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剑门关景区丹霞地貌气势恢宏,特征明显,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出露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本文通过对剑门关景区丹霞地貌的位置分析、特征分析、景观类型分析,得到丹霞地貌成景演化图,得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是景区遗迹形成的构造原因;通过对景区丹霞景观定量和定性评价分析,运用计算机软件形成丹霞景观评价表,从而得到丹霞景观分级地位,对开发与保护景观起着指引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是我国已有风景区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该文分析了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特征、特点,并将它与我国其它著名丹霞地貌景观进行了对比和景观质量评定,指出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开发方向和形象定位,最后提出八角寨丹霞地貌景观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
丹霞地貌景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随着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人类的干扰现象日益显著,维持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从地域综合体的角度,建立丹霞地貌景区"景观--生态--旅游"复合空间格局.通过对景观、生态和旅游等三大子系统的分析评价和空间整合,构建了景区安全格局,同时论述了构建中的理论和方法.根据该类地貌景观特点,对景观敏感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补充修正,并将地质灾害因子纳入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中,然后以龙虎山仙水岩景区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丹霞地貌分布特征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适合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目标评价体系.通过模糊赋分法对山西省丹霞地貌景区进行初步的开发潜力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探讨了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开发模式.提出了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建议,以推进山西省丹霞地貌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5.
构造活动在丹霞地貌的演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成景系统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不仅影响到红层盆地的形成,影响红层的发育,也控制着丹霞地貌的演化进程。受边界断层影响,在盆地内不同位置,由断裂产生的差异性抬升不同,红层的产状由边缘向盆地内部变缓,从而影响到丹霞地貌坡面的性质,在盆地边缘形成"顶斜"型丹霞地貌而在盆地中部形成顶平的丹霞地貌。同时红层中发育的节理也呈现规律性变化,在盆地边缘,断层派生大量的节理使红层遭受强烈切割,加剧外动力地质作用,进而加速丹霞地貌的演化,盆地中部受边界断裂影响较弱发育的节理密度小,红层的完整性高,丹霞地貌演化速率较低。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央,丹霞地貌发育情况呈现规律性变化:边缘地带发育以"顶斜"的峰林型丹霞地貌,地貌演化处于壮年晚期致老年早期阶段;盆地中央发育"顶平"的低矮丹丘型丹霞地貌,处于幼年至青年期;过渡地带地貌演化进入青年期至壮年早期阶段,以平顶的方山、峡谷、石崖、巷谷等景观组合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南部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地区,位于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大陆边缘活动带。中生代内陆断陷盆地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紫红色类磨拉石建造,奠定了丹霞地貌造形成景的岩石地层基础;新近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地壳差异性抬升,形成了南岭和武夷山脉等构造山地。紫红色砂砾岩建造在强烈的流水切割及重力崩塌作用下,发育了一大批极具观赏价值的丹霞地貌,构成了武夷山丹霞地貌密集带等区域性的重要旅游景观资源。从燕山期岩石地层建造到喜山期改造成景,区域构造作用始终是主导性的地球动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7.
甘肃丹霞地貌分布广泛,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旅游地貌资源。与典型的丹霞地貌相比,尚可区分出一种岩性不够坚硬、但有上复坚硬顶盖保护的类丹霞地貌,文中分析了省内丹霞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特征、类型、发育过程及内外动力在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丹霞地貌具有较高的科研和旅游价值,鉴于目前在对山东丹霞地貌探讨较少的状况下,对地区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背景、地貌特征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貌是在沂沭断裂带作用下,在白垩纪形成的沉积碎屑岩,经后期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具有较大的开发、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赤水-习水丹霞景观美学价值与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赤水-习水丹霞是世界最大的川黔渝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研究其美学价值,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旅游区的景观开发非常必要。赤水-习水丹霞以"丹山、碧水、竹海、飞瀑、美酒河"为主要景致,丹霞形态发育典型,造型奇特;"丹山"与"碧水、翠林"色彩明艳和清新;山、水、林的组合非常完美。通过中国及全球其他丹霞地貌的美学对比,认为赤水-习水丹霞的美学特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10.
从地质公园的地质背景和地貌特征入手,在分析剑门关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和景观特征基础上,论述了剑门关砾岩丹霞地貌景观成因机制.研究表明:以悬崖绝壁、关隘等为特色的剑门关丹霞地貌是中国西部单斜中低山区砾岩丹霞地貌和砾岩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典型代表,这对研究龙门山推覆造山带的隆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演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贡水流域广泛分布有各类强烈褶皱、断裂构造、丹霞地貌并具有独特的水系格局,红层分布广泛,是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之一。构造地貌能够记录构造运动长期积累的地表变形,而水系是对构造作用反映最敏感的地貌之一,可以用来研究丹霞地貌。以贡水流域水系格局特征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手段与GIS空间分析功能及Python批量处理数据功能,通过对贡水流域内小流域中丹霞地貌点特征与河流平均长度比值、河流平均分支比比值,水系密度、河流分形维数及水系方位角研究,分析其对流域内构造地貌的影响,探讨研究区水系格局与丹霞地貌的关系。结果表明:贡水流域内小流域中丹霞地貌点与河流平均长度比值及河流平均分支比比值成反比,与水系密度及河流分形维数成正比,即在贡水流域上白垩统红层区,水系密度值较高、水系发育较完善的地区丹霞地貌分布更为密集;贡水流域受北东向的屯溪—鹰潭—安远大断裂,北东东向的崇安—河源断裂及宜黄—宁都断裂带影响,研究区内1级水系、2级水系与3级水系的方位角主要走向为北北东方向,其对研究区1、2、3级水系发育起主要控制作用;4级水系主要走向为北东方向,5级与6级水系主要走向为北北东方向,次要走向为北西方向,可...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黎明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及其特征,通过对该区野外调查及分析,发现红层岩性软弱差异、新构造运动、流水侵蚀、崩塌等内外力作用是造成该地区丹霞地貌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高斌斌  王小军 《甘肃科技》2014,(10):32-33,58
2012年兰州新区被国家定为全国第六个"国家级新区",新区的景观生态特征开始出现较大、较快的变化。分析了兰州新区区域景观特征,景观变化及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景观生态建设对策,为兰州新区区域景观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西北地区典型的河谷盆地城市兰州为例,基于1995、2005和2015年3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分析兰州市主城区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并通过景观人工干扰强度模型和景观格局梯度从微观上对景观组分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兰州市建设用地扩张剧烈,草地、林地等生态用地退化明显,城市景观结构趋于单一; 1995-2015年,以草地、林地和耕地为主的低强度和中低强度景观人工干扰区域面积稳中略有减少,以建设用地为主的高强度与中高强度区域持续蔓延;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明显的梯度带与建设用地扩展显著区域大致相同.景观破碎化总体趋于缓和,但景观多样性减少、邻接程度下降,且建成区周边和两岸河滩地受人为干扰越来越明显,破碎化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分析旅游者色彩心理,营造适当的色彩环境引发个体的情感和内心感受,构架起景观与旅游者之间"刺激"与"体验"的互动关系,是旅游景观色彩营构的重要路径。跳出单体景观的色彩设计,注重景区景观的总体色彩视觉效果;关照美感与文化的双重体验,使景区色彩营构符合旅游者的体验需求且与客观环境达到和谐;色彩营构协助解决景观的地域、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延续等问题是本文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6.
新昌县丹霞地貌发育在下白垩统方岩组(K1f)碎屑岩层中,类型独特多样,植被保存完好,形成了以穿岩十九峰为代表的一批高质量的旅游景点.据此提出其旅游开发应依托资源,长远规划,发掘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界自然遗产湖南莨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典型的丹霞地貌类型景区,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莨山的旅游开发对于促进全省完整的旅游地域系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空间格局,交通条件,旅游产品,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SWOT分析,对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深入研究,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莨山丹霞地貌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对策,以期能够提高莨山旅游开发的成功性和效益性.  相似文献   

18.
胡璇 《甘肃科技》2010,26(6):89-91
通过调研,发现兰州市的著名景区存在着明显的三教融合渗透的文化氛围。在回顾兰州三教文化融通历史的基础上,主要以五泉山为例,分析论证景区的建筑特色、宗教规仪、相关人群对景区文化的认识,概括出兰州市风景名胜区的总体宗教文化氛围,并根据实际提出了景区要和谐科学发展并突出文化特色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地名景观特征与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河南省村级粒度地名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地理编码,实现数据空间化,然后运用统计分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手段对地名的统计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河南省地名景观的区域件特征进行探讨,最后完成河南省地名景观区划.分析表明,河南省地名景观具有浓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是千百年来该区域人类活动和文化交融的结果,河南省域内不仅"山水"地名景观丰富,而且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的地名较多,突出了根植于中原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下的历史积淀与集聚性.同时河南省的地名景观在地域上表现出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太行山区地貌上具有峰谷交错、谷深沟险、长崖长脊发育的特点;地形上由西向东,山地海拔高度不同,依次分为海拔高度〉1000m的深(中)山区,500~1000m的低山区及〈500m的丘陵台地区等特点.通过将地貌图和旅游景点分布图叠加的研究方法,得出了在地貌影响下形成的自然风光多分布在深山区,人工景观多分布于浅山区;旅游风景区呈东西两线南北向带状分布;人文旅游资源多分布在浅山区和深(中)山区的过渡地带等3个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