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蚀病是我县山区、半山区小麦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据1974~1975年两年普查,全县发病面积较大。对春粮生产威胁很大。近几年来,由于领导重视,加强农业防治,以及其它的一些措施,使病害减轻,发生期也有些推迟。几年来的试验证明:采取轮作改种、土壤深翻、选用早熟品种等措施,对全蚀病防治是有效果的。在药剂防治上,多菌灵、托布津药剂等有一定的防效。去冬今春我们搞了入侵时间和农业、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2.
植物的病原微生物,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它们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防治这些病害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目前虽然有了很多化学药剂和措施来防治植物病害,但是所有这些效果都不够理想,因而必须寻找新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3.
水稻稻瘟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筱  刘光胜 《汉中科技》2009,(5):22-22,46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概述了稻瘟病发病症状,分析了发病条件,介绍了防治措施,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改进栽培方式,加强水肥管理,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4.
玉米斑病是我省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春播玉米面积的扩大,有利于玉米斑病的发生,致使发病提早,有些地区发病较重,对玉米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这几年,由于我们采取了选育抗病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等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在唐山、吉林二化工所的指导与支持下,进行了新药剂防治玉米斑病试验工作。现将药剂防治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云南大理州玉米灰斑病发生、危害现状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2007年对云南省大理州玉米上新发生的病害——玉米灰斑病菌(Cercospora zeae-maydis)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成熟期发生,发病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上旬,此期间降雨量和温度对病害流行影响较大.品种抗性、海拔高度、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也影响病害发生严重程度.化学防治药剂以苯醚甲环唑类、丙环唑类等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哈密瓜叶枯病是我国哈密瓜生产中的新病害,一般发病率80—100%,病情指数30—100,直接危害着哈密瓜的生产。该病以为害叶片为主,造成叶斑,严重者可使叶片枯焦。经鉴定该病系Alternaria cucumerina侵染所致,该菌主要在病残内越冬,以分生孢子侵染寄主,发病适温25—33℃,潜育期3—4天,借气流传播,一般7月中旬至8月中旬雨水次数多或灌水多,病害最为猖獗。作者对该菌的寄主范围、病害发生发展规律、药剂筛选、防治都作了研究,且提出调查与分级的新方法。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浇水,发病初期选喷退菌特、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杀菌剂,经大面积生产应用,只要及时周到,可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黄瓜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生长中一种重要病害,能否控制其病害,直接影响黄瓜的生长及丰产性,也关系到菜农的经济效益和农户的生活状况.单一运用化学药剂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必须通过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豆类面积逐年扩大,根部病害发生时间逐年提前,发病程度日趋严重.防治上除了选用抗病品种及使用包衣种子[1],栽培方式也在不断改进[2],但根病发生仍然有加重之势,药剂防治成了必要的防治手段.为了掌握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对豆类根病的防治效果,在皋兰县西岔镇漫湾村杨道河的甜脆豆豆田内进行了药剂处理播种穴和结荚初期...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中后期主要病害。论述了油菜菌核病发生与症状,病害发生因素主要是菌核数量、气象因素、品种抗性、栽培管理。综合防治技术包括选用抗病良种,清沟排渍,中耕培土,增施硼、钾肥和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0.
在矿物加工中,化学药剂应用广泛且十分关键.该文分类阐述了在矿物加工中应用的无机物、革取物和聚合药剂等多种化学药剂,简要叙述了它们的使用方法,并探讨了它们的反应机理和在矿物加工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河北省昌黎县今年新出现的大棚番茄灰霉病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痛害的病原,可侵染番茄所有地上部位,包括茎、叶、花、果实。发病盛期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高湿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子,病害发生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产量的高低。化学防治适期应在发病初期(苗期),最佳药剂为速克灵。  相似文献   

12.
蔬菜苗期病害是为害非常严重的一种蔬菜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和沤根等.该类病害多是在幼苗的易感阶段遇上不良的气候条件,而苗期管理又跟不上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加强蔬菜苗期管理选好苗床做好苗床药剂处理种子处理调节好温度、湿度、光照三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同时及时加强药剂防治就可避免或减轻蔬菜苗期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油菜菌核病是南方油菜籽产地为害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发病地区常年受害减产10~20%,严重发病时减产50%以上,甚至毁产。这是一种曾被认为无药可治的病害。近年来,虽然找到了一、两种有防治效力的药剂,但是,防治效果尚不够理想。为了寻找更好的农药新品种,在全国农药大田试验、示范计划的统一安排下,从国外引进一批新品种杀菌剂,由湖北、江苏、上海、湖南等省、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示范,一致认为“二氯苯基二甲(口恶)唑烷二酮”是目前防治油菜菌核病最有效的杀菌剂。根据这种药剂防治菌核病的特点,定名为“菌核利”。  相似文献   

14.
辣椒炭疽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芳  郭克明 《汉中科技》2009,(6):26-26,29
炭疽病是为害辣椒的主要病害。论述了辣椒炭疽病发病症状和发病原凶,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主要是清除菌源,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合理轮作,药剂防治等。  相似文献   

15.
烟草青枯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是烟草的重要病害之一.对烟草青枯病的病原、寄主范围、病害症状、侵染循环、发病条件、流行规律、致病机制进行了介绍,概述了云南省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和危害及目前生产上防治烟草青枯病的主要方法和防治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玉米叶斑病是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灰斑病的统称,是永德县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几年在我县爆发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寻找有效的防治药剂,提高防治效果,确保玉米生产安全,2007年我县在常年病害重发生区的大雪山乡蚂蟥箐村开展了爱苗防治玉米叶斑病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7.
在大田条件下 ,采用正常授粉 ,同时在隔离区条件下 ,用化学药剂 (1号液 :5 0 0mg·kg-1对氯苯氧乙酸+10 0mg·kg-1激动素 +体积分数为 0 .0 15二甲基亚砜 ,2号液 :5 0 0mg·kg-1对氯苯氧乙酸 +10 0mg·kg-1激动素 +体积分数为 0 .0 15二甲基亚砜 +10 0mg·kg-1赤霉素 )分别处理矮败小麦的子房 ,并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取材后进行生化分析。结果表明 :(1)正常授粉的子房 ,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葡萄糖含量、蔗糖转化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呼吸强度都随着子房的发育逐渐升高。 (2 )化学药剂处理和对照处理的子房 ,发育初期上述生化指标明显升高 ,但发育后期随着子房的退化 ,上述生化指标又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二九一农场大面积发生水稻稻瘟病和叶鞘腐败病,且二九一农场土壤偏碱性,为了验证不同药剂在弱碱性的土壤条件下对病害的防治效果,2006年在双鸭山二九一农场试验站老稻田上年发病田块做此试验。  相似文献   

19.
人工疏雄可显著地增加板栗产量和质量,但人工疏雄难以在生产上推广,化学疏雄具有操作简单、省工省时和增产效果显著的特点。为此,试验研究了不同药剂、不同品种、不同浓度和不同时期疏雄醇对板栗雄花的疏除效果,提出了板栗化学疏雄的适应品种和药剂,选择了合适的疏雄时期和浓度。  相似文献   

20.
对苹果青霉病病原茵侵染规律及不同药剂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茵通过伤口侵入。苹果接种孢子后,在4℃、35℃温度下不发病,而在15℃和25℃温度下2~3天就发病;发病后,病斑在4℃、35℃下扩展速度较慢,在15℃、25℃下扩展速度较快。4个苹果品种间抗性差异不明显。药剂处理结果表明,防腐1号、甲基托布津及代森锰锌对病害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