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超子■     
汪容 《科学通报》1960,5(12):357-357
今年3月,苏联科学院院士В.И.维克斯勒、我国原子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联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长)和联合核子研究所高能实验室的一组科学工作者[包括王祝翔(中国)、Н.М.维里亚索夫(苏联)、I.弗兰那(捷克)、丁大剑(中国)、金熙仁(朝鲜)、E.H.克拉德尼茨卡娅(苏联)、A.米胡(罗马尼亚)、阮丁赐(越南)、A.B.尼基金(苏联)、М.И.索洛维约夫(苏联)]共同发现了反超子(?)。这个反超子是用动量  相似文献   

2.
1955年8月在日内瓦举行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科学技术会议,由于美国的阻挠,没有邀请我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参加。为了帮助我国科学工作者了解这次会议的情况,苏联政府特地派遣苏联科学家访华代表团向我国科学界进行传达。苏联科学家代表团在1955年12月10日到达北京,至12月底及1956年1月初分别回国。在这时期内,代表团的全体人员广泛地向我国科学界作了传达。这次传达,对我国科学家全面了解原子能和平利用情况、促进我国的原子能和平利用的研究,有着重大的作用。这些传达报告,将在本刊及其他刊物分别陆续发表。苏联科学家访华代表团团长为И.И.诺维科夫教授,团员有:А.М.萨马林通讯院士、Γ.Н.克鲁日林通讯院士、А.В.列别金斯基医学科学院通讯院士、А.М.库津教授、М.С.科佐达耶夫博士、В.В.谢尔比纳教授、Б.П.阿杰雅谢维奇高级研究员、В.Н.科斯雅科夫高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吴凤鸣 《科学通报》1956,1(7):89-89
符拉基米尔.阿德纳谢维奇·奥勃鲁契夫(生于1863年10月10日)——是苏联卓越的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西伯利亚和中亚细亚的研究者、科学院院士(1921年为通讯院士,1929年为院士)、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5)、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科学家(1927)。苏联地理学会名誉主席(1947)。他生于前特维尔斯克省(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加里宁省)尔热夫斯克县克列彼尼诺村。1886年,在彼得堡矿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1958,3(13):414-414
根据6月21日苏联“真理报”报导,苏联科学院大会在6月20日选出了26位院士、55位通讯院士。现在,苏联科学院就有了167位院士和361位通讯院士。大会还选举了 A.B.托布切夫院士为苏联科学院副院长。这26位新院士的名单如下(括弧中註明的是他们的专长):Л.C.邦特里亚根(数学),B.И.维克斯勒、Я.Б.傑里多维奇(物理学)、И.В.奥布烈依莫夫(物理光学)、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60,5(4):128-128
1960年2月7日,苏联著名科学家、苏联共产党党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苏联最高苏維埃代表、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委員、苏联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庫尔恰托夫院士于莫斯科逝世,享年58岁。 庫尔恰托夫的逝世,使苏联和整个世界科学失去了一位研究原子能利用为人类造福的当代最优秀的物  相似文献   

6.
199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几乎是毫无争议地颁给了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化学物理专家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艾哈迈德·泽维尔于1946年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大学毕业后,他就到美国继续深造,并于1974年获得宾州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力分校呆了两年后,艾哈迈德·泽维尔被加州理工大学聘用。因此,现在他拥有美国和埃及两个国籍。 任何一位化学家,或者是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一旦他了解了艾哈迈德·泽维尔的贡献后,都会感到激动不已。按照瑞士皇家科学院的说法,“他的贡献给化学及其相关科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7.
曾晖  周原  李根容  李声时 《自然杂志》2003,25(6):362-364
20 0 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在细胞膜通道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膜内的通道 .其中一半由彼特·阿格雷分享 ,因为他发现了且描述了第一个水通道蛋白质 ;另一半由罗德里克·麦金农分享 ,由于他发现并了阐述了离子通道功能的结构及机制的基础 .本文对细胞膜内的通道以及两位科学在该研究领域中所做的开创性贡献做了简要介绍 .  相似文献   

8.
1985年9月10日,著名的苏联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科学院院士博尼法季·米海洛维奇·凯德罗夫(Б.М.Кедров)逝世。他是《自然》杂志编委成员之一。 1903年12月10日,凯德罗夫诞生在雅罗斯拉夫尔一个著名的布尔什维克革命者的家庭里,其父和列宁是战友。他很早就走上父亲所走的革命道路;1918年,15岁的凯德罗夫已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成员了;17  相似文献   

9.
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1887~1985)是当代著名的数学大师,生前为法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科学艺术研究院、匈牙利科学院和国际科学哲学协会的院士或会员。他还是伦敦数学学会、瑞士数学学会和纽约科学协会的名誉会员。他在概率论、实变函数、复变函数、组合论、数论、几何等数学分支中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并在所有这些领域中都留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术语和定理。波利亚还是一位杰出的数学教育家,他开创了怎样解题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在合情推理这一领域中也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主要介绍波利亚的生平和他对数学内的一些贡献。一、道路的选择 1887年12月13日,乔治·波利亚诞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父亲雅可布·波利亚,母亲安娜·波利亚。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56,1(7):88-88
著名的苏联地质学家、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功勋科学家 B.A.奥勃鲁契夫院士于1956年6月19日在莫斯科因病逝世,享年93岁。奥勃鲁契夫院士的名字是我国科学界所熟知的,他从1924年起就是中国地质学会的通讯会员。70年来,他始终不倦地从事中亚细亚、西伯利亚地质的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50年前,奥勃鲁契夫院士曾来我国旅行,到过许多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59,4(11):371-371
以苏联科学院院长A.H.涅斯米揚諾夫院士为首的苏联科学院代表团,于五月下旬来我国訪問。代表团成員包括苏联科学院計算中心主任朵罗多尼欽院士,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总分部副主任特罗菲穆克院士,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員会副主席柯罗米采夫,苏联科学院通訊院士费列德林娜,苏联科学院人民民主国家合作局局长普拉索洛夫候补博士。苏联科学院代表团来我国訪問,对加强中苏两国科学技术的紧密合作、发展中苏两国科学家之間的友  相似文献   

12.
生物因子与土壤生成土壤学由於В.В.杜库契也夫的经典著作而形成为一门科学。В.В.杜库契也夫的功绩在於他创造了土壤学说,这个学说把土壤看成在一系列自然因子共同影响下发育的特殊的自然历史体。按照В.В.杜库契也夫学说,成土过程的特性决定於:(1)母质、(2)氣候、(3)植物、(4)地形、(5)地区年龄。В.В.杜库契也夫强调指出上述每一因子对於土壤形成都是同等重要的。В.В.杜库契也夫明确地说明了土壤这一概念。按照他的意见,应该把那些由於水分、空气  相似文献   

13.
生理医学奖“断裂主因”(Splitgene)的两位发现者成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得主,这两位科学家分别是现在新英格兰生物实验室的理查德·罗伯茨(Richard Roberts)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菲力浦·夏普(Philip A.Sharp). 早在1977年6月的一次冷泉港会议上,这两位科学家就独立报告了单一的腺病毒信使RNA分子对应  相似文献   

14.
双螺旋与遭遇不公的女中豪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2年 ,詹姆斯·沃森 (JamesWatson)、弗朗西斯·克里克 (FrancisCrick)和莫里斯·威尔金斯 (Mau riceWilkins)因发现DNA的结构而荣获诺贝尔奖。领奖台上显然没有出现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RosalindFranklin) ,而她的DNAX射线衍射图直接为双螺旋的发现作出了贡献。富兰克林的英年早逝 ,以及当时对女性的歧视 ,使她成了女权主义的一个偶像。神话般的传说掩盖了她作为一位科学家和作为一个个人的智力和独立性。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曾在 1 940年夏天给她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 :“科学和日常生活不可能也不应该被分割开来。对我来说 ,科学对…  相似文献   

15.
汪容 《科学通报》1954,(5):58-58
亚历山大洛夫安拿托利·彼得罗维奇(1903年生)以物理学方面的专长当选为院士。 1930年,А.П.亚历山大洛夫在国立基辅大学毕业後,进入苏联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开始作研究工作。1943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从1946年起,А.П.亚历山大洛夫是苏联科学院瓦维洛夫物理问题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1960,5(12):383-383
苏联科学院大会于6月10日在各学部提出的56位侯选人当中选出了下列11位新院士。物理学数学部Б.П.康斯坦丁诺夫(物理学)康斯坦丁诺夫是苏联科学院工程物理学研究所所长,他在理论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和物理化学的某些方面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近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并详细地探讨了根据溶液中的离子迁移率  相似文献   

17.
阿尔弗莱德·吉尔曼(A.Gilman)等四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获得了1989年度腊斯克基础医学奖,另外三位获奖者是英国剑桥大学迈克尔·贝里奇(M.Borridge)教授,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医科大学霍尔德休斯医学院的埃德温·克雷布斯(E.Krebs)教授和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院亚萨托米·尼兹朱克(Y.Nishizuka)教授。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使细胞对激素、生长因子和其他环境因素作出反应的生化途径。据腊斯克基金会称:“它将帮助科学家们了解  相似文献   

18.
苏联科学院院长阿纳托里·彼得罗维奇·阿列克山德洛夫(A.P.Alexandrov)院士对直接影响科学技术变革的最重要的分支已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战争年代发展了一个使船舶免遭磁性水雷攻击的系统,在我们这代创建了核动力的破冰船队,研制了用于核电站的高功率和高效率的核反应堆,规划了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宏伟蓝图,这些都是科学上的重大成就。所有这一切和许多其他工作都与阿列克山德洛夫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一起。这些成就也成为他科学生涯的里程碑。既使其中单独一项也足够占据一个科学家创造的一生,何况很难找出这些科学研究领域之间直接和内在的联系。一个人的一生,包括科学家的一生好象一条小  相似文献   

19.
在去年召开的科学扫盲(scientific literacy)会议上,地球物理学家罗伯特·赫曾(Robert Hazen)为与会同行做了一个小实验,他问与会的25位地球物理学家,有谁能解释DNA和RNA的区别。“结果,在这25位科学家中只有两人给出了两者之间区别的令人信服的解释”,现在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的赫曾说。这两位能作出解释的科学家的专业是鉴别化石有机分子,  相似文献   

20.
《自然杂志》2006,28(6):F0002-F0002
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3日宣布,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借助美国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该发现为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持,将有助于研究早期宇宙,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恒星和星系的起源,使宇宙学进入了“精确研究”时代。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4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