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人的概念是当今哲学界在人的问题上争论的焦点,在对人的概念的理解上,学术界在人的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认识上都存在不少的问题,只有明确人的概念的具体所指,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人的本质内涵,辩证的理解人类、群体和个体各自的本质中的科学因素和价值因素,我们才有可能在人的概念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从而推进我国人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IRR模型是一种新的移民安置与重建理论模型。它以风险、贫困和重建这三个概念为核心建立了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扩大了传统项目风险分析方法的视野,拓展了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理论的内涵和强化了移民公众参与贫困风险分析的作用。它为完善我国的移民理论与实务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许金凤 《科技资讯》2010,(19):210-211
目的:探讨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279名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在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强迫、焦虑和偏执等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16PF得分与非贫困生差异显著。结论: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不容乐观,高校应实行经济补助、心理健康教育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维贫困概念,采用效用分解模型,从社会效用的视角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总体绩效进行了评估;基于收入贫困概念,从普惠性“三农”政策和扶贫专项政策着手,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增收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反贫困总体绩效显著;普惠性的农业政策和扶贫专项政策对于减缓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收入贫困问题均具有显著效果,且普惠性的“三农”政策的减贫效果要优于专项扶贫政策的减贫效果。  相似文献   

5.
虚假概念是同真实概念有矛盾关系的概念,虚假概念反映的对象及其属性在客观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在概念的海洋中,除了真实概念,其余的都是虚假概念.虚假概念虽然不象真实概念那样多,那样主要,但是,它们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弥补了真实概念之不足,也是不可缺少的.由于虚假概念在数量上较真实概念为少,而且有着自身的特点,对于它们的内涵与外延,一般形式逻辑著作谈的也较略,特别是对于它们是否有内涵与外延这一问题,至今也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完满的认识.这种情况也反映在我国新近出版的几本供高等院校使用的形式逻辑教材中.下面就是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论颜色符号系统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晶波  康海波 《科技信息》2008,(13):152-152
颜色在我们身边无所不在,世界上的各个民族每天都在用他们的语言对颜色进行描述和分类,而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语言的颜色词,它们在概念上和内涵上都是模糊的,这是因为语言和文化这两个符号系统都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就有"天人合一"的理念,考察其概念的历史逻辑,发现:它本质上为和谐社会的内涵建立了一种朴素的内在规定性。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看,正是规避:我国在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不断拓展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加快生态水利建设努力营造人水和谐的环境,便是从局部功能上试图纠正上述偏差。  相似文献   

8.
"意"象"在早期的古代文论中本是单独的概念,随着文学批评的逐渐丰富发展,二者也不断被赋 予不同的内涵,它们以不同的内涵对文学现象进行品评,并最终形成"意象"这样一个抽象的文学批评理念, "象"、"意"、"意象"作为一种文学特征和美学现象,影响了整个古代文论。本文即对这三个重要的文学批评理念 进行一个追本溯源的简论,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个体独立性既是西方文化内涵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内容,又是东西方文化对比研究中一个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枢纽";从一定意义上讲,个体独立性观念的强弱以及个体独立性行为的多寡构成了东西方两大文化集团的分水岭。鉴于在世界(历史)舞台上,中国和美国都是影响力巨大,而且民族性格和文化特征又相对比较鲜明的国家,可把中国和美国作为东西方两大文化集团的代表,对其个体独立性的突出特征和文化支撑进行相关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哲学教科书或哲学理论文章,一般都把同一性和统一性这两个哲学概念当成同义语,在使用时,不加区别,彼此通用。笔者认为这是不大妥当的。实际上,同一性和统一性这两个概念虽然彼此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严格说来,它们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外延上都是不相同的,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1.
以河南省4个县级革命老区为研究对象,在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基础上,构建了居民参与旅游扶贫意愿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脱贫欲望直接影响参与旅游扶贫的行为意向;(2)行为态度通过中介变量脱贫欲望间接影响行为意向;(3)行为意向影响参与行为;(4)感知行为控制和脱贫欲望是驱动行为意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构造一种基于非常规模态逻辑的理论描述主体意图.解决副作用问题时采用语义方法,引入场景的概念解释意图算子,并提出了新的公理.解决意图之间的关系问题时,将意图分为主要意图、相关意图以及原子意图3类,以树形结构表达意图间的关联.引入相关算子,并给出了语义解释.提出了意图强度的表达机制,将其作为意图的固有属性,大大提高了主体的动态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方志敏狱中遗稿的核心内容是"清贫",方志敏的物质观和精神观以此而显示其内容。在方志敏的物质观中,"清贫"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贫穷的生活状况,而是"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的精神观融战斗意志、竭诚的信仰、死的理念及雄心壮志等为其中,体现了"人穷志不短"。把握方志敏以"清贫"为实质的物质观和精神观,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道家自然美学可分为两种内在构架不同的文论形态:无心自然文论与率性自然文论.这两大文论形态虽在表层的入思方式上有所不同,一个是在自然之美与审美机心的二元预设模式中申诉其文论理念,一个是在自然之性与文明桎梏的二元预设模式中切入其文论问题.统而观之,两者的终极思维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阜新市贫困村407份调查数据,识别了农户参与电商扶贫的意愿,并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电商扶贫的参与意愿较高;受教育程度、网络使用经验、主要经济来源、农村电商认知、电商扶贫收入效应认知、亲戚朋友电商扶贫参与意愿、政府电商扶贫相关工作、电商服务站相关工作、电商扶贫服务体系、特色农产品规模对农户电商扶贫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年均纯收入、生活满意度认知因素对农户电商扶贫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政府为主导的外生性扶贫范式、理念、思路已无法适应扶贫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扶贫思路、框架及重点亟需调整。公益创业扶贫理念的兴起有助于人们跳出传统扶贫思维禁锢的预设,引起人们对贫困群体内生性脱贫能力的重视。公益创业为公益创业扶贫提供理念、模式、经验、理论等支持,但公益创业扶贫话题是公益创业与扶贫相结合的新兴领域,还有很多难点如理论体系构建、公利与私利界定、公益创业扶贫专业性、政府与企业主动性等制约着其发展。基于难点的分析,认为应构建战略性理论框架、公利与私利界定三维体系、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四位一体推进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增加森林碳汇扶贫透明度,提高扶贫主体履约率,矫正扶贫行动偏差,进而提高森林碳汇扶贫绩效,需要构建一种科学的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统筹区域扶贫与精准扶贫的视角,借鉴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从经济效益、发展能力、发展机会等3个维度构建了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以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为例,对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进行实证测度。【结果】基于CDM碳汇造林再造林项目的实证分析,构建了以经济效益、发展能力、发展机会为准则层,就业、收入、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产业拓展、低碳金融、生态环境为指标层的评价体系。经济效益、发展能力、发展机会对森林碳汇扶贫总绩效的贡献度存在差异:经济效益能在短时期内促进贫困对象增收,其扶贫绩效显现的时滞性较短; 而发展机会创设之后还需提高贫困者自身发展能力,其扶贫绩效显现的时滞性较长,但各准则层在森林碳汇扶贫绩效提升中均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能偏废其一。【结论】森林碳汇扶贫绩效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逐步上升,扶贫效果得以不断显现; 各评价单元的扶贫绩效存在差异,需在扶贫工作中及时总结各区域的经验与不足,加强交流,不断提高森林碳汇扶贫绩效,充分发挥森林碳汇项目实施在扶贫中的作用。此次构建的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评价提供一种相对客观、便捷的动态评价方法,能够运用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森林碳汇扶贫绩效跟踪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丰子恺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之一便是:为什么他与曹聚仁之间发生了那场最后发展到绝交的论争?根据史料,这既有两人情感层面上的不和,做人态度方面的不一致,更主要的,则基于双方时代观和文艺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话的多Agent协作交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协作设计过程中任务分解、任务分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话的多智能体协作交互模型.初始承担者首先通过信息搜索对话,依次询问设计辅助智能体的专业领域及参与完成设计任务的能力、愿望和机会,以确定其能否作为潜在的协作组成员,然后选用劝说对话,依次劝说潜在协作组成员把实现设计任务作为其意图,最后再次以劝说对话的形式,使潜在协作组成员意识到组内其他成员也都拥有承担设计任务的独立意图和相关意图,以联合信念的形式予以确认,并广播到每个成员.给出了一个达成的对话过程,总结了对话模式的效用与代价公式.实际应用表明,所提对话交互模型在没有固定消息顺序的情况下,可限制每个点上的可能响应,同时其Agent可以表达特定言语行为的态度,并产生这一态度的逻辑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江琴 《长春大学学报》2014,(2):226-230,234
部分贫困生因其经济的贫困,产生"心理贫困",陷入了对自我评价的困境,不能悦纳和认同自我。出现这一困境的根源就在于贫困生自我主体性的缺失,他们在"个体自我"与"社会自我"的双重存在下,无法处理好个体价值观念与社会价值观念的矛盾关系、个体自我评价的非理性标准与理性标准的矛盾关系。从实质上来说,主体性的存在就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存在,其根本在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目的性。因此,通过强化贫困生自我意识,引导其认识客观自我,转向"重生存"的生存方式,从而追求主体性的存在,是从实质上真正缓解和消除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