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展,对大坝基础防渗处理将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工程地址条件的不同,大坝的基础防渗处理可以采取帷幕灌浆、混凝土防渗墙等工程措施。本文对帷幕灌浆的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毕雪婷 《科技信息》2011,(35):I0256-I0256
本文通过辨识岩溶坝区防渗帷幕的风险因子,对岩溶坝区的渗透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了溶蚀岩体的渗透性差异及其分布规律.研究适合岩溶坝区防渗帷幕风险的间接表达方法,包括渐进失效风险、模糊风险等不同形式估计失效概率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清平 《科技信息》2011,(31):I0195-I0195,I0279
由于岩溶发育分布的不均一性和随机性,岩溶地区的渗漏问题成为制约水电工程发展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兴起的高压帷幕灌浆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论文概述了我国岩溶地区防渗的重要性.总结了岩溶地区高压帷幕灌浆技术和施工方法的发展.以期为岩溶地区的水电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沾益县渔洞水库座落于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发育,渗漏严重。通过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查明大坝坝基及坝肩存在渗漏问题。采用帷幕灌浆方式处理坝基及绕坝渗漏,防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工程是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基本需求的建筑工程.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大坝岩石地基的处理方式都是使用水泥灌浆,并且可以根据大坝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式.其中帷幕灌浆是水利建筑防渗防漏的基本施工技术,其能够有效的控制基础渗流梯度,减小地基扬压力.文章主要就水利工程中的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布垭电站是湖北清江梯级水电开发的龙头电站,该水电站的堤坝工程区域地质结构较为复杂,且水电站的运行水头较高、灌浆盖重轻(砼址板厚度为0.6~1.2 m,宽度为6.0~8.0 m),同时,防渗线路较长、灌浆的工程量大,河床段对帷幕防渗的要求较高.根据现场灌浆规定以及现场试验结果选择最佳的灌浆参数,确定出帷幕灌浆的方法与工艺,确保帷幕结构的顺畅完成.在查清岩溶发育规律、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对帷幕灌策方案进行了优化.水布垭水电站的大坝帷幕灌浆的防渗效果较佳,缓解了坝基的渗漏问题,为水电站稳定、安全、经济地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黄跃峰 《科技信息》2011,(25):I0303-I0303
帷幕灌浆是大坝防渗的基础,是施工的关键,施工时应该从各方面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8.
岩溶建筑地基溶蚀程度及深度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碳酸盐岩溶蚀机理,从岩性因素和水的溶蚀能力方面分析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建筑地基溶蚀能力和溶蚀程度的深度变化规律,并通过工程案例对其普遍合理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按深度的指数函数拟合的溶蚀率曲线拟合系数一般可达0.90以上,表明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建筑地基溶蚀程度一般具有随深度增大呈指数衰减的特征;岩体裂隙是影响溶蚀程度深度分布特征的决定因素,岩石类型和水的溶蚀能力是影响岩溶发育的区域性因素,对建筑地基溶蚀程度的深度分布特征影响不大;岩面溶蚀程度高于洞隙溶蚀程度,合理的表征指标不应忽略岩面溶蚀特征,否则将难以合理刻画出地基溶蚀程度的深度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溶洞段帷幕灌浆处理进行了简述,经过多方努力,对应不同地基,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溶洞钻灌施工的可钻性与可灌性。结合溶洞段的地质条件,分析探讨了岩溶发育区帷幕灌浆的特点,提出了岩溶区透水率与水泥单位注入量的数学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0.
对GeoStudio的特点及地下水渗流分析模块SEEP/W进行了介绍。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水文资料,运用SEEP/W模块对新疆某水库蓄水后河床坝基的渗流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从计算结果得出,采用防渗墙进行防渗处理是合理有效的,满足大坝坝基防渗设计要求。灌浆帷幕的渗透性和所在岩基的渗透性相差不大,心墙底部灌浆帷幕防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张峰水库左岸单薄山梁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左岸护坡及排水设计,左岸灌浆帷幕和排水帷幕设计以及上伯侯滑坡体处理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区地表注浆合理加固范围,以武汉市某在建工程为依托,设计了以围岩等级、溶洞尺寸及溶洞充填范围为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采用了三维数值方法求解不同方位溶洞与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最小安全距离,并提出了以最小安全距离主要因素为分段计算准则的地表注浆加固范围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当溶洞位于隧道上方、侧方及下方时,最小安全距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溶洞尺寸、围岩等级及溶洞尺寸;当溶洞位于隧道上方时,分为4个区段,加固范围在12m~22.5m之间,当溶洞位于隧道侧方时,分为4个区段,加固范围在8m~15m之间,当溶洞位于隧道下方时,分为5个区段,加固范围在8m~15.5m之间。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注浆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层析技术在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深圳龙岗志联佳大厦建筑场地岩溶勘察中的应用,采用井间透射层析方法,详细划分出基岩顶面界线和基岩内的溶洞,溶蚀带等不良地质体。从而为大厦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准确的桩位和桩基参数。  相似文献   

14.
盾构下穿地铁运营隧道沉降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保盾构安全顺利地下穿地铁运营隧道,避免下穿过程中引起运营隧道过量沉降,影响既有线运营安全,以北京地铁14号线阜通西站~望京站盾构区间隧道下穿地铁15号线运营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左右线盾构2次下穿15号线运营隧道施工过程和沉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右线盾构首次下穿地铁运营隧道结构沉降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了左线盾构二次下穿运营隧道的施工参数和相关控制措施,确保了二次下穿运营隧道结构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定较高的土压力,采用盾体上的径向注浆孔向盾体和土体之间的空隙注入填充物,提高同步注浆浆液质量和及时进行二次补浆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小运营隧道结构沉降;盾构施工引起15号线运营隧道的横向沉降范围与施工参数基本无关,左右线穿越有明显的叠加效应,叠加区域内,横向沉降显著影响区域在0~4 D;在不采取超前预加固措施的基础上,仅通过合理设定盾构施工参数和隧道内采取相关措施,能够将15号线隧道结构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特别是对盾构下穿运营隧道施工方案的制定具有较强参考价值,也可为国内外类似盾构下穿既有线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岩溶是大气淡水溶解作用形成的自然构造.古岩溶是地质历史时间产生的岩溶.岩溶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1)相对于围岩来说,流体是未饱和的;(2)不饱和碳酸盐的流体能有效地将溶解产物搬运至远离反应的地方.在岩溶地区以潜水面为标准,把岩溶作用带分为渗流带和潜流带.岩溶的物质基础,碳酸盐岩建造主要形成于南北纬40°之间的温暖的、清洁的、浅水海洋环境.不整合面,溶蚀孔洞缝,岩溶砾岩和岩溶角砾岩,岩溶地貌是古岩溶的宏观特征.岩溶地区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含量,碳氧稳定同位素值均表现淡水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崇左岩溶峰林区岩溶发育规律及对钻孔涌水量的影响,深化对崇左岩溶峰林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今后在该地区开展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法】通过对崇左岩溶峰林区128个钻孔的深度、涌水量、岩溶发育特征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该区岩溶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并研究其对钻孔涌水量的控制作用。【结果】研究区最小钻井深50.02m,最大井深121.80m,平均深度为94.04m。成井86口,成井率为67.18%,有68.53%的钻井涌水量分布于100~400 m~3/d。钻孔遇洞率为75.78%,平均线岩溶率为5.01%。在0~100m内均有溶洞发育,100m以下未见溶洞发育。0~60m深度段岩溶较发育,溶洞高度为441.57m,占总高度的80.41%,线岩溶率(5.42%~12.91%)大于平均线岩溶率;但0~40m深度段内溶洞全部或部分被充填,供水意义不大,而在40~60m深度段溶洞填充率小。【结论】在该地区通过机井解决缺水问题的条件比较有利,机井井深不超过100m为宜;40~60m深度段是本区主要出水段。由于钻孔均部署在地下水的补给区,或位于岩溶发育相对较弱的地区,钻孔中溶洞主要以小型溶洞(小于等于2m)为主,大型溶洞(大于2m)较少。这种水文地质条件和溶洞发育特征,导致研究区大部分钻孔(68.53%)的涌水量分布于100~400m~3/d。  相似文献   

17.
扎塘赤泥堆场岩溶渗漏及防渗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扎塘赤泥堆场在80至90年代曾发生岩溶渗漏;通过地质、水文地质、勘探等工作,初步查清了该场向牟老泉和向百花湖方向的岩溶渗漏通道。通过采取降低碱耗,封堵落水洞,赤泥铺盖,加大回水,垂直帷幕灌浆等综合治理措施,历时10年,实现了在岩溶发育地带对高浓度碱水进行防渗治理的预定目标,杜绝了扎塘赤泥堆场废水外排,取得了显著的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川东南地区岩溶地质发育广泛,岩溶灾害地质体是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按期完工。通过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异常体进行科学预测。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地质雷达和TSP在叙大铁路所经岩溶地区的仙人洞隧道预报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其方法思路和解译成果对在岩溶地区的相似工程中可进行类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了龙厦铁路象山隧道4号斜井岩溶区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结合现场进行了现场试验,以左线DK30+026~+056段的注浆循环为例,在注浆参数、材料选用、注浆顺序、施工工艺、机具设备配置以及注浆效果评定等方面,对岩溶地段全断面超前注浆加固技术做了介绍,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乌江渡水电站是我国成功地兴建在岩溶地区的大型水电工程.岩溶渗漏是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本文结合工程的运行情况,对坝址区岩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指出浅部岩溶与深部岩溶的发育均受到多因素的制约,但是在不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通过对岩溶洞穴堆积物特征及岩溶水质的分析,指出岩溶发育阶段在垂向上具有不一致性,文章还对巨厚可溶岩层中产生渗流的有效厚度问题作了初步讨论,并指出其在防渗方案设计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