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文化、造园手法以及对意境的追求分析,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论特征及其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延续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私家园林中的边角空间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边角空间的深入研究,分析了边角空间的成因、类型、作用以及理景手法,为更好地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众多造园手法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十分广泛.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造园的不同途径、不同方式,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的造园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文章的研究成果对当前的园林设计方法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南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品,其造园手法的丰富,园林意境的深邃,堪称中华文化瑰宝。其中园林墙垣漏窗的艺术尤为点睛一笔,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艺术作用。文章从江南私家园林漏窗的艺术形式及其民俗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李杰  周科 《科技信息》2010,(32):I0140-I0140
文章结合中西方造园思想的对比,从源到流对中国造园进行剖析,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典造园到现代景观设计的深刻影响。通过实例解读了传统文化对营造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当代景观设计应该具备更加宽广的全球视野,大胆创新,在文化层次上对古典园林继承并拓展,希冀推动当代景观设计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园林设计是一项艺术实践活动,虽然它的整体艺术构思需要借助于某种哲学观念的引导,也就是所谓的“立意”,就是主人情感的寄托之处。于是,表达这种意境的理想方式就成为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追求。在有限的空间内,某些传统的设计手法如“借景”,在园林的空间布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样重要的还有一些微妙的不可见因素,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那些质朴、简陋的事物能够产生惊人的美感、无尽的联想和丰富的情感。这样的主题的划分不仅是考虑到了一般景观设计的过程,更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环境美学思想与现代环境设计观念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立体构成是建筑设计必备的基础知识,立体构成的元素也是建筑空间和造型设计常用的素材.从介绍立体构成的概念着手,分析立体构成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进而从立体构成的主要元素点、线、面、体四个方面论述立体构成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并结合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加以分析,探索如何利用立体构成的元素和形态创造出更合理美观的建筑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其中的休闲美令现代人品味,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学习借鉴之经典.休闲美是随着中国古典园林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对自然之美的表现,建筑的聚景、点景作用,空间分隔与联系、空间的相互渗透与分明层次,这些都是营造中国古典园林休闲美的重要元素.而这种休闲美的内在精神根源于古代造园文人崇尚自然、反对物质羁绊的人文取向及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汲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华,运用于现代建筑创作中去是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延续历史文脉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丽萍 《科技信息》2009,(30):295-295
中国是世界园林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与古希腊、西亚并称为世界造园史中的三大园林流派。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苑囿园林、文人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本文主要通过造园思想、布局及建筑风格等方面的比较来阐述各自造园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天津极地海洋世界设计为例,探讨了建筑设计的仿生设计手法,从形态、结构、生物特性仿生等方面论述了仿生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海洋馆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形体大胆而不失建筑个性。以其为例,从功能、造型、意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展示设计的空间形态与意境传达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1.
建筑设计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部不断推敲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建筑造型是构成建筑外部形态的美学形式,是被人直观感知的建筑空间的物化形式.建筑细部是构成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细部设计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高校建筑的立面风格是美丽校园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实例阐述大学教学楼立面设计造型及细部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12.
厦门私家园林作为闽南地区近代私家园林的代表,其空间设计手法和景观营造上都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是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和西式园林造景的高度融合。围绕园景构建与文化价值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从近代厦门私园选址与格局、造景手法、园林要素营造三方面探讨其园景构建;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说明近代厦门私家园林是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和文化内涵的价值载体。并简要阐述园林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意义,为现代园林建造与文化内涵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境园是高凤翰所著《人境园腹稿记》中描绘的文字园林.文章通过对"腹稿记"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解读,并从基址选择、造园意蕴、空间布局、园林建筑、山形水系、植物配置以及置石艺术等方面作出复原设计.在此基础之上,追溯明清时期私家园林将艺术情怀和空间体验相结合的营造手法,完成该时期以高凤翰为代表的典型文人思想渗透在造园活动中投...  相似文献   

14.
任园 《科技资讯》2009,(35):85-85
中国是世界园林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与古希腊、西亚并称为世界造园史中的三大园林流派。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苑囿园林、文人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中国园林从始于殷周的雏形"囿"到今天,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建筑宫苑。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5.
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不同地方风格的重要代表,其在造园要素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造园文化思想的差异,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又存在本质区别。认真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从根源上更为深入地分析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风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地形、布局、水体、植物、小品等设计要素出发对意大利埃斯特花园和中国拙政园的造园手法进行比较,在比较分析中认识东西方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江南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灿烂的艺术成就,其造园艺术手法多样,形式丰富多彩,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通过研究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分析其在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实际运用,阐明江南园林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大尺度自然环境进行城市设计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优秀传统.以西安历代城市设计与终南山关系为例,分析了古代城市设计在处理城市与大尺度自然环境关系的具体手法.提出了通过建立城市重点建筑、城市结构与大尺度自然环境的特殊形态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人工空间与大尺度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处理与大尺度山水关系的基本手法的观点.这对当代西安城市规划、名城保护以及中国传统城市设计理论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该文首先分析了贵州当前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特点,分别从生态特征、人文和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提出了适合贵州地区实际情况的植物造景方法.所有这些似乎都在提醒我们,景观设计是一个严肃的课题,由于美化的目的有偏,导致了居住区环境设计走入歧途.纵观世界景观发展历程,一直是围绕着建筑设计为重点展开的,而景观学中的建筑构造物,水体,植物,山型组合都能形成生态美的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古典园林在造园过程中的思想意向、表现形式、营造手法等方面的分析,阐明中西方古典园林在美学追求上存在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