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塘沟为寿江左岸一级支流,近年来频繁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尤其以2011年8月20日爆发规模最大,对沟口水磨中学及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通过现场勘查分析,总结了牛塘沟泥石流孕灾背景及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了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成因机制,并在计算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表明:汶川地震提供的丰富的松散物源是泥石流发育的主要条件;牛塘沟具备灾害链效应、高频、主支沟群发等典型的震后泥石流特点;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暴雨频率为10%以上,可能会堵塞寿江,属于高危险性泥石流。  相似文献   

2.
奉节县城李家大沟为长江的一级支流,上游斜侧发育5条冲沟,源头发育2条支沟,曾于2001年和2002年暴发过泥石流.通过现场的调查和工程地质测绘,对主沟李家大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泥石流沟的分区特征进行了探讨,共分成了形成区、流通区以及堆积区.在此基础上采用泥石流沟的数量化综合评判及易发程度等级标准,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其得分为80分,为轻度易发程度级别.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成县黄渚镇赵河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发育机制及特征的研究,阐述了该沟泥石流灾害的严重性。提出了“支沟拦挡、主沟固沟、沟口排导”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就各项工程的特点、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工程建成后,赵河沟泥石流将变成夹沙洪水,对黄渚镇的危害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4.
"5.12"大地震后,甘肃陇南山区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崩塌、落石、滑坡和地裂缝频发,导致燕儿沟流域内山体更加破碎,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源条件。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形成泥石流,严重威胁灾区的生产生活。根据现场调研,对燕儿沟泥石流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泥石流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结合燕儿沟泥石流形成发育特点,提出了以稳定沟床和排导为主;主、支沟治理相结合;工程治理及生物水保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建议,也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耳阳沟泥石流是甘肃省岷县具有代表性的泥石流沟之一.2010年5月10日,短时强降水导致耳阳沟暴发特大型泥石流.耳阳沟具有支沟泥石流发育、比降大,主沟沟谷宽阔、比降小的特点.泥石流是从其支沟快速冲出,多处堵断主沟又多级溃决、集中冲出形成大规模泥石流,造成严重灾害.  相似文献   

6.
帕隆藏布流域是藏东南地区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中,泥石流灾害在此区域具有发育密度高,危害性强等特征。针对该区域(波密-索通段)发育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冰川泥石流,即冰碛物-崩滑型物源冰川泥石流,研究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遥感解译,进行典型泥石流发育特征调查和分析,总结了此类泥石流较其他类型泥石流在物源、沟谷地形和水源方面的不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冰碛物-崩滑型物源冰川泥石流物源以沟源冰碛物和沟岸崩滑型堆积物源为主,分布面积广,储量大;沟谷宽缓呈"U"形,为典型冰川作用侵蚀地形;流域内水源以冰川融水为主,水量大。此类泥石流沟谷支沟暴发泥石流概率大于主沟,暴发频率为中~高频,主沟泥石流潜在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7.
纤维沟为雅砻江中游左岸发育的一级支沟,处于深切高山峡谷区,地形坡度陡,沟内岩体风化卸荷严重,崩滑物源沿沟堆积,加之较为丰富的暴雨,使该沟具备泥石流暴发的条件.若纤维沟暴发泥石流,将对沟口扇地卡杨二级公路以及拟建水电站大坝砂石混凝土加工场地产生直接影响.在阐述纤维沟泥石流发育历史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其汇水—物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的特征,对泥石流静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并对其工程影响做出相应评价.  相似文献   

8.
大桥沟位于四川省西昌市拟建官地水电站大坝下游。现对该沟沟口堆积扇的成因及流域内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条件作了详细研究 ,用地质地貌演化分析法 ,评价预测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及其危害性 ,分析了主沟爆发泥石流的可能性 ;并针对泥石流对官地水电站进出场施工公路及发电厂房尾水的危害性 ,提出了适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先家庙沟为雅砻江下游支流九龙河右岸的一条支沟,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2013年7月17日暴发较大规模泥石流。为了研究泥石流的活动特征和提出适宜的泥石流减灾防灾对策,在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泥石流沟的形成环境、活动特征等,探讨了工程实施的背景条件和村镇泥石流的防治思路。研究表明,先家庙沟受汶川8.0级地震扰动,在主沟形成区2 700~3 100 m段产生崩塌滑坡,形成集中物源,由震前的山洪沟转化为泥石流沟,活动频率增加;先家庙沟具有"陡—缓—陡—缓"的纵坡型式,由于流通段陡崖地貌的存在,流速增大约3倍,冲击力增大约5倍,泥石流冲出流通段后流速较大,对沟口省道S215和居民房屋造成威胁,泥石流成灾能力强;针对流域地形特征和泥石流活动特征,在坝高较高的拦挡坝工程和排导工程实施受限的情况,提出"固源+停淤+排水"总体思路,可以为其他类似条件的泥石流治理工程提供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13日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着降暴雨导致走马岭沟暴发泥石流,主沟及支沟内的大量松散堆积物一起冲出,导致绵运河改道.为了探讨强震区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原因及成灾机理,利用野外现场调查资料和航空图像解译成果对马岭泥石流的流域特征,特别是地震条件下的泥石流物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走马岭特大泥石流受降雨影响显著,流速为7.19m/s,最大洪峰流量为866.35m3/s,一次泥石流过流总量为121.64×104 m3,显示了强震区泥石流暴发的特点,认为震后绵运河区域进入了泥石流的高发期,降雨是强震区诱发泥石流的主要动力因素,泥石流暴发主要受前期累积雨量和当次激发雨量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对牛犁壕沟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牛犁壕沟泥石流发育特征、成因分析、动力学特征参数计算及危险度评价研究,认为该沟属于中等危险的泥石流沟,还有爆发泥石流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上游稳坡固源拦挡、中下游排导"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黄土地区沟谷系统在形态特征及形成机理上的差异性与相似性,以平凉市崆峒区黄土沟谷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为数据源,结合现场勘查及遥感影像,运用Strahler方法进行沟谷系统分级,研究沟谷系统的形态特征、提取沟谷系统的总体形态及主沟和沟头的形态特征参数,探讨沟谷系统的形态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区内沟谷系统支沟发育,泾河南北两岸的沟谷走向近于一致,多倾向于NE方向;沟谷系统整体形态具有平行性、等间距性、对称性及发育到塬面偏转的趋向性等特征;主沟呈叶脉状发育,后期一般会发育多个沟头,沟头形态有上凸下凹状和圈椅状,不同的沟头形态反映了沟谷发育的活跃程度.研究成果为黄土地区的沟谷成因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沟谷系统的防灾减灾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瓦支沟属于两河口水电站的二级支流,其冲沟内有冰碛湖及多条泥石流支沟发育,若不对其采取针对性处置措施,汛期可能形成的泥石流将对系统正常运行构成较大安全隐患.通过对瓦支沟及其支沟地形地貌、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机制及其危害性的调查研究,确定了以防为主的原则,具体采用设库停淤,拦挡减势的措施,并结合既有设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护工程布置和雨情监测预报的泥石流综合防治措施.工程完成后已经过6年的安全运行,验证了该综合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查明果波隆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形成原因。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成因分析、动力学特征参数的计算及危险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处泥石流属暴雨沟谷型水石流,规模为小型,易发程度为中易发,泥石流容重为1.51 t/m~3,流速为3.8 m/s,泥石流洪峰流量为30.12 m~3/s,整体冲击力为2.93 t/m~2,危险度0.441,属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通过研究提出"上游固源稳坡拦挡、中下游排导"的工程治理措施,为同类泥石流研究提供了实例经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色龙沟泥石流多次发灾对下游造成的威胁,且已有防治工程无法有效避害的问题,通过野外勘查,在查明色龙沟泥石流的形成背景条件及灾害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色龙沟泥石流的发灾成因,对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评价其易发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工程建议。结果表明:色龙沟泥石流容重为1.49 t/m~3,性质属稀性泥石流,利用雨洪法计算该泥石流主沟沟口流量为37.73 m~3/s,一次泥石流冲出固体总量为5 455.53 m~3/s,下游整体冲击压力为25.06 kPa,主沟易发程度评分为88分,属易发泥石流。根据泥石流发育特征并分析其特征参数、危害特征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拦、排结合,以排为主"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九绵高速沿线泥石流分布较广,以工棚沟为例,根据对沟域的野外调查,分析工棚沟的形成条件,认为工棚沟沟内物源量丰富、纵坡降大、丰沛的水源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前提条件。通过研究工棚沟高位泥石流的发育特征,进而分析其演化历史及成灾类型。根据泥石流的动力学计算,对泥石流堆积范围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流域在遭受50年一遇泥石流时,将形成一定规模泥石流,泥石流对在建九绵高速及省道205的安全造成威胁。对工棚沟进行危险性分析,旨在为后续施工及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地震引起崩塌、滑坡、不稳定边坡大量发育,形成的大量固体物质堆积于山坡及沟道中,形成了大量石流物源,震后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降雨量大大降低,其启动和运动方式发生明显改变泥石流活跃期可能持续10~20 a,这将是影响灾区恢复重建的最大地质灾害隐患,应高度重视.介绍了地震灾区某泥石流沟发育特征并进行性了危险性评价,计算出不同频率条件下的泥石流流量,为日后该泥石流的治理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孟庆云  王岩 《甘肃科技》2016,(13):23-25
梅家沟泥石流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金钟镇,流域面积较大,固体物源丰富,流域内降水充沛,历史上爆发过多次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着沟道下游的梅家沟村145户580多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沟口道路安全。梅家沟泥石流是东扎河左岸的一级支沟,正常年份属季节性流水沟谷,调查期间水量约为0.3m3/s。沟口地理坐标:北纬34°48′56″,东经104°08′06″。由于主沟道中、游段较缓,且沟道长度较短,因此,主沟道的松散堆积物主要堆积在中游段在主沟道的上游段地形切割强烈,沟道横剖面呈"V"型。本文通过对梅家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析,针对性提出泥石流灾害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河县祁家集镇四家沟及三甲集镇马赞沟的下游村民居住区遭受山洪泥石流侵袭,沟道两侧部分居民院落受山洪浸泡,村道内山洪泥石流横流,公路、街道山洪、泥流漫溢,居民生活、交通、集市受到严重影响。加之近年来漳县降雨量明显加大,在强降雨等条件影响下,沟谷内滑坡、滑塌大量发育,物源剧增,存在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隐患。本文着重分析了四家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为该泥石流灾害的防治、预警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受"5.12"汶川地震、"8.18"泥石流、"4.20"芦山地震等大型地质灾害叠加作用的影响,区域上构成独特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通过系统调研和收集宝兴冷木沟地震前后泥石流物源地质原型和泥石流灾害防治的第一手资料,重点查清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条件,对比研究"4.20"芦山地震前后泥石流物源特征、动/静储量比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冷木沟发育点状物源、线状物源、面状物源,其中震前震后均以沟床侵蚀物源(线状物源)为主,占76.110%和60.690%."4.20"芦山地震后,沟岸堆积物源(点状物源)却成倍增多,为48的倍率,超31.490个百分点.整体上,除沟岸侧蚀物源(面状物源)外,同一流域段内,震后物源动储量高于震前.静动储量线性关系较为明显,相关系数R2达0.8~1.0,均属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