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了有效控制爆破振动效应,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建立了爆破振动参量的预报模型。该模型首先在粗糙集理论指导下利用粒子群算法快速实现属性的动态离散过程,再根据最优粒子建立决策表,通过重要度分析进行次要属性和冗余数据剔除,最后用支持向量机训练余下数据和验证新样本。经工程试验验证,该模型能够同时分析定量因素和孔径、抛掷方向等定性参量对质点振动加速度峰值的重要程度,约简之后的数据有利于支持向量机预报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砂岩级配料开采爆破块度预报与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面板堆石坝级配料开采爆破试验对Kuz-Ram爆破块度预报经验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适合张河湾蓄能电站级配料开采的爆破块度分布模型,通过对爆破块度级配与爆破参数的相关分析,提出了砂岩级配料开采的优化爆破参数.  相似文献   

3.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岩石爆破块度的分形特性,发现岩石的爆破块度具有良好的分形结构。建立了爆破块度的分维数与爆破参数的关系。由此可进行岩石爆破后的块度估算,爆破块度的预报和爆破参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路堑开挖爆破对邻近民房安全的危害,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随机森林算法对其进行预测.选取爆破参数、地质条件、民房结构3个方面的共16项重要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从中提取6个主要成分.以主成分值为输入,房屋安全程度的量化值为输出,建立路堑开挖爆破对邻近民房安全危害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利用18组工程实例数据为训练样本,另外4组数据为检验样本,进行了模型的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随机森林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度较高,预测误差低,该模型可以作为实现路堑开挖爆破对邻近民房安全危害预测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露天采矿爆破振动对民房危害预测的DDA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爆破地震效应评价中诸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应用距离判别分析理论,选用爆破振动幅值、主频率、主频率持续时间、灰缝强度、砖墙面积率、房屋高度、屋盖形式、圈梁构造柱、施工质量、场地条件共10个影响因素作为判别因子,建立露天采矿爆破振动对民房危害预测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DDA);以36组爆破振动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线性判别函数并利用回代估计方法进行回检,用12组现场数据作为预测样本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回检误判率为2.78%;距离判别分析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较吻合,预测精度高,为露天采矿爆破振动对民房危害程度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待发表文章摘要预报关于爆破注浆机理的理论研究张彬张向东本文分析了巷道底鼓产生、发展原因、并对爆破注浆治理底鼓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且就爆破、注浆等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对如何提高治理底鼓效果提出建设。缝隙模型在采场通风中的应用黄旭董玉芬孙奇涵本文根据多...  相似文献   

7.
 为识别采场大爆破信号与岩石破裂大震级微震信号,运用MATLAB 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频谱分析,对采场大爆破信号和大震级微震信号的功率谱和幅频特性进行分析,并对比两者能量在频带上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大震级微震信号频带分布较宽,且在30~50 Hz 达到了最大幅值,采场大爆破信号频带更窄、幅值更大、且一般在10 Hz 就能达到最大幅值。由于爆破释放的能量较大且释放的非常快,采场大爆破信号能量大多分布在0~30 Hz 的低频区域,大震级微震信号的能量大多分布于30~50 Hz 区域。利用信号特性实现对两种信号快速有效的辨识,为后期微震监测对地压风险区域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智能健康住宅为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手段。其特点是在家庭环境下提供各项生命体征参数监测,并对监护数据自动分析处理。本文提出了以时序建模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此方法由三个部分构成,包括模型辨识、模型更新、以及基于模型的预报区间确定。模型阶数基于最终预报准则确定,使得模型能更好的符合观测数据。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在线更新,确保模型能更好的描述监护数据的动态特性。根据建模结果,作前向30步预报,确定预报区间。从而实现对监护数据中的平稳、异常值、以及状态变化三种特征模式的识别。通过应用PhysioNet中的三组数据集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预报结果准确,能实现对于智能健康住宅中连续监测获得的数据进行在线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投影寻踪回归理论,选取炮眼密集系数、最小抵抗线、装药量、炮眼深度、抗压强度和泊松比6个因素为判别指标,建立光面爆破炮眼利用率、超挖量和半眼率的预测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矿巷道掘进光面爆破效果预测问题中,对现场实测的24组数据进行训练和检验,用另外4组现场数据作为预测样本进行测试。预测结果与实测情况较吻合。比较BP神经网络和投影寻踪回归2种方法对光面爆破炮孔利用率的预测结果,发现后者比前者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以上研究表明:该方法回判估计性能良好,判别精度高,是一种预测光面爆破效果的有效方法,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矿山爆破过程中爆破点附近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应用因子分析和免疫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选取爆破振幅、主频率、主频率持续时间、岩石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边坡角、边坡高度、孔隙水压力等为影响因素.对相关性较高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共因子,建立爆破振动对矿山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免疫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利用24组爆破数据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并采用回代估计法进行检验,误判率为1/12.用另外10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进行预测,同时通过与其他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所得模型在边坡稳定性预测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研究结果表明:所得预测模型泛化误差满足精度要求,预测结果的误判率仅为1/10,优于其他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提高控制爆破震动效应的方法,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以最大段药量、爆心距、高差作为影响爆破振动的主要因素,对爆破震动速度进行预测的模型。用爆破振动观测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预测结果与现场观测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与基于标准BP、Polak_Ribiere共轭梯度、专家经验公式等计算结果比较,LMBPNN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预测精度,预测效果较优,对爆破震动安全评价及其灾害控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爆破振动会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引起周边建筑物的破坏。一直以来,振动评判标准及安全控制技术备受施工单位关注。本文以某铁路隧道工程爆破振动监测项目为依托,通过现场振动测试,获得了多组隧道爆破时的地表振动强度数据(加速度和速度);分析了爆破振速傅里叶幅值谱,得到现场地质条件下的振速主频的取值范围为18~25Hz;对比了使用不同雷管实施爆破下的地表振动强度,认为采用数码电子雷管起爆可有效减小振动效应,保证周边建筑不致损伤。最后,对现行爆破振动安全评价标准展开进一步探讨。研究结果可为隧道爆破振动安全控制和房屋损伤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爆破振动频率预测及其回归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爆破振动作用下,地面质点的振动频率对建筑物的破坏具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爆破振动过程的复杂性,利用量纲分析法建立了爆破振动频率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特定爆破条件下丰振频率的预测公式,为爆破振动频率衰减规律的研究和对类似爆破工程进行主频率预测提供了理论和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下穿既有道路的新建隧道爆破施工中,爆破振动极易引起上部路面结构的损伤和破坏.以宝汉高速新建下穿316国道的关林子隧道为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路面关键点峰值振速、路面应力以及路面位移,并结合现场爆破振动与振速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爆破振动对既有道路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0个关键点爆破峰值振速均发生在掏槽眼爆破时,既有道路的应力以及路面位移均较小,不足以引起既有道路的破坏;根据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结果,下穿段地表质点振速的合速度峰值不超过0.035 m/s时可保证既有道路安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金佛山水利工程中水工隧洞爆破对左岸岩质高边坡的不利影响,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隧洞爆破对边坡的振动效应,探讨了振动波的传播及分布规律,查明了边坡内部裂隙对振动波传播的影响,根据应力和振速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该边坡的爆破振速的参考安全阀值。结果表明:金佛山水工隧洞爆破开挖对左岸岩质高边坡的振动影响较小,振速峰值未超过规范所规定阀值;由于隧洞爆破和边坡开挖爆破对边坡的坡面振动效应以及传播方向不同,导致爆破振动波通过边坡内部裂隙的传播规律也不同;根据边坡平台内外侧质点的速度分布,借鉴小湾水电站边坡工程,选取平台内侧岩体作为监测部位,根据应力和振速之间的统计规律,得到了左岸岩质高边坡的爆破振速参考安全阀值。  相似文献   

16.
以地下工程常见的直墙半圆拱形硐室为原型,借助胶结砂相似材料开展单孔爆破相似模型试验,并监测爆破过程中相似模型试件顶面的爆破振动信号,随后采用HHT法对3个方向爆破振动信号的时频特征进行分析。爆破振动监测表明,在3个方向爆破振动信号中,竖向爆破振动峰值最大,水平径向次之,水平切向最小。3个方向爆破振动信号IMF分量能量分布表明,爆破振动信号优势能量集中分布于主振频率所在的几个IMF分量。HHT分析表明,3个方向爆破振动信号集中分布在0.03~0.07 s时域内;爆破振动信号频域成分丰富,但其在频域内分布不均匀;对于水平径向,爆破振动信号集中分布在111~312 Hz频域内;水平切向集中分布在171~323 Hz频域内;竖向则集中分布在128~209 Hz频域内。  相似文献   

17.
基于ANSYS/LS-DYNA软件,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爆破振动对围岩及初期支护的影响.为了使数值模拟能够真正反映实际情况,采用更精确合理的爆炸数值计算方法:利用软件内置炸药模块和状态方程模拟爆破荷载的作用,并采用ALE算法模拟炸药与岩石之间的接触关系.在ALE算法中,为防止爆炸过程中网格的过分畸变给结果带来不利影响,将炸药定义成流体.分析结果表明:应力、速度均在爆炸发生的极短时间内达到峰值,而后迅速衰减,10ms后达到稳定状态.上台阶爆破在围岩拱顶处产生的水平振速峰值为下台阶爆破的6倍左右,在拱脚位置约为0.88倍;上台阶爆破在围岩拱顶处产生的竖直振速峰值为下台阶爆破的8倍左右.下台阶爆破在围岩拱顶处产生的应力峰值是上台阶爆破的1/5,在拱脚处相差不大;同一位置,初期支护结构质点振速峰值与单元应力峰值均比围岩大.  相似文献   

18.
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场地爆破振动波的传播原理与耗散规律,设计了单孔爆破、双孔延期爆破和三孔延期爆破试验。首先研究了单孔爆破在控制药量变化和传播距离变化下的振速峰值变化规律,利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反推场地的爆破振动参数,通过爆破振动参数可以预测爆破施工中任意点的爆破振动速度峰值;其次通过单孔爆破数据比较分析了影响振速的因素,以此来修正理论计算的值;最后研究了双孔和三孔在不同延期时间下爆破,得出了爆破振动波的叠加规律;并通过分析延期与振速关系得出爆破最佳的延期时间。  相似文献   

19.
以深圳地铁某车站基坑开挖遇硬岩爆破施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基坑爆破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震动加速度及速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爆破施工引起会引起邻近建筑物的震动,建筑物的最大震动响应出现在炸药爆破过程中,随后逐步衰减致稳定。震动沿建筑物各个方向的响应增长或衰减情况有所差异,震动响应随着程高增加而增大,随着水平X方向距离和水平Y方向距离增加而减小;且水平Y方向响应衰减程度大于水平X方向;该建筑物各个监测点的震动速度均在工程安全规定范围内,在车站基坑爆破过程中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