知外界事物主要靠视觉,也就是通过我们的眼睛去了解和观察世界。那动物通过什么感觉器官去感知世界呢?研究证明,和人类一样,许多动物也主要凭借视觉来观察世界,但同时,它们还拥有某些比我们人类更敏锐、或者我们人类不具备的感知世界的器官,因此它们"看"到的世界比我们人类看到的更复杂、更丰富多彩。而这一切都是它们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已经知道,鲸类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很多方面甚至都可以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最近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鲸类还可以使用工具,它们甚至还是感性的生物,也会感知到悲伤,具有自我意识,以家族的形式共同生活,它们或许还具有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构成生物体数以亿计的细胞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一直处于互相联系中,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反应,因为它们表面有"聪明"的受体。强光使人闭眼、花香使人愉悦、黑暗使人恐惧……,你有没有想过,人的大脑是如何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并作出反应的?人的身体由数万亿个细胞组成并精密协调地工作,完成各种生理功能,这其中又是什么充当传感器来传递信息,使细胞感知周围环境。这些问题一直是个谜,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不清楚充当传感器的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以及它们如  相似文献   

9.
非凡的河马     
正它们生活在水里却几乎不会游泳,它们会自己制作"防晒霜",它们用自己的粪便维系无数的其他物种的生存……对于这个生活在非洲的庞然大物——河马,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0.
鼻行怪物     
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岛上,生息着一种奇妙的哺乳类动物,它们的形态如此奇特,远远超出了人们的常识:脑袋朝下,尾巴朝上,倒着走路。这就是"鼻行类动物"。如今这种奇异的动物早已因人类的过错而灭绝,我们只能从早年科学家的记述中去一睹它们的"尊容"。  相似文献   

11.
梅苑 《自然与人》2011,(5):29-32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品。如果没有农药,人类将和昆虫抢粮食;如果没有药物,人类的寿命不可能大幅度延长。在人类对生活必需品基本满足的今天,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更离不开化学品,例如满足人们更高要求的各种保健品、化妆品、家庭装饰材料等等。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精彩纷呈的世界中,我们的大脑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与感知。我们的身体由数以亿计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也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体内环境,它们对这些环境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它们是否能够感受到快乐或忧伤,能否感知到香味和声音?可惜的是,我们人类并不知晓细胞的独特感受。那么,谁知道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14,(1):6-7
正从鸟类到甲虫再到蛇,大自然中有许多像恶魔的动物。这里,我们就来看看最具代表性的七种"恶魔"动物。恶魔扁尾叶蜥一脸凶相的恶魔扁尾叶蜥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它们将自己和那里的森林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但这并没有让它们免遭被人类发现并被作为宠物饲养的厄运。作为宠物出口一度使得这种蜥蜴严重濒危。不过,现在它们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人们听说过聪明的人、聪明的猴子、聪明的海豚等等,大概从未听说有聪明材料. 我们所说的聪明材料(Smrt Materials)即是科技人员根据一些材料的性能,并按照一定的科学原理,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生物体所具有的某些功能整合纳入到所制造的材料和系统中去,于是,这种材料便显示出了某些"聪明"的特性.因为材料的"聪明"不是自身生而有之,是人类赋予的,所以聪明材料也叫人工智能材料,这种材料能够感知周围的压力、气流、水流、电压、磁场、湿度、温度或某种气味的浓度变化,并能够及时地向人们示警和采取对策,因而显得"聪明"无比,令人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15.
正在欧洲的许多洞穴中,生活着一种从蝾螈进化而来的洞螈(两栖动物)。成年洞螈长30厘米,重20克。长期生活在黑暗环境中导致它们的视觉退化,眼睛被皮肤覆盖,它们只能感知光线,无法视物。2010~2018年,欧洲科学家对波黑东部多个洞穴中的大量洞螈进行了标记。科学家在进行了8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大多数洞  相似文献   

16.
《科学24小时》2009,(5):50-51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科学家们最近的研究表明,1939年发现的头部透明的深海鱼眼睛会旋转。 因为生活在深海中,它们拥有透明的头部.这样它们的眼睛能够很好地收集光亮,很敏感地感知头部上方的物体轮廓。科学家们原本以为这种鱼的眼睛是朝上的,只能看到头部上方。但是最近的实验表明,它们的眼睛是由充满液体的防护体遮盖着,而且能够旋转。  相似文献   

17.
在今天的地球上仍然生活着一些堪称"活化石"的动植物,它们在数千万年甚至数亿年的漫长岁月中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成功地寻找到适于自己生存的生态位并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精彩纷呈的世界中,我们的大脑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与感知。我们的身体由数以亿计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也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体内环境,它们对这些环境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它们是否能够感受到快乐或忧伤,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地球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种动物。它们的存在,使人类的生活环境更加丰富多彩。有些动物,人类对其有着特别的好感。因此,一些国家的军用飞机问世后,便用这些动物的名字命名。这既显示了人们对动物的宠爱,又使没有生命的军用飞机显得富有灵性了。从目前世界上军用飞机的绰号来看,被各国军用飞机"借用"了名字的动物可谓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20.
<正>植物不但能通过释放特殊气体进行彼此间以及与昆虫间的交流,它们还能通过细胞结构式进行欧几里德几何学计算,就像斤斤计较的老板一样,即使最小的错误它们在几个月内也会记得一清二楚。它们的"思维""交流"就像人类一样有自己的固定模式,但是,植物的运动,在人们感知的时间尺度里,却是很有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伤口中出现智能植物、如《古剑奇谭》中的树爷爷,《银河护卫队》里的格鲁特,那么像这种有思维、会交流、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