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根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规定,对张掖市黑河流域的水质进行了分析。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黑河干流张掖段水质状况良好,莺落峡、六坝为Ⅰ类,高崖水文站为Ⅱ类,支流山丹桥属劣Ⅴ类;山丹河由于接纳了城市生活污水、部分企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水,需氧污染物污染较严重,致使水质处于严重污染水平,汇入黑河后,对高崖水文站断面水质产生显著影响,在经黑河干流水文生态作用和湿地降解作用,下游水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湘江干流衡阳段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湘江干流衡阳段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本研究参照2001~2005年在该区域中7个断面检测数据,以单指数污染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11项主要污染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湘江干流衡阳段各监测段面不同污染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湘江衡阳段干流整体水质呈改善趋势,控制断面水质明显好转,污染逐渐由上游(松柏断面)向下游(熬洲断面)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渭河干流(陕西段)13个国控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及氨氮监测数据分析,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污染状况调查、采集水样,测定其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含量,并绘制COD和氨氮的污染趋势变化曲线。结果 2006—2009年渭河干流(陕西段)13个国控断面除林家村至常兴桥4个断面的水质达到水质功能标准要求外,其余9个断面水质均超过了其水质功能标准,且水质均为劣Ⅴ类,污染极为严重。结论推进渭河(陕西段)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排污标准、加强污水处理厂及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5个方面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第三排水沟水质对黄河水质的输入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三排水沟入黄口和黄河宁夏出境断面水质因素进行分析,选取主要污染因子,寻找相关系数,建立第三排水沟入黄口水质、水量变化对黄河宁夏出境断面污染特征变化的水环境输入响应模型.采用该模型对第三排水沟排入黄河后,其水质对黄河水质的影响进行预测.以此为依据,研究了第三排水沟排放总量及污染治理途径,为确保黄河宁夏段出境断面水质达...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表征水污染状况,分析涡河近10年的水质演变规律和涡河干流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调研分析影响涡河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改善涡河水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黄河干流甘肃段玛曲、扶和桥、新城桥、什川桥、青城桥、靖远桥和五佛寺7个监测断面2011—2020年各6个水质监测指标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黄河干流甘肃段水质状况在时间-空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黄河干流甘肃段各断面2011—2020年存在一定程度波动,2016年之后基本呈现水质状况持续向好。在空间上,黄河干流甘肃段水质状况由上游—下游呈变差趋势。主成分分析评价结果与现状基本吻合,对开展甘肃省黄河流域水质综合治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汉丹江(陕西段)水质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模拟汉丹江(陕西段)干流的水质.方法 用一维均匀流水质模型和一维稳态流水质模型分别模拟了汉丹江流域(陕西段)干流的水质.结果 根据现有监测断面资料,2006年用一维均匀河流水质模型模拟的结果与资料的符合度均值为80.3%,一维稳态流水质模型模拟的结果与资料的符合度均值为69.7%.结论 一维均匀流水质模型更适合模拟汉丹江流域(陕西段)干流的水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威海市河流的污染情况和水环境质量,了解威海市河流的水质特征和变化趋势,本文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7-2020年威海市泰祥桥断面、浪暖口断面、南桥断面和二水厂断面四个国控断面的水质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1)每个断面的水质浓度逐年降低,河流中的水体情况有所改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2年和2006年长江三峡库区巴东段的七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P值法)对各监测断面、城区江段以及其总体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巴东段2002年水质状况属于中度污染,2006年水质状况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区域为长江干流巴东段和神农溪;主要污染物是粪大肠菌群、氨氮、总氮、总磷和石油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榆林市境内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水质现状,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为榆林市水环境治理和污染物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3-2015年榆林市境内黄河水系4条主要干支流段的12个监测断面数据为研究基础,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其进行水质现状评价,并分析其污染成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榆林段一级支流窟野河和无定河达到相应水质功能标准要求,黄河榆林段二级支流榆溪河水质不达标,为Ⅳ类水。从2013-2015年年际变化来看,榆溪河水质表现出逐渐恶化的趋向;从空间特征来看,榆溪河上游水质达标,中下游水质劣于Ⅲ类水。榆溪河的特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NH3-N)和总磷(TP),来源为城市生产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结论榆林市境内黄河水系干流段及2条主要的一级支流水质良好,二级支流榆溪河存在轻度污染,其主要污染指标为COD、BOD、NH3-N和TP。  相似文献   

11.
渭河宝鸡段水环境质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原有分析的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价与加权平均相结合的方法,对2002年渭河宝鸡段各监测断面的水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控制断面,除常兴桥水质处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Ⅲ级与Ⅳ级之间外,其它各监测断面水质均超过Ⅳ级标准,其中虢镇桥、卧龙寺及蔡家坡断面水质接近V级标准.被评价的6个段面水质优劣依次为林家村(对照段面)最好,常兴桥段面次之,胜利桥、卧龙寺、虢镇桥和蔡家坡段面较差.在参与评价的污染因子中,各段面均以氨氮污染最严重,石油类次之.此外林家村段面的亚硝酸盐氮,卧龙寺、蔡家坡和常兴桥段面的化学需氧量,常兴桥段面的生化需氧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该文根据2007年6月闽江沙溪支流中11个典型断面中5个污染因子的监测数据,应用灰色类聚法建立水质模型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6月闽江沙溪段河流水质状况总体尚可.相比之下,溪后村后、蒋家村、水浮莲地断面水质状况相对较差,起始断面安曹下、果园地、水稻田、溪后村前断面水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辽河COD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辽河干流从福德店到赵圈河8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出辽河干流水体污染的内梅罗指数,并以图表形式揭示了辽河干流COD时空变化的规律,总结出了辽河COD污染的两个主要特点:(1) COD绝对值高;(2) COD/BOD相对比值也明显偏高.通过对COD与SS、COD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从工业点源、水土流失面源、城市生活污水及农业用水等方面的污染解释了上述特点.  相似文献   

14.
对濑溪河(荣昌段)干流及濑溪河主要汇入河流水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濑溪河(荣昌段)水体超标严重,超标因子有TN、CODCr和CODMn等.利用综合污染指数(K)法和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法对濑溪河干流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濑溪河各采样点水体均属重度污染水体和富营养化水体,其中汤家河坝和洗选厂排污小河下游水体综合污染指数最高,其次为虹桥安置房处及泸县小河入汇处濑溪河水体.对汇入河流水体及其下游濑溪河干流水体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入汇河流水体和濑溪河干流水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影响.并针对濑溪河复杂的污染来源,提出现实可行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有效及时的恢复其生态和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15.
潭江流域水质现状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因子综合指数法和单因子评价法对潭江流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水质表现为有机污染型,污染程度呈分片分布,污染最严重的河段为干流中下游(三埠——牛湾段).因此在流域水质规划过程中应将生活污染源与禽畜养殖面源作为污染源控制的重点,必须按饮用水源优先保护的原则,重点作好中游水污染控制规划.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伊通河下游段(农村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2015年4—11月非冰封期间,在伊通河下游20km农村河段设置了10个控制断面,并进行了逐月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COD、NH_4~+-N、TN和TP;基于上述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目标河段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种评价方法均表明该段水环境质量明显不达标,所有监控断面均属劣Ⅴ黑臭水质.研究河段各断面COD、NH_4~+-N、TN和TP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支流中央沟渠和支流二道河子的COD之和是伊通河COD总量的2.4%,而NH_4~+-N、TP和TN的总量不足伊通河总量的1%;伊通河农村段污染物主要来源是上游城区段(长春市主城区)来水及农村段(农安县区片)的农业面源污染,包括畜禽养殖排水、农村生活污水等.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适合该段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资江流域益阳段12个地表水断面为研究对象,结合近3年地表水断面21个污染因子的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资江流域益阳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江流域益阳段水质总体为优;干、支流3个国控断面和9个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1个,占91.7%,Ⅳ类断面1个,占8.3%;2016~2018年,志溪河入资江断面水质污染级别均为尚清洁,其余11个断面均无超标情况,水质污染级别均为清洁。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水质现状及大型水利工程对长江口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项因子法,首先对长江口实测水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游来水水质总体是好的,有部分因子超标,分别为氨氮(NH3-N)、总磷(TP)和粪大肠菌群;长江口江段水质的污染因子主要是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和粪大肠菌群;近岸水域的水质是徐六泾和苏沪省界各水质因子岸边与断面平均值没有明显差别,南港断面,大部份水质因子岸边均值与断面均值差异较大。然后再简要地分析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和引江济太等大型水利工程对长江口水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江口沿岸污水排放不变的情况下,影响主要是由径流量和泥沙的变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敖江流域的4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识别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敖江流域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PCA将8项水质指标转换为3种主成分,解释了原数据集83.144%的信息.分析结果表明:敖江流域水质受上游石板材工业、中下游农业、畜禽养殖业和下游人口分布影响较大,且污染呈现季节性变化;敖江流域整体水质较好,各监测断面水质情况受单项水质指标的影响显著,且流域整体污染呈现从上游往下游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北盘江贵州段煤炭污染型河流水质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在北盘江贵州段干流布设的5个监测点,并结合历年来国控、省控断面的监测数据,具体说明了北盘江贵州段各个关键断面的水质类别以及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水平,为摸清北盘江的污染现状,提出有针对性、合理的污染整治方案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