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需求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我国的职业院校是专门为国家培养职业型人才的基地,近年来职业教育为满足社会需求,也逐渐将人才培养目标放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上面。而一个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创新创业人才,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意味着对品质与能力的极致追求,意味着精益求精,这正是当下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素质。该文主要针对工匠精神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2.
刘雁 《科技信息》2007,(11):192-19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的教改都已经取得了很大地成效。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就是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能力则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新世纪的创造性人才的主要特征为:独立性,好奇心,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健全人格。那么,教师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创造性人才呢?  相似文献   

3.
孟庆波 《科技资讯》2013,(7):196-196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这不但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的能力,而且还能够源源不断的为社会提供可靠地新型人才.经融危机影响过后,服装业的整个结构调整和对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有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通过产学研的模式培养新型人才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要深化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培养服装业的创新性人才[1].  相似文献   

4.
即将来临的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以知识尤其是创新性知识和具备创新知识的人才为特征.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由此,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上.我国今年一月一日起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什么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高校怎样培养创造性人才?本文拟就这两方面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刘坤媛 《科技信息》2011,(16):37-38
本世纪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倡导:要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搞科学的学点文学艺术就能够创新,这一主张为科学领域,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新思路。理工科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文艺女神缪斯的参与并汇纳她馈赠的智慧果实。本文旨在从创新精神、好奇心、质疑否定精神等方面论述文学艺术在理工科院校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价值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军队院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院校要不断增强培养信息化人才的责任感。当前,军队院校在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为做好培养信息化人才工作,军队院校要准确把握时代要求,牢固树立信息化人才培养理念;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切实搞好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围绕提高学员信息素质,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积极开发运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条件。  相似文献   

7.
要创建创新型国家,高校必须不断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放式创新实验室,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训练项目,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8.
刘强 《科技信息》2009,(21):I0125-I0125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关系到我国持久快速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现存的教育培养模式,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及数学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有二:一是在培养目标上要抓品质、抓素养,主要是在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工作能力上下功夫;二是在培养手段上要抓实践环节,解决实验基地问题。主要是在充分有效地利用校外资源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加强人才素质的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党和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六中全会《决议》明确规定了“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这一规定,对加强人才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加强人才素质培养时,既要强调专业学习,又要注重科学技术方面的培养,更要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种既有一定专长又具备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才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王强  张艳 《科技信息》2009,(19):218-218
技工学校是直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基地。职业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是要培养适用竞争、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此职业教育要特别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粗浅的谈了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服装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着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是按照宽知识、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设计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人文、科技、跨文化等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3.
尚雅莉 《科技资讯》2009,(27):234-234
实施素质教育能够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专门人才,使先进文化建设得到全面发展,使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胜利实现。落实到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就是要培养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人才,塑造具有完善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设计人才,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当前 ,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 ,再加上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内容。只有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以及培养、使用、吸引高素质人才 ,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才能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宏伟目标。尤其是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更为重要。科教兴国、科教兴晋都离不开创新人才这个最重要的主体因素。培养凝聚创新人才首先要制定合理的计划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创新人才与创新活动一致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提高创新人才资源开发的科学化程度 ,将创新活动建立在高效人才开发的基础之…  相似文献   

15.
目前,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全面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体现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高校实验室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它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室开放不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而且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岩 《科技咨询导报》2007,(27):97-97,99
本文在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进行准确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技术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提出了提高工程技术人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工程技术人才主要是指工程师,也包括部分具有专业技术的管理者、投资者和技术工人。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懂得科学、技术和工程,还要懂得科学、技术与人、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高等工科学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应加强工程教育,积极推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完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护士是临床工作的支柱,岗位艰苦,责任重大。要培养一个合格的护理人才,在专业思想教育中再造吃苦精神,打造一种会吃苦、能吃苦的意志品质,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创新人才的素质的培养和形成,以实践活动为根本途径。只有在科学、民主、自由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其独立性,强化其提问题的能力,优化其知识贮备,健全其人格,诱发其灵感,从而最终成就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根本,如何构建一只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队伍是企业能否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而在人才队伍的构建中,选拔和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现如今,随着企业的发展现代化,管理模式和方法都在不断的变换,作为能够在21世纪发挥作用,推动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根本抓起,传统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方法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只有开拓思路,创新方法才能够为企业提供可造之材。结合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经验,对企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企业的人才选拔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医学信息素养是高等医学人才创新性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医学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医学人才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卫生服务需要的重要衡量标准。通过医学信息素养教育能够培养医学人才的现代医学信息的跟踪能力、医学自学能力及终身学习的技能与素质。医学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于医学生的医学知识与思维的整合具有影响作用,对于医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影响作用,对于公民健康信息素养的形成具有影响作用具有影响作用。本文阐述了医学信息素养的内涵,分析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和循证医学教学是医学信息素养培养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