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工业纯铝分别用硫酸和磷酸进行阳极氯化,再交流电解着色镍制作光/热转换薄膜.绪果用砒酸阳极氧化,在所采用的工艺参数范围内着色困难,而磷酸阳极氧化着色容易。用超薄切片技术及透射电镜观察膜的形貌,发现上述结果与用两种酸阳极氧化后得到的多孔性氧化膜的孔的底部直径大小有关,而与膜上部孔径关系不大。用磷酸进行阳极氧化,寻找到一种交流电解着深黑色的方法,并获得太阳光谱范围吸收率a=0.93,远红外热幅射率e=0.26的光热转换薄膜。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光热转化选择性吸收涂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太阳能光热利用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太阳能光热转换器件中最核心的部分,对器件的光热转换效率起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技术原理出发,综述涂层材料、结构、制备方法、工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国内外发展状况,探讨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简称85-A膜)。文中详述了该种膜层的制作工艺及光学特性,列出了它的吸收率α_S、法向热发射率ε_n等参数并与国外有关文献进行了对比。最后提供了该种膜层在自然环境中试运行后的稳定性数据。  相似文献   

4.
黑镍选择性吸收涂层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黑镍-铜-玻璃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获得了表面光学性能α=0.94,β=0.05-0.06,α/ε=19-6的涂层特征指标。分析了制备条件和膜层厚度及基材表面光洁度对光学性能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制备条件的膜层厚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吸收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设计了一套竖管降膜吸收实验装置,以溴化锂溶液为工质对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水和溶液温度、喷淋量及溶液的浓度,测试了不同工况下系统的运行情况,得出溶液具有较好吸收率的基本条件,给出了系统最佳运行的参数范围.实验表明,在运行压力达到10 kPa和溶液浓度为50%左右的情况下,当被吸收水的温度高于30℃时,溶液已有较好的吸收速率,此时热源的温度仅为45℃~55℃,这十分有利于太阳能集热系统发挥供热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由光诱致的电荷密度涨落对铁磁/非磁性金属多层膜非磁性层中费米面附近电子的交换劈裂能的影响,对NM层金属附加磁光克尔效应的频谱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定量计算,证明FM/NM多层膜在其NM层的等离子体吸收边附近确定可能存在磁光克尔谱的增强,并讨论了有些样品没有出现这种增强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OmarM.Yaghi等开发出一种能够隔离并捕获CO2分子的新型材料。Yaghi说,新发现的结构经过精确“裁剪”.能够捕获并保存CO2,并且没有逃逸。这一新材料属于“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s),是一类具有可调整孔洞大小及化学性质的金属-有机配位子结构(MOFs)。Yaghi实验室的Rahul Banerjee和AnhPhan证实了ZIF-68、ZIF-69和ZIF-70这3种结构能够高选择性地捕获CO2。将它们置于CO和CO2,以及CO和N2的两种混合气流中,只有CO2能够被捕获。  相似文献   

8.
9.
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氧化亚氮(N2O)分子单层膜在Cu(100)表面吸附的原子结构。CASTEP计算表明当覆盖度为0.5ML时,N2O分子单层膜在虚拟Cu(100)表面稳定。当N2O分子自组装单层膜吸附在Cu(100)衬底上时,最稳定的吸附位是顶位,此时吸附高度是1.98A,分子与衬底法线之间的夹角是54度,而分子内部的键角是174度。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包含杂多酸[SiCo(H2O)W11O39]6-(SiCoW11)和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的多层膜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SiCoW11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pH的影响,初探了反应机理.逐层的循环伏安行为表明膜的增长均匀,峰电流随膜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与其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相比,多层膜中的SiCoW11对BrO-3和NO-2体系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