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某厂100 t顶吹转炉溅渣护炉提供最佳工艺参数,按照转炉相应比例设计水力模型并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溅渣护炉工艺参数,相应调整溅渣氮气压力和枪位,提高了溅渣效果,溅渣后炉渣均匀涂覆到炉衬上,溅渣时间缩短到2.5~3 min,进一步提高了转炉炉龄,实现24 025炉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2.
溅渣护炉是转炉护炉技术的重大进步,这项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转炉炉龄、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在我国有着了广阔的广应用前景。从转炉溅渣护炉的机理入手,介绍了溅渣护炉的工艺特点,探讨了炉渣成分的优化研究,分析了溅渣操作中枪位、时间等的控制,对溅渣护炉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期更好地运用溅渣护炉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某厂100 t顶吹转炉溅渣护炉提供最佳工艺参数,按照转炉相应比例设计水力模型并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溅渣护炉工艺参数,相应调整溅渣氮气压力和抢位,提高了溅渣效果,溅渣后炉渣均匀涂覆到炉衬上,溅渣时间缩短到2.5~3 min,进一步提高了转炉炉龄,实现24025炉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转炉溅渣护炉工艺,并对影响溅渣护炉工艺的几个关键因素及其注意事项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力模型的研究方法,针对某钢厂90t转炉溅渣护炉工艺进行冷态模拟试验.通过测定溅到转炉炉衬上的渣量多少,分别对顶枪枪位、气体流量、渣量等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比较,确定最佳操作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张少飞 《科技资讯》2009,(23):75-75
介绍转炉溅渣护炉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根据我国目前使用溅渣技术的状况提出今后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为将溅渣护炉技术应用于炼镍转炉,在实验室镁铬质坩埚中进行了热态模拟溅渣实验.结果表明:FeO-Fe2O3-SiO2-MgO渣系为镍转炉溅渣护炉的合理渣型,增加渣中MgO和Fe2O3含量可以明显提高炉渣熔化温度,相应渣中高熔点相铁镁橄榄石和磁铁矿显著增加,采用此类炉渣溅渣可在镁铬砖内壁形成高熔点的溅渣层;溅渣后坩埚内壁的溅渣层由反应层和挂渣层组成,其中反应层物相为镁铁固溶体和镁铬铁铝尖晶石,挂渣层主要由铁镁橄榄石和磁铁矿组成.溅渣时采用空气喷吹可增加渣中Fe2O3,适合作为溅渣气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溅渣前后炉渣的分析表明,改性料中MgO含量降低后,调渣后渣样中的其余矿物相变化不大,且MgO颗粒消失,这有利于复吹转炉的溅渣护炉。  相似文献   

9.
溅渣护炉是把转炉炼钢时所产生的炉渣经调渣处理后,用高压氮气喷溅到炉衬上,弥补吹炼时钢水对炉衬材料的侵蚀,减少转炉补炉时间,降低耐火材料消耗,提高转炉炉衬使用寿命,实现炉机匹配,达到产能最大化释放,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转炉溅渣护炉过程中各参数的影响,试验以修正的弗鲁德数(Fr)作为相似基础。实验室采用石蜡加淀粉对30t转炉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氮气流量约为8500m^3/h,溅渣时间为3min,枪位为0.8m;向渣中加入氧化镁或碳粒以调整成分是必要的;炉渣温度过高,流动性过好,溅起的炉渣难以凝结在炉衬中。  相似文献   

11.
溅渣护炉技术是提高转炉炉龄的有效措施。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 ,探索溅渣护炉操作的最佳工艺参数。得出溅渣优化工艺参数如下 :顶枪夹角为 1 2°;顶枪枪位为 1 5 0 0~ 1 80 0mm ;顶吹气体流量大于 1 9860m3 /h;渣池初始深度为 65 0mm ;底吹气体流量为 3 1 2m3 /h。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力模型的研究方法,针对某钢厂90 t转炉溅渣护炉工艺进行冷态模拟试验.通 过测定溅到转炉炉衬上的渣量多少,分别对顶枪枪位、气体流量、渣量等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比较,确定最佳操作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简介复吹工艺与溅渣护炉之间的优化统一,研究了大容量转炉先进炼钢工艺与高效经济炉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冷态模拟试验,对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钢轧厂150 t顶吹转炉的溅渣护炉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出了最佳操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顶吹气体流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加炉衬的溅渣密度;当气体流量为35000Nm3.h-1时,最佳枪位为2.4m;综合考虑炉衬和炉帽的溅渣量,最佳留渣量为10%;溅渣前将炉身倾斜一定角度有利于增加炉衬的溅渣密度,最佳倾斜角度为3°~4°。  相似文献   

15.
针对唐钢二炼钢50t复吹转炉溅渣护炉工艺进行水力学模型实验.通过测定炉衬不同位置处的溅渣量及均匀性,分别对枪型、顶吹流量、留渣量和熔渣黏度对溅渣量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四孔氧枪相比,四孔变角氧枪溅渣能力相对较弱,但不影响溅渣效果;四孔变角氧枪枪位控制在90~110 mm(实际枪位1~1.15 m),项吹流量控制在54 Nm3/h(实际吹顶吹流量14000 Nm3/h),底吹流量控制在1.72 Nm3/h(实际流量为320 Nm3/h),对炉衬各处的溅渣量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冷态模拟试验,对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钢轧厂150 t顶吹转炉的溅渣护炉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出了最佳操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顶吹气体流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加炉衬的溅渣密度;当气体流量为35000Nm3.h-1时,最佳枪位为2.4m;综合考虑炉衬和炉帽的溅渣量,最佳留渣量为10%;溅渣前将炉身倾斜一定角度有利于增加炉衬的溅渣密度,最佳倾斜角度为3°~4°。  相似文献   

17.
介绍国外溅渣护炉技术的发展近况、护炉方法、物理模型研究和设备安装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溅渣护炉作为一项工艺简单、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新技术,正被国内外许多厂家推广、使用,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溅渣护炉作为一项工艺简单、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新技术,正被国内外许多厂家推广、使用,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180t顶吹转炉溅渣护炉工艺冷态模拟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冷态模拟试验,通过测定溅到转炉炉衬上的渣量多少,确定最佳操作工艺参数·结果是在11%渣量及230m3·h-1,268m3·h-1顶吹标准状态气体流量条件下,炉衬表面和炉帽部位的最佳溅渣枪位分别是155mm,165mm左右和125mm,145m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