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基于虚拟仪器的压延机在线测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平台的压延机在线测厚系统.采用基于线阵CCD的光学投影法实现薄片产品在线厚度测量.设计了基于C8051单片机的集成化传感器模块和二维坐标数据采集模块,对厚度值及其位置坐标进行记录.应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构建基于PC机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PC机与各测量模块间通过USB和RS485串行总线进行通讯,通过PC机中的虚拟仪器界面实现对测厚系统的控制和数据分析.实验表明:该测量系统在10mm测量范围内的在线测量标准偏差为20μm,可以高效、准确地完成压延机产品的在线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仪器在车辆综合性能测试中存在的不足,将虚拟仪器技术引入车辆性能测试领域,并利用DataSocket、Web Sever通信技术开发了车辆综合性能网络化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采用PC—DAQ方案及串口通讯等,通过多传感器采集和数据融合,配以虚拟仪器测控软件,实现时汽车底盘测功、排放、噪声、侧滑、前照灯、制动以及悬架特性等性能进行测试的网络化测试仪器系统.实践表明,虚拟仪器及其网络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数据采集测控系统的性能,增强了信息、数据共享功能,系统具有实时性、可扩展性和准确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虚拟仪器技术在线检测控制滴灌管生产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非接触式高精度电容测微仪和虚拟仪器技术软件平台LabView对滴灌管生产线进行自动测量和控制.高精度电容测微仪将被测几何量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通过A/D采集板将电压信号传入计算机,然后利用LabView软件中的虚拟仪器、虚拟噪声、虚拟滤波、虚拟信号处理等模块对真实生产线进行实时仿真,直到得到理想的测量和控制结果.虚拟仪器技术具有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操作简单,同时大量节约了试验成本,有效地排除噪声干扰,结合高精度电容测微仪的厚度信号采集系统,充分满足了生产线的检测和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个宽量程、高精度的火光爆炸闪光强度测试系统。本系统是采用ATMEGA128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器,高灵敏度光电倍增管作为测光探头,高精度放大器OPA4132作为信号调理电路,高速A/D转换芯片MAX1304作为数据采集模块,高速USB芯片CY7C68013A作为通信传输模块,以及采用基于VC++的虚拟仪器LabVIEW作为人机操作界面。通过本系统将能把闪光强度数据实时的在PC机上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5.
ABS试验台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ABS测试系统的构成、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ABS试验台测试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系统硬件设计包括对信号调理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接口函数和上层应用程序设计.通过将硬件、软件有机地结合,建立ABS试验台测试系统,以构成具有对ABS进行开发、调试、检测及性能评价综合功能的试验平台.该测试系统的研制开发。将使传统的ABS性能道路试验为主转变为以室内台架试验为主,提高了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新型测控技术实验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模块化的组合设计符合实验教学规律,并充分发挥了虚拟仪器技术优势,对加强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创新性、开放性实验的教学和开发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圆锥形件智能拉深实验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美国NI公司开发的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及6062E卡、调理模块等配套的数据采集产品,建立了便携式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集成化程度较高、软件控制能力强、信号采集速度快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建立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过程中,介绍了虚拟仪器系统的结构、原理及相应的软硬件配置。最后,在该系统平台上开发了锥形件智能拉深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建设成本高,信号易被干扰和欺骗等问题,本文基于Zedboard+AD9361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设计出一套小型化、高精度的无线时间同步系统.整个系统分为双向时间同步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双向时间同步模块处理主从机时间戳的标定、偏差的计算;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进行伪码扩频、数字上变频、部分匹配滤波-快速傅里叶变换捕获,实现主从机之间的无线通信.通过主从机输出到示波器上的1PPS信号比对测试,主从机之间的时间同步误差均方根值(RMS)为18.6ns.  相似文献   

9.
贾青平 《甘肃科技》2010,26(3):20-21
在详细地讨论虚拟仪器系统的功能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虚拟仪器系统构建所需要的硬件及软件技术,介绍了一种以USB控制器为接口的实现Lab VIEW虚拟仪器和PC之间的高速USB通信的虚拟示波器设计方法。设计给出了在Lab VIEW环境下测试软件的设计思想,以及利用Lab VIEW软件的模块化编程以及多线程技术框架,实现了多种常见周期信号及任意指定信号的多通道输出。  相似文献   

10.
基于蓝牙传输的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基于无线蓝牙传输的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系统包括PVDF脉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蓝牙无线传输模块和上位机数据接收显示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人体的脉搏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将数据通过蓝牙无线发送到由J2ME语言编程的手机中,接收到的脉搏信号可在手机上显示波形,并可进一步对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实现远程监护.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络的虚拟仪器测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abVIEW、数据采集卡PCI-6024E和被控对象AEDK-DJ2在局域网内组建了一个网络虚拟仪器测控系统,并重点介绍了虚拟仪器的网络功能,实验证明该网络测控系统的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采用改进的机械式喷油系统以较低的成本使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的NOx排放满足IMO TierⅡ法规的可能性,在一台6PC2-6/2L型柴油机上开展台架试验,验证了自行研发的新型喷油系统,即交叉喷孔油嘴和调压孔式喷油泵,对于降低船用柴油机NOx排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交叉喷孔油嘴所产生的扇形喷雾在柴油机气缸的空间分布范围广,混合气更为稀薄,有利于抑制燃烧温度,从而降低NOx排放;将新型喷油系统应用于该柴油机使NOx排放率降低14.3%,同时制动油耗率降低1.5%.新型供油系统进一步优化有望使该柴油机的NOx排放满足IMO TierⅡ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13.
设计和研制YCD4B54柴油机,并针对研制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以及存在的技术关键与难点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YCD4B54系列柴油机针对性地集成了多种机内处理技术,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与中冷技术,能强化柴油机的动力;采用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能提高喷油速率和燃油雾化水平;采用排气再循环+柴油氧化催化器+颗粒氧化催化器(EGR+DOC+POC)后处理技术方案,能保证柴油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燃油和空气磁化节油减烟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 S195柴油机试验台架上对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碳烟排放进行研究 ,在标定工况下 ,采用不同磁场强度和不同磁化方法对燃油与空气磁化。结果表明 ,柴油机的比油耗有所下降 ,转速有所提高 ,排气烟度得到大幅度改善。另外 ,空气和燃油磁化后对柴油机性能也会产生影响 ,即燃油和空气同时磁化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的激光束位置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能自动调节激光柬照射在指定位置的控制器。控制过程中考虑到第一个平面镜转动对第二个位置传感器表面光点的影响,预先调整第二个镜架,可以控制PSD2的光点位置基本不受镜架1的影响,也缩短了系统的响应时间。控制系统能够判别光线是否在位置传感器的有效范围内,以避免系统失控。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容传感器和电容测微仪作为汽车连杆综合参数测量系统的信号采集机构和前置信号预处理 (SCXI)机构 .利用计算机插入数据采集卡采集电容传感器的电压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 ,由计算机进行后续处理 .通过虚拟仪器面板技术 ,把硬件仪器面板“移植”到计算机上 ,形成友好的人机界面 .  相似文献   

17.
在一台双缸直喷式柴油机上,对燃烧蔗糖水溶液乳化柴油时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柴油机参数不做改变的情况下,与纯柴油相比,蔗糖水溶液乳化柴油的动力性有所下降,当量燃油消耗率和碳烟以及CO排放量在中高负荷工况下都有明显降低,NOx排放在各种工况下都显著降低;但HC的排放量增加。与乳化柴油相比,蔗糖水溶液乳化柴油的动力性升高,当量燃油消耗率和碳烟以及CO排放量在中低负荷时有所增加,大负荷时明显降低;NOx的排放量在中小负荷时明显减少,大负荷时略有增加,HC排放在各种工况下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大功率车用柴油机燃用柴油和航空煤油的缸内燃烧模型。该模型利用喷雾试验结果对KH-RT破碎子模型进行了标定,同时耦合了燃油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计算结果表明:相比柴油,柴油机燃用航空煤油喷雾破碎过程中雾化质量提高;燃烧过程中缸内滞燃期缩短,放热率峰值下降,缸内机械负荷及热负荷均得到缓解;柴油机燃用航空煤油在标定工况点相比燃用柴油功率下降5.8%,油耗率相当。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不改变柴油电站机组原动机结构参数的情况下,设计了柴油/甲醇双燃料喷醇控制系统,采用组合燃烧方式,即低负荷时发动机仅燃用柴油,中等以上负荷燃用柴油与预混甲醇,试验了发动机的动力和排放性能。试验表明,在额定转速下,双燃料发动机与柴油机相比动力性有所提高,NOx和碳烟排放大为改善,调速性能也可满足机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压力传感器、放大器、A/D卡和计算机对柴油机供油系统中泵端和嘴端压力波信号进行了采集 ,然后用小波分析法对其时频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小波变换 ,可将柴油机供油系统中压力波信号的各个频带成份清晰地显示出来 ,并可以看出泵端和嘴端压力波在小波分析后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