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热电偶配用补偿导线的测温原理,对测温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误差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传热理论及实验手段分析了目前最广泛使用的薄带型表面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误差,得到了各影响因素与测温误差间的曲线,并用实验验证了这种温度计的测温误差。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总结分析铂电阻校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其测温误差的途径:合理选择二次仪表及插值方法可提高铂电阻的测温不确定度。同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用铂电阻配数字万用表测温时的误差来源,并计算出实际测温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铂热电阻测温中的线性化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铂热电阻不平衡电桥测温的原理,进行了测温误差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给出了一组多项式公式,很好地解决了铂热电阻不平衡电桥法测温方案中的非线性误差,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减小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非线性测温误差的方法和参数计算公式。从整机出发,研究了传感器误差和成本费用的优化分配。经过优化设计,提高了传感器整机精度,同时又扩展了测温范围。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业生产中温度检测问题,介绍了热电偶传感器在测温过程中,产生动态误差的原因,详细分析了时间常数τ对测温误差的影响,对指导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在红外电视中测温信号的变换方法,分析了在变换中引起的测温误差,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被测体辐射率因受材料、表面状态、温度、波长及分布方向的影响而引起的测温误差变化、以及如何选用合适的辐射率使由此造成的测温误差最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电主轴热误差建模,对HMC80加工中心电主轴单元进行了热误差测量实验,综合利用模糊聚类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测温点进行优化,使测温点数量从8个减少到3个,该方法同时考虑了温度变量之间的复共线性和测温点温度与热误差之间的相关性.以优化后的温度变量为输入,热误差为输出,建立基于遗传算法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RBF神经网络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遗传RBF神经网络建立的热误差预测模型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投弃式温度深度测量仪(XBT)的测温精度,本文利用电桥测温的方法设计了高精度测温电路,提出了新的校准方法,并应用软硬件结合设计了可靠的入水检测模块。海试结果表明,该XBT测量的温度剖面与标准CTD剖面曲线相似度在0.9以上,测温平均误差小于0.2℃,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测温精度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热膨胀法测量陶瓷烧成温度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膨胀法古陶瓷测温中升温速率、烧结程度、判断曲线的选择、分析方法等因素会影响测温精度。为提高测温精度,通过不同升温速率对各种具有已知烧成温度模拟样品的测温实验,建立了一套热膨胀法古陶瓷测温的参考程序。此外,根据测量值与实际烧成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线性拟合的方法推算出了用于减小测温误差的校正公式。实验结果显示:校正公式在指定的温度范围内可大幅提高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12.
在压印光刻工艺中,针对压印机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误差,通过建立压印机压印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温度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采用高斯求积法优化了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和数量,选取了1个热源点和2个高斯点作为测温关键点,建立了压印轴测温点的温度变化与压印轴轴向热误差之间的线性计算模型,该方法可以预先确定测温点的数量和位置,避免了传统的从多个测温点中通过实验选择最优传感器数量和位置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中温度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小于7 7%,仿真结果能准确反映压印轴温度场的分布情况,所建立的压印轴热误差模型的计算精度可以达到93%,因此获得了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许阳 《科技资讯》2009,(20):131-131,133
本文介绍了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在测温领域中的应用,通过解决引线误差补偿问题,多点切换误差问题和放大电路零点漂移误差问题等技术问题,使之成为高科技的代名词,并实际应用于工作之中,该系统具有电路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安装和扩展维护的特点,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测温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从传热学角度分析套管温度计测量流体温度的物理模型,并阐述了其测温基本原理。通过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定量分析了该方法引起的测量误差的大小,探讨了产生测量误差的可能原因及影响误差大小的具体参数,总结出减小测温误差的基本途径和具体措施,对工程实际中提高测量精度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学报1963年第四期上刊登杨世铭先生的“热电偶导热在壁面温度测量中所引起的误差”一文,讨论了热电偶的测温误差问题。作者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壁面有热载荷的测温问题,其实用意义当然比绝热壁的问题更大,是个有兴趣的课题。在学习了全文以后,尚有一个问  相似文献   

16.
多色测温仪是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较多研究的课题之一,它对于削弱表面辐射系数对测温精度的影响有较好的效果。 本文设计了一种多色辐射测温仪。运用经典的普朗克公式,由表面黑度系数的幂级数形式,从理论上推导了多色辐射测温公式。并讨论了这个公式对于克服黑度系数影响的作用以及它的测温误差。 多色测温仪设计中采用光导纤维光学系统,实现了被测辐射信号的传输及对四个光电元件的分叉耦合。利用单板计算机进行回色信号处理。仪表经黑体炉标定,并针对不同金属耙面,研究了四色温度与比色温度的误差。 仪表经计量部门标定及实验室试验,认为多色测温技术是消弱表面黑度系数对测温精度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辐射测温在实际测量中误差产生的各种因素,同时对红外辐射测温中“辐射率修正”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避开“辐射率修正”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8.
热电偶测温误差的分析及修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学利  张东风 《科技信息》2008,(11):304-304
热电偶是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测温仪表,熟悉其工作原理,掌握其测温的误差来源和修正方法,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高温熔体连续测温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温熔体连续测温一直是一个难题.通过分析比较目前常用测温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裸头热电偶直接连续测温的新方法.它有效地解决了保护管式热电偶滞后时间长、寿命短,快速测温偶测温精度不高、不能连续测温,中间导体式热电偶受温度场不均匀度影响较大的问题.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的热平衡误差为0.24 ℃,温度响应时间常数小于0.3 s,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它适用于高温熔体在熔炼、转运、浇注及凝固成型等过程的温度连续测量及其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20.
依据AOD炉冶炼过程中几种常规的温度检测方法,研究了一种以普朗克黑体辐射原理等为理论依据的新型在线测温技术——双比色红外测温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