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原训练是当前运动训练中的一个热点。与平原训练相比,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难度。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入手,分析了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时所要承受的来自两个方面的缺氧刺激和运动技能提高的理论基础。根据高原的地理分类法与运动训练的关系,从海拔高度、气温、太阳辐射等对人体的影响方面,分析了平原地区运动员和世居高原的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特点,探讨不同居住地区运动员高原训练的适宜海拔高度,为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许丽存 《科技信息》2012,(17):168+172-168,172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手段,目前在很多运动项目进行了尝试。针对中长跑项目的特点、高原训练高原高度的选择、高原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生理和生化指标的评定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高原训练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正反两面的双重性。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通过研究找出高原训练对中长跑的利与弊,以便在应用中更加有意识地开拓其积极的正面作用,要想方设法缩小其消极的负面影响,提高我国中长跑运动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
随着竞技体育竞争的不断激烈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世界各国体育研究机构都把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以高度重视。通过多年的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基础理论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就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加以研究,以寻求更好的运动训练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亚高原训练既有一定程度的缺氧刺激,又可以保持平原的训练强度.使得运动员得到足够的强度刺激的同时,又避免了传统高原训练中的运动能力退化的问题,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将是非常有利的.本文就如何科学地利用亚高原独特的环境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成绩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马拉松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期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并做了比较分析,通过对亚高原训练期间及其后续平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探讨了亚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和亚高原训练的特点及规律.以期为亚高原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原训练作为提高机体运动能力的一种特殊训练方法,对运动员的热能和营养补剂有着特殊的要求,特别是中长跑项目。本文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营养补充要点,为高原训练的运动营养补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原训练是目前各个国家广泛运用的一种训练手段,其中交替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作用与持续训练相比更为明显。不同海拔的高原交替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对高原环境的逐步适应。中等高度高原-平原-低海拔交叉训练能使运动员适应过程加快,提高机能水平;在中等高度范围内小范围的高度变化对运动员影响不大;在较高高度训练后再回到较低高度训练,运动员运动能力均有不同能力的提高。对交替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做了综述,并预计了交替训练在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李晓兰  连玉龙 《科技信息》2011,(14):I0280-I0281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目前,高原训练仍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一大研究热点,已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建立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同时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参与高原训练的项目已由原来的一些主要耐力运动项目,发展到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奥运会项目。各国的训练实践也证明,高原训练是发展有氧耐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因此,本文通过观察高原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观察平原-高原-平原这种交叉训练对机体血液红细胞的影响,旨在探索高原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可能机制,为科学的进行高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原训练已经应用到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奥运会比赛项目,将各竞技运动项目高原训练的结果按照项群理论进行分类汇总发现:高原训练都是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来促进竞技能力发展为主要目的,对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具有训练学意义。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丰富了运动训练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彭丽娜  李洁 《甘肃科技》2009,25(1):136-138
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了高原低氧环境及运动对人体Hb及Hb与O2亲和力的影响,对提高有氧运动代谢能力以及运动成绩有良好的效果。为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原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和耐力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华 《科技资讯》2006,(24):182-182
1.前言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本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建立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和机制。自行车运动是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速度耐力项目,通过高原低氧环境的高强度大负荷刺激,改善运动员的氧转运机制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以达到提高有氧能力的目的。高原训练的优越性使欧美亚澳各国的公路自行车选手受益匪浅。贾维斯认为,高原训练是获取成绩的合理途径。据统计,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自行车运动员最近5年间进行了18次高原训练,平均每年3次以上。研究证明,高原训练能促进耐力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或)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其主要途径就是改善氧转运机制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文炳  李俊峰 《科技信息》2011,(25):I0250-I0250,I0256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会更加引起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本文对乒乓球运动在高原训练后,空气密度对乒乓球训练影响及采取解决的办法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速度滑冰的训练中,高原训练作为独特的训练手段之一,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通过改变生理机能的方式,获得在运动成绩上的提高。本文谈一谈高原训练的知识及对速滑运动员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钟娟 《科技信息》2012,(35):159-159,243
高原训练,一直是许多运动队获取佳绩的“看家法宝”,拥有得天独厚自然优势的云南省也因众多高原训练基地和无数体育队伍的到来而名扬天下。高处生活、低处训练法具有适应高原环境的一切优点,拥有避免出现与正常高原训练相关的潜力。高处生活、低处训练法为提高优秀运动员的海平面运动成绩提供了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高原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原训练是目前国际间非常流行的一种强度训练,引起国际体育界的重视。我国在这方面有一整套训练手段,并取得成绩,笔者通过对部分参加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进行测试,用测得数据对高原训练的强度安排,心肺机能,血乳酸水平,生理机制的变化来阐述高原训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榆中、多巴、海埂、兴隆、呈贡等高原训练基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项目设置进行比较分析,揭示高原训练与自然环境的某些内在联系,对利用我国高原训练基地优势提高田径运动员成绩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充分利用我国高原训练基地优势提高田径运动员成绩的理论依据,从而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季节性变化特点科学地选择和建立高原训练点,并为高原训练的地域性研究及运动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海滨  孙海涛  邱慧娟 《甘肃科技》2007,23(12):110-113
高原训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积累了许多科学数据和实践经验,初步发现了高原训练的一些基本规律及存在问题,但由于高原训练涉及的因素和环节较多,每个环节的不同变化都可能影响高原训练的效果。文章论述了高原训练对机体生理生化的影响及营养恢复,为教练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以便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中长跑运动成绩结构中,适宜的运动量是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本文认为,在高原进行中长跑训练,由于受低氧环境的影响,合理地控制运动量尤为重要。因而,必须根据受训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运动员不同的生理特点和运动机能水平,合理控制运动量,才能提高训练成绩。此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技术、战术及心理和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使高原中长跑训练在合理地控制科学地安排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刘信 《科技信息》2011,(10):I0256-I0256,I0258
从高原训练5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它起源于国外,并且在国际上发展得很好,好些国家运动成绩的取得都受益于高原训练。其实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体育训练工作者几乎一致认为:高原训练完全能作为提高体能类项目运动能力的重要辅助训练手段,国际体育科研也将它作为热点研究,纵观我国高原训练的发展历程,采用了高原训练手段训练的项目倒是30项有余,高原训练基地也建立17个之多,但是我国在高原训练的所获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本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克服“高原现象”提高训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辉 《开封大学学报》1997,11(3):73-75,77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高原现象”,这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客观存在。“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心理障碍、技术障碍、身体素质障碍、知识障碍等。克服的办法: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树立信心,战胜困难;3.重视基本技术训练,改进技术运用;4.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陈宁 《科技信息》2011,(7):I0130-I0130,I0408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会更加引起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本文就高原训练中与免疫相关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