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白人社会及其文化的侵蚀,坚守传统文化,心怀万物平等观念,视自我为人类共同体、大地共同体一份子的印第安人,达到了人性与自然世界之本性的相融相合,实现的是深层生态学提倡的"生态自我",而切断了与自然、部落文化的关联,被西方文化同化的印第安人实现的是非生态的"小我",从而导致身份危机;印、白两种文化对土地和自然解读的巨大差异是导致印第安社会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2.
“家园意识”不仅包含着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而且蕴涵着更为本真的人的诗意栖居之意,是生态存在论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作为生态美学的重要范畴首先由海德格尔提出并阐发,并成为“同一个地球”这一现代生态观中的必有之意。而从源头上来说,它则是中西方文化的母题。在古代希腊神话与圣经中就有人类回归家园的内容,而中国古代《诗经》、《周易》与诗词中也包含浓郁的家园意识。“家园意识”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与意义,需要加以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生态,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与自然、社会能够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文化生存状态.基于文化生态的观念,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保护应当坚持科学、包容、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生态保护教育,从静态的文化保护转向动态的生态开发,加强立法,建立民间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区.  相似文献   

4.
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以悲剧的手法剖析了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他在《白轮船》、《断头台》等生态小说中,通过生态悲剧的故事分析了生态危机、生态悲剧的产生是和人性、人的道德联系在一起的;人性的堕落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生态危机、生态悲剧等产生的根源。他的生态小说旨在向人类敲响警钟,以唤起人们善良的本性,唤起人们的生态良心。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人类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其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足迹为1.250 3 hm2/人,生态承载力是4.1476hm2/人,生态占用率为0.301 5,草地的生态占用率为11.535,水域的生态占用率为5.386,说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虽在整体上处于较为安全的状态,但其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尚处在不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人类走上文化选择的分叉口,生态文化是人类走向未来的选择。《邻居罗西基》揭示一种理想的生态观和人类生存状态,再现健康的土地与人的关系,为人类行为提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是一个有着浓厚的自然崇拜情结,把"人与自然契合"美妙和谐的生存状态作为最理想的"人生形式"的作家。面对"文明与自然"、"文明与生态"二律背反的现实,在小说创作中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人与自然日益疏离对立、生命本性失落和生命力萎缩等生态病症的"失乐园"景观,流露出深沉的生态危机意识和忧患情怀。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深圳等8个城市1992-2002年间资源环境状态、资源环境压力和人文环境响应3个子系统共21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加权求8个城市不同年份生态安全指数值,再用逐步回归法构建不同显著水平的3个预测模型,并验证2002年的实证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大连、深圳在不同年份内生态安全指数都较高,基本处于生态安全水平,上海与重庆的城市生态安全指数值最低;三个回归模型显示出非常相似的评价结果,并与PSR模型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表明3个回归模型预测城市生态安全的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生态理念视角下的大学教育生态发展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教育生态发展已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其理论依据是生态本性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生态危机理论。它的发展应在遵循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相同与差异相结合、发展与控制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树立教育生态理念,改革大学内部组织机构,建设生态节约型校园,实现大学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金华市2004年的生态经济发展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金华市2004年生态足迹需求为1.027075 hm2/人,而生态承载力仅为0.392624 hm2/人,生态赤字达0.634451 hm2/人,人均赤字较大.并对产生赤字的原因和减少赤字的对策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生态女性主义将生态观点和女权观点相结合,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试图揭示父权制世界观统治下女性同自然倍受压制和迫害的悲惨处境。戴维.劳伦斯的中篇小说《公主》,讲述了主人公"公主"在代表工业文明的父亲极端的教导方式下异化性格的形成,及其充满矛盾的自我寻找过程,以及其异化的性格如何最终导致了代表着人类自然本性的罗梅罗的悲剧下场和自己荒诞的结局。作者通过描写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几近异化的关系,向我们揭示了女性及自然在父权统制下的悲剧局面,呼吁人们回归自然本性,从而体现了其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一切文化都是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化人”。文化通过何种方式“化人”以及在“化人”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出“人本性”的问题体现了文化价值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这便是文化价值的“人本”视阈。当下要在“化人”的过程中树立起“人本性”的终极价值指向;在具体可操作性层面上,文化“化人”之现实途径仍然离不开对“物”的依赖。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董伟军 《科技资讯》2011,(33):114-114
本文分析了甘肃省2007年至2009年间的生态足迹动态。2009年甘肃省生态足迹为1.5337hm2/人,生态承载力为0.1323hm2/人,生态赤字达1.4014hm2/人,表明甘肃省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4.
范晓丽  庞海青 《科技资讯》2007,(29):115-116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态文化是指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体系.在当代,生态文化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它与和谐社会所追求向善求和、互惠共存的社会发展目标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只有在人与自然矛盾缓解的过程中,人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现代文明的负面渐趋显现,全世界范围内生态文学迅速风起云涌。俄罗斯作家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普京因作品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以及充满宗教色彩的救赎生态思想,成为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对工业化时代道德价值观的重建,对人文环境的泣血守护,让他二次获得苏联国家文学奖。拉斯普京的作品立足民族文化根基,始终守卫人与故土、人与传统、人与家园的联系,高扬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试图通过文学开辟一条重振俄罗斯、解决精神危机的新路。信仰东正教的拉斯普京意从宗教救赎拯救生态危机,他对"博爱"的塑造有助于伦理回归和人性回归。  相似文献   

16.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1874--1963)的许多诗歌都表现出关注自然、回归自然的主题,倡导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他的诗歌创作是在自然的滋润下完成的,清新而纯朴,给人一种宁静、独立的感受,展现了他浓厚的东方生态智慧,体现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文章从生态审美的三原则即“自然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交融性原则”入手,探讨弗罗斯特自然诗中浓郁而又朴素的生态审美意蕴,启迪人们不仅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应当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新家园。研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美学意蕴,不仅反映出东方传统生态智慧的普遍价值和现代意义,也为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盐城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理论作为一种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尺度,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本文根据1996-2008年<盐城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对盐城市1995-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运用回归分析对盐城市2008-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作出预测.结果表明盐城市人均生态足迹从1995年的0.9464hm2/人增长到2007年1.5607hm2/人,中间出现小的波动;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5年的0.8485hm2/人增长到2007年的1.2879hm2/人,但幅度较小;生态赤字在过去几年逐步增大,未来仍有增大的趋势.通过对13年来的万元GDP生态足迹的计算,发现盐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心理软支撑。文化的延续性决定了当代生态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能避免其因空心化而迷失方向。应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深入把握中华文化的柔性思维和生态伦理意蕴,并以此形塑当代生态文化价值理念,推进生态文化理论的构建;实践中,注重将承载传统生态智慧的人文历史传承融贯于城镇化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资源,创作传统与现代有机对接的生态文化作品,使传统生态价值理念物化于现代人的生活场域,夯实当代生态文化培育的传统根脉。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舟曲县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南部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舟曲县进行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舟曲县2012年人均生态足迹均衡值为1.885 7 ha/人,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均衡值为1.020 2 ha/人,整体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其中草地产生生态赤字最为严重,水域和林地处于生态盈余.舟曲县有6乡呈现生态赤字,处于生态赤字的乡镇体现了对区域内白龙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的依赖性.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舟曲县各乡镇生态承载能力,可为进一步开展定量化区域生态风险评估和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云兰 《广西科学》2023,30(5):961-971
开展长时间序列的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预警研究,可为系统安全调控、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采用生态足迹模型核算2000-2021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通过资源利用效率指数、生态盈亏、生态压力指数评价系统安全状况,利用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分析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基于灰色GM(1,1)模型开展系统安全预警,并将预警结果与云南、贵州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0-2021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人均生态足迹增长90.30%,其中林地增长最快,耕地占比最大;人均生态承载力下降0.67%;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提高72.97%,但2011年以来增幅较小;系统生态赤字从-0.395 hm2/人不断加剧到-1.292 hm2/人,生态压力指数从1.66升高到3.18,系统从中度不安全状态逐渐转变为重度不安全状态,并开始进入极度不安全状态;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垦指数对系统安全具有正向影响;2022-2033年系统安全由重警转为巨警,警情等级高于贵州和云南。因此,要提高耕地保护力度,促进农业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