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2013年8月19-21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河南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山东交通学院承办的学术研讨会——全国科学技术与生态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山东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隆重举行。来自山东、河南、南京、重庆、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马来平教授主持会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董春雨、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张体  相似文献   

2.
工具技术理性无度扩张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理性的成长将引导全球生态文明的展开。生态理性是智性分析与悟性体验相统一的综合性思维方式;遵循最优化价值原则;追求限度性和谐生活方式。生态理性在现实中发育、成熟的可能性突出存在于在以下方面:人类对自身理性边界的认知日益清晰,工具理性的极端发展趋势被控制;全球性生态危机戳破了市场万能的神话,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冲突不断加剧;生态问题日益政治化,成为阻断资本与工具技术理性合谋的重要力量;生态理性支配下的文明方式曾经并正在局部地域展开。  相似文献   

3.
工具技术理性无度扩张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理性的成长将引导全球生态文明的展开。生态理性是智性分析与悟性体验相统一的综合性思维方式;遵循最优化价值原则;追求限度性和谐生活方式。生态理性在现实中发育、成熟的可能性突出存在于在以下方面:人类对自身理性边界的认知日益清晰,工具理性的极端发展趋势被控制;全球性生态危机戳破了市场万能的神话,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冲突不断加剧;生态问题日益政治化,成为阻断资本与工具技术理性合谋的重要力量;生态理性支配下的文明方式曾经并正在局部地域展开。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与价值观转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文明本身蕴涵着价值观转向,要求实现从对自然单一的工具价值认识转换到对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之初非常重视水在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了原初的水文明,而现代文明则缺乏对水的正确理解,导致了人与水的不协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水文明建设是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关键在于通过综合治理,全面加强水管理。建设水文明需要树立新的水哲学,即在水的存在论、方法论、认识论、人与水的生态关系、水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关系、水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关系等方面建立起系统的水观。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具体阐述了生态系统的四个特点,提出要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程度,必须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坚持科学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安全发展,促进我国能源事业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10):111-115
以"自然"拒斥"自由",是"自然中心主义"生态思潮的一个偏颇,这种观点否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根据与人学意义。"自然中心主义"以"自然"拒斥"自由",是对现代性文明所内蕴的"自由"殖民"自然"特性的一种激进批判和矫枉过正;科技、工业、资本、市场等,是现代性文明"殖民"自然的最主要的引擎和推进器。古典思想会通"自由"与"自然",蕴含丰富的生态智慧,是生态文明建设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追求和实现"自然自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愿景;这种"自然自由"体现为自然的自由性与自由的自然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迄今人类对文明模式的最新追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理清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过程,直面更加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思考其根源和总结经验教训.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包括个人行为与政府行为两个层面)等方面,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生态恶化是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的自然原因,那么商品属性则是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的社会原因。根治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某项单一措施来解决,应该将其放置于生态文明的大系统中加以审视和判断。生态文明为解决食品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承认工具价值到承认固有价值,从经济到政治,从道德到科学,从自然到社会。只有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改革,食品安全问题才能有希望得到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不仅导致了西方技术批判理论的重心从道德批判、制度批判转向生态批判,而且还使得生态文明的理念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当代技术理论批评家们对发生在现代社会中严重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新的展现和揭露,对二战结束后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涌现出的新技术展开了新的分析和批判,并对未来生态文明社会中的"替代性技术"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建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我们要借鉴当代技术批判理论中的合理内容和思想,从而更好地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技术哲学视阈中的生态文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文明缘起于生态运动和"替换技术论";它是延续工业技术及其文明、建构生态主体、关注"自然-社会"生态、现实性和未来性相统一的新文明;面向生态文明的技术批判应该扬弃技术决定论传统、秉承社会决定论旨趣、实现生态文明论转向;创建生态文明的技术建构要修正既存技术,建构生态技术体系,构建生态政治,保障生态技术运行,重建"生命共性"理念,为生态技术的建构和运行提供哲学基础;要开展转向生态文明的技术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科技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伦理观的确立与发展是地地道道的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在深入反思工业文明的深刻教训基础上,文章具体探讨了如何确立适应生态文明发展的科技伦理观的可能性、价值基础和践行原则。实际上,实现科技伦理观的"生态转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既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又具有发展的方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区别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人类社会的全新文明形态。要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要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国策并深入人心,就有必要确立生态文明的一般价值论基础。西方提出的生态价值论存在两个重大问题:一是依然套用工业文明的价值论视角和价值定义;二是把价值本身与价值评价混为一谈。适合于生态文明的全新价值论应当把价值定义为"事物在相互作用中所实现的效应"。这样的价值定义不仅能够合理解释自然的内在价值,消解传统价值定义所具有的人本主义色彩,而且还能够在价值本身与价值评价之间做出明确区分。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的行为,以自然为本体的一般价值论的确立,对于提高和深化国民的相关认识,对于理解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第八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8月12日至8月13日在兰州理工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和兰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湖北、湖南、江苏、江西、福建、广东、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云南、广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成为“五位一体”,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通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不仅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表明了我们党践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  相似文献   

16.
弘扬经济理性,对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人类也付出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沉重代价。人们在反思经济理性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态理性的概念。何谓生态理性?超越经济理性,走向生态理性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要求我们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创新:从经济理性走向生态理性。弘扬生态理性,将人与社会融于自然,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才能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明自觉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立足于时代、国情和人与自然和解的现实条件。文明自觉发展的生态路径需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解为现实手段,以实现人与人的和解。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人的发展这个特殊中心,应当协调好环境与发展、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协调好整体和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发展绿色科技,改变消费模式与理念,从更高层次上推进文明自觉发展的生态路径转型。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7):126-128
<正>2016年4月8—10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哲学专业委员会发起,西南大学科技哲学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承办的"全国自然哲学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心,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模式建构应该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地平和科学方法之上。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的全球化造成了世界范围内普遍的环境奴役,因而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将蕴藏在其文本中关于人和自然辩证关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凝练成一种显性的理论体系,并将其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图景——在现有条件下根据"全球视野"和"地方特色"设计出走向生态文明的思想方案和实践模式。构建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生态文明社会,要将系统论和整体主义、普遍性与特殊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作为构建生态文明模式的基本方法;将遏制和超越资本逻辑,以人为本,调节生产和引导消费等作为生态文明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老子的"俭啬"思想对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具有很多启示意义,老子"我有三宝"的观念可以对应诠释为善意性原则、节约性原则和生态优先原则。而老子"治人事天莫若啬"的思想则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上对人的行为加以限制,可以对应诠释为生态文明的双向展开。老子俭啬观的当代意义在于它指向的是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