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源杀虫剂的种质资源、活性成分、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源杀虫剂的种质资源、活性成分、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07,25(6):F0002-F0002
<正>植物源农药属生物农药范畴内的一个分支.植物源农药是指利用植物中所含的稳定的有效成分,按一定的方法对受体植物进行施用后,使其免遭或减轻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危害的植物源制剂.  相似文献   

4.
植物源光活化杀虫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植物源光活化杀虫剂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包括1)光活化杀虫物质的发现;2)光活化杀虫作用机制;3)光活化杀虫植物的分布;4)光活化植物与昆虫的关系;5)光活化杀虫作用在农业上的意义等,为本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详尽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应用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我国植物源农药的资源、作用机理、活性物质及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并就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和葡萄斑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Nawa))是常见的葡萄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果实质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筛选有效防治葡萄绿盲蝽和斑叶蝉的植物源杀虫剂,本实验探究了0.5%藜芦碱、0.6%氧苦·内酯水剂、5%天然除虫菊素、复合楝素杀虫剂、鱼藤酮杀虫剂和复合烟碱杀虫剂等植物源杀虫剂对不同地区葡萄绿盲蝽和斑叶蝉的防治效果。在成都实验点,6 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绿盲蝽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0.5%藜芦碱的防效稳定,防效在60%以上。在石家庄实验点,复合烟碱杀虫剂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70%以上。在银川实验点,0.5%藜芦碱对斑叶蝉一代成虫和二代若虫的防治效果都最好。在南疆实验点,5%天然除虫菊素对第一代葡萄斑叶蝉成虫防效最好,达100%。0.5%藜芦碱、复合烟碱可作为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5%天然除虫菊素可作为防治葡萄斑叶蝉的有效药剂,在葡萄无公害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用对玉米螟幼虫有诱食作用的食物引诱素和药用植物的粉碎物配合成型剂等原料制成的植物颗粒杀虫剂用于诱杀玉米螟幼虫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螟幼虫对植物颗粒杀虫剂有效强的趋向反应,植物颗粒杀虫剂对玉米螟幼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田间平均防效可达70.2%。植物颗粒杀虫剂对天敌无毒害,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植物源农药,此项研究为利用植物杀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植物源杀虫农药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源杀虫农药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展望ProspectsandR&DProgressonPhyto—Insecticides邱明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昆明650204)千百年以前,人们为使农作物免遭害虫、病菌、病毒的侵害,就学会利用植物中...  相似文献   

9.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晓明  尹卫 《青海大学学报》2006,24(5):56-59,79
对植物源农药的资源情况、研究现状及其作用机理等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开发植物源农药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的天然化合物杀虫剂--植物源光敏毒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植物光敏毒素以其高效、安全、易降解、商业上可大量得到、经济、有工业开发前任以及得到众认可等特点,成为合成杀虫剂的替代物前景广阔,已知识 植物光敏毒素包括聚酮化合物、肉桂酸衍生物、生物碱、卟啉等。并阐述了光敏毒素的光化学作用方式与机制,及其对昆虫的影响,从而展示了光敏毒素杀虫剂的应用前景,基本对α-T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植物源农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世界人口的增长一直快于粮食的增长 ,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 ,导致世界范围内粮食矛盾不断加剧。FAO1985年报道全球有5.5亿饥民 ,每年有4000万人死于饥饿 ;1998年 ,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的人口已增至8.28亿。到2040年 ,全世界粮食需求量将为现在的3倍。农药是保证提高农业单产的重要物资。20世纪90年代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农业病虫害面积2.5亿hm2次 ,防治面积为2.7亿hm2,其中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占90 %以上。1995年 ,我国通过农药防治 ,挽回粮食5400万吨 ,减少直接经济损失60…  相似文献   

12.
苦楝果实植物杀虫剂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顾静文  肖忆良 《江西科学》1995,13(3):142-148
报道了用苦楝果实制备植物杀虫剂-“灭虫萜”的研究结果。通过室内、小区和大面积推广试验,使用“灭虫萜”乳剂,稀释浓度为200-500倍,对菜青虫防效为89.67%-96.67%、棉蚜防效为76.78%-80.53%等多种农业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1、试验目的 为探索植物增效杀虫剂在防治农业害虫效应,保护天敌,降低成本,为发展无公害农业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蕙 《甘肃科技》2003,19(9):147-148
简述了我国植物源农药的资源研究现状,植物源杀虫剂、杀线虫剂、杀菌剂和抗病毒剂的研究进展及植物源农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亚洲型舞毒蛾幼虫的毒性与拒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亚洲型舞毒蛾的最佳植物源杀虫剂,采用5%鱼藤酮、1%虫菊·苦参碱、5%桉油精、0.6%氧苦·内酯4种植物源杀虫剂,比较它们对舞毒蛾3龄幼虫胃毒和触杀处理后的毒性与拒食作用.结果表明:这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舞毒蛾3龄幼虫均具有胃毒和触杀两种作用,其急性毒性总体表现为触杀处理大于胃毒处理,而在各自相对最高的浓度条件下,以0.6%氧苦·内酯的胃毒急性毒性为最大、5%桉油精次之;由于胃毒组的LC50均小于触杀组,因而胃毒处理的毒力更高;此外,0.6%氧苦·内酯和5%桉油精的胃毒和触杀毒力均远远高于其他两种药剂,并以前者为最高.对测定前后的饲料量进行比较后发现,4种药剂对舞毒蛾3龄幼虫均具有很好的拒食作用,尤其以5%桉油精5 000倍液处理的拒食率高达99.31%.因此,0.6%氧苦·内酯和5%桉油精可作为防治亚洲型舞毒蛾的首选植物源杀虫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曾海红 《甘肃科技》2009,25(14):172-174
除虫菊(Pyrethrum)为菊科菊属的一个种,学名Chrysamthcmun cinerariifolium Bocc,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杀虫剂原料作物,也可作观赏花卉。其有效杀虫剂成分主要存在于花中,约占干花粉末的0.8%-1.5%,除虫菊主要有6种有效杀虫成分,分别为除虫菊素1、除虫菊素2、瓜叶菊素1、瓜叶菊素2、茉酮除虫菊索1、茉酮除虫菊索2,除虫菊在北方地区尚未种植,自2002年起从云南引进除虫菊种子进行试验,已在大田种植成功。  相似文献   

17.
HUN—植物杀虫剂研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源农药中含有多种杀虫活性物质,由于这些杀虫活性物质源于自然界,与自然环境有很好的相容性,因而植物源农药,具有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易分解、不污染环境和不破坏生态平衡等许多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为了探索天然生态农药开发利用,综述了我国植物源农药的资源研究状况、活性成分、作用机理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植物源农药因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和谐、开发费用低等特点,符合现代环保和健康的要求而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重视。通过对小陇山林区植物源农药资源的调查,发现具杀虫、杀菌活性和开发潜力的植物有60多种,表明小陇山林区植物源农药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除虫菊(Pyrethrum)在育苗技术、移栽方法、水肥管理、栽培技术及花朵加工利用的基本情况。除虫菊花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最佳采花标准为筒状花初开时,兰州市花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10月,分批适时采收,采后及时晒干,干花的含水量为6-12%。存放在干燥防潮避光处,贮藏期为一年。除虫菊的应用方法可分为果园套栽法、养殖场散栽法、室内盆栽装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