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听说过压缩饼干,但是很少听说压缩能源.最近,美国一家风能发电厂开发了一种巨型"储能袋",它可以压缩风能.当风力强的时候,风能被装进"储能袋"储存起来;当风力弱的时候,"储能袋"又可释放风能用于发电.这听起来十分神秘,有点像神话传说中弥勒佛的"如意乾坤袋".那么,美国人造的这个"风能袋"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相似文献   

2.
我们听说过压缩饼干,但是很少听说压缩能源。最近,美国一家风能发电厂开发了一种巨型“储能袋”,它可以压缩风能。当风力强的时候.风能被装进“储能袋”储存起来;当风力弱的时候,“储能袋”又可释放风能用于发电。这听起来十分神秘。有点像神话传说中弥勒佛的“如意乾坤袋”。那么,美国人造的这个“风能袋”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相似文献   

3.
风能尽管一惯被人们视为一种不可靠的资源,但风能仍可能将会为人类提供30%的电力。当然,我们也需要正视它的不可靠性,因为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有风。因此,我们需要想出更好的储能方式,以便存储由风力所产生的电能。此外,风能将  相似文献   

4.
风能 尽管一惯被人们视为一种不可靠的资源,但风能仍可能将会为人类提供30%的电力.当然,我们也需要正视它的不可靠性,因为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有风.因此,我们需要想出更好的储能方式,以便存储由风力所产生的电能.此外,风能将来并不仅仅局限于当地利用,还可以分配和传送到其他州或国家.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知道,风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当地面附近的风能正在逐步得以开发之时,科学家已经不满足于在地面上获得的这些成绩了。近年来,一些能源科学家开始尝试高空风力发电。最近,纽约的风力发电工程师准备在高空设置风力发电机。  相似文献   

6.
风能是一种清洁而又丰富的自然资源。人类利用风能已有数千年历史。我国和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都是世界上利用风能最早的国家。风能利用的形式,古代主要是风力助航和风能提水,现代主要是风力发电。我国是利用风帆助航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宦官郑和就率领62艘帆船借助风力先后7次远航。历时28年,依次与爪哇、苏门  相似文献   

7.
风能及其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宗虎 《自然杂志》2008,30(6):309-314
风能是一种清洁、资源丰富、不产生室温气体的自然可再生能。在当前矿山能源面临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无论从经济上获知技术上都是以下功能可以首选的替代能源。全球均在对其加速开发和利用。笔者介绍了风的成因和特性,风能的估价方法及全球和我国风能的资源量。并着重介绍了全球和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进展过程、发展趋势和前景。此外还扼要介绍了风力提水、风帆助航及风力致热等利用风能的技术和现况。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2007,(10):5-5
把水抽送到水力发电站的水库,也许是贮存风力发电场获取能量的一种好方法。但是,如果没有办法把风能传送给水力发电站,而且也没有高压线通往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网储能用二次电池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占良  陈军 《科学通报》2012,(27):2545-2560
储能用二次电池体系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铅酸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制约储能电池发展瓶颈问题,储能电池需关注长寿命、低成本、高安全、大容量、高功率、快速充放电和环境适应性等性能指标,展望了储能二次电池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栏目在今年第8期发表了张胜芝同学题为《风力发电机问题》的短文。张文根据他的试验提出了改进现有风力发电机设计的发明设想:“叶片多的风轮,功率也大些,这主要是增大了有效受风面积的缘故。所以,开发风能时要尽力增大有效受风面积。”  相似文献   

11.
《世界科学》2014,(6):F0002-F0002
<正>鉴于风能其存在的间歇性弱点——只有刮风时才能产生电力——麻省理工学院Altaeros风能公司研发的一艘装有巨大风力涡轮机的飞艇,将出现在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上空进行为期18个月的测试(充满氢气的飞艇将悬浮在高达1000英尺的高空),旨在利用高空几倍于地面的风速将能量传输到地面。Altaeros风能公司称,这项被称为悬浮航空涡轮机(BAT)的技术,其产能是地面涡轮机的两倍,但供能成本更加昂贵(BAT每千瓦时成本为18美分,而地面涡轮机每千瓦时成本为4到5美分)。BAT的目  相似文献   

12.
日本科技署在秋田试验基地即将进行一项较大规模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利用一套系统将风力直接转变为热能,并可将热能储存起来。这种方式的能量转换效率比通常将风力转变成电能的效率要高出六倍。这种类型的风能利用装置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建成,从1980年开始实验至今已花费了62亿日元。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把极不稳定的风力改变为稳定的能源。这套系统主要由两部份构成,一是一座大风车,二是用特殊合金制造的蓄热器;所得到的热能可用  相似文献   

13.
风力涡轮机在旋转的时候,会造成附近的空气气压降低,这使得蝙蝠脆弱的肺部很容易爆炸。蝙蝠是凭借回声来判断方向的,为什么它们会飞错方向往风力涡轮机的方向飞呢?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伊林&#183;贝尔兰德(Erin Baerwald)解释说,这可能与风力发电导致的高空低压有关。风力涡轮机在旋转的时候,会造成附近的空气气压降低,这使得蝙蝠脆弱的肺部很容易爆炸。  相似文献   

14.
科技传真     
风力发电将比核电更经济 美国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发表报告指出,随着世界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比如安装更大、更可靠的风力涡轮机和建设沿海风能电站,风能将可望为人类提供比核能更加廉价的动力。 报告说,风能不但更经济而且对环境更有利。以钚为燃料的核电的成本要比沿海风力发电的成本高出40%多。从长远来看,快堆系统核电至少是沿海风力发电成本的两倍。风力发电的成本预料还会随着技术上的突破不断下降,而核电的成本却不会出现这种趋势。此外,增加风力发电还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5.
百事百圆     
《科学之友》2013,(2):80-81
暖得有道理内蒙古赤峰的王女士问:冬天很多人喜欢贴暖宝宝,它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专家解答:"暖宝宝"片状贴剂是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3部分组成的,原料层置于无纺布袋内,含有由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通常可在12~20h内持续不断地释放热量,这种反应过程是从一打开真空包装的时候开始的。人体各部分都存在局部的微循环系统,为机体的各部分输运营养,排出体内垃圾。中医理论强调"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即当人体经常受寒气侵袭,局部的微循环系统发生阻滞时,会使相应机体既得不到营养,又无法排出废物,就会产生痛疼,进而引起病变。  相似文献   

16.
当"阿波罗"宇宙飞船穿越大气层,飞往月球的时候;当航天飞机挣脱地心引力羁绊,进入奥秘太空的时候;当空间轨道站机器轰鸣,向人类传来一组又一组星际信息的时候,人们对有幸探索太空的宇航员们可谓羡慕至极。自前苏联人加加林首次遨游太空后,至今已有数百名宇航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熔融吸附-模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膨胀石墨(EG)为多孔基体、硬脂酸(SA)为相变材料的EG/SA定形相变储能复合材料,通过微观形貌、热物性和热稳定性测试,分析了膨胀石墨的膨胀度对EG/SA定形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影响规律,并通过加热/冷却实验对不同参数的定形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储/放热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表明采用高膨胀度EG更有利于提高SA在EG多孔基体中的分布均匀性和储能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当EG质量分数为20%时其径向导热系数最高达19.6 W m~(-1)K~(-1),相比纯SA提高了110倍;EG的高膨胀度对SA相变过程中的液相封装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高膨胀度EG为基体的定形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EG/SA定形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储/放热时间约为纯相变材料的1/8~1/4,具有高导热、无泄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据1993年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报告称,能帮助美国满足日渐增长的电力需求的潜在风能十分惊人,强风力地区大约覆盖了美国大陆的6%。如果得以开发的话,这些风力能满足美国现阶段的电能消费还绰绰有余。然而,美国大陆毗邻的48个州中仅有区区0.6%的地区可能会开发风力发电。即使是这样,被开发的地区只有不到5%真正拥有风轮机和相关的电力设备,并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开发地区中的土地利用,如耕作和放牧等可能仍和现在一样。开发风能可以极大的缓解美国在发电方面对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依赖,在能源价格一路飙升的情况下(石油价格最高达每桶72美…  相似文献   

19.
当我们在沙滩上感受到海风吹拂之际.有没有想过这些海风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能源?最近.挪威科学家利用新技术开发出一台建在海上的风力发电机.而且是世界上首台可以漂浮在大海上的风力发电机。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现     
《科学之友》2008,(5):13
你或许听说过,一些人的鼻子有感知危险的特异功能。美国西北大学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的鼻子确实能嗅出危险,人的大脑嗅觉区能建立糟糕经历与当时气味间的联系。因此当麻烦或危险再次临近时,鼻子能立刻闻出这种气味,并发出避开危险的"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