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斓斓 《科技信息》2007,(32):161-162,204
韩国语“ ”和汉语的“来,去”的使用因两种语言意识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参照点角度对比分析发现,当话者选择自身位置为参照点时,韩汉两动词的使用规律大体是一致的;但当话者选择他身位置中的听者位置时,韩语仅限对话疑问句中,而汉语则还可出现在陈述句中;当话者选择他身位置的第三者位置时,韩汉在命令句的间接引用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位移动词“来”、“去”的参照点,分析“来”、“去”的语用含义,可以得出:“来”的语用含义是表示以位移的终点(即交际对象所在的地方)为参照点,动体从源点向参照点终点作近向的移动;“去”的语用含义是表示以位移的源点(即动体所在的地方)为参照点,动体离开参照点源点向终点作远向的移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来""去"与其越语对应表达方式的词义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照比较既可以明确指出两者的语法特征异同之处,又可以探讨两者语义特征同中有异之妙。进而指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语言能突出其独特的感情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趋向补语"来""去"使用不对称的语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去”是一对形式对称、意义对应的趋向动词,它们使用的几率应当是均等的,但在现实语料中,“来”“去”作补语(包括带“来”“去”的复合趋向补语),“来”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去”,这种在使用上呈现出的不对称现象与语篇的语体有密切联系,是运动参照点的选择与叙述方式相一致的结果,有时语用学上的礼貌原则也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连动句中带有“来”、“去”的句式在现代汉语中非常普遍,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来”、“去”在连动句中的用法和作用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对带有趋向动词“来”、“去”的连动句进行考察研究,认为“来”、“去”在有些连动句中,其典型的趋向意义发生了虚化。  相似文献   

6.
宾语代入现象是汉语动宾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对于这种特殊的现象众多学者进行过不同的研究,研究的视角大多局限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从认知角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参照点理论解释汉语宾语代入现象,并分析其对翻译的启示,希望能对外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来"使用频率高,分布广,用法也极为复杂,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从"历时"、"共时"、"历时与共时相结合"三个层面对前人有关"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8.
时间副词"刚"与动词单独连用时表现出不同的合格度,同为合格的句子意义也不尽相同,这与"刚"的性质及其后动词的过程结构密切相关。"刚"是一个时间参照模式的触发词,根据认知参照模式,它的时间意义必须依靠另外一个时间参照点实现,该时间参照点必须具备的特点是:(1)点的清晰性;(2)变化性;(3)界后状态稳定性。整个组合成立与否关键在于"刚"后成分能否为"刚"提供合格的参照点。  相似文献   

9.
韩兆元 《科技信息》2009,(33):I0164-I0165
韩国语动词“ ”在日常语言生活中是使用频率较高并且出现的意义也很丰富的多义词。对于“ ”的词性分类来看,一般分为本动词和补助动词。作为多义词的韩国语动词“ ”具有丰富的意义并且根据语境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章结构方面的意义。本文主要是以对比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理论对韩国语本动词“ ”多重意义以及个别句子结构特征与汉语的对应形式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用”一方面保持动词的特性,另一方面已在一定程度上虚化,被分析为介词,这样形成兼类现象;当其与虚词“来”、“去”和“以”分别搭配套用时,所形成的格式在语法性质上具有兼类性,在句法形态上具有弹性和递归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点云数据的去噪方法的研究情况,并对几种经典的去噪算法进行了介绍分析,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总结.通过实验对各种主要算法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并对目前及未来的研究重点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陈若蕾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19-120
现代汉语中既有“体”的语法范畴又有“时”的语法范畴”。时态助词“了、着、过”在“时”的语法范畴上既呈现绝对时功能,又呈现相对时功能,不同功能的呈现受制于不同句法条件。在宾语位置这一固定句法位置上“着、了、过”呈现了相对时功能。  相似文献   

13.
根据认知参照点理论,从《陌上桑》和《美女篇》主题结构的心智接触、连贯性和动态性三方面来探讨两诗在主题结构上的特点和差异。根据主题结构的构成成分(名词性成分加小句)的不同,可以得出,主题结构中的名词性成分具有主题连贯和主题动态发展的作用,而主题结构中的小(分)句具有心智接触作用;在小句以及语篇层面,《陌上桑》主题结构中的名词性成分丰富而赋予变化,在连贯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些名词性成分不断激活出的新信息推动着语篇的动态发展,其动态性尤为突出。《陌上桑》主题结构小句中被激活的丰富的认知事体和相关描述,使得认知主体在主题结构的心智接触上需要比《美女篇》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韩语冠形词形语尾使用频率高,形态、意义复杂,是韩语教授及学习中的一大难点。本文将韩语冠形词形语尾分为"A/??+-(?)?、V/??/??+-?、V+-(?)?、-(?)?、-?"五种,通过举例分别与汉语"的"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帮助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明确韩语冠形词形语尾的形态及意义,以提高韩语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李华 《科技信息》2011,(32):I0095-I0095,I0097
本论文主要调查汉语动词“给”和日语动词“与ぇゐ”的意思,然后汇总“中日对译汇编”中的实例,分析“给”和“与ぇゐ”的对应关系,让大家明白它们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6.
进入相同"给"字句的不同动词,存在显著的关联强度差异。被X+V+给+Y+Z、X+V+Z+给+Y和X+给+Y+V+Z吸引程度最高的分别是激活赠与场景的动词"送"、通讯场景的动词"写"和呈现场景的动词"带来"。这些被显著吸引的动词是"给"字句语义的最佳"预测因子"。进入不同"给"字句的相同动词在使用倾向上存在很大差异,对特定"给"字句可以产生显著的关联差异或使用偏向。  相似文献   

17.
唐玉辉 《科技信息》2012,(31):372-373
高校去行政化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但尚未完善的问题。在高校去行政化过程中,由于操之过急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笔者拟从理性视角出发,通过理性分析高校“行政化”的内涵、成因及实现途径,多方位地、辩证地、综合地看待“行政化”和“去行政化”,希望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扫除某些思维误区。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法制备了TiO2纳米阵列(TNAs),然后分别采用浸泡法和电沉积法在TNAs表面负载碳点层和WO3层,得到WO3/碳点/TNAs复合纳米光阳极(TCW),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法(UV-Vis DRS)和电化学方法测定了TCW光阳极的光吸收和电化学性能,并评价了在模拟海水溶液中TCW对Q235碳钢的光致阴极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与TNAs相比,TCW的吸收边从紫外光区(384 nm)扩展至可见光区(426 nm),带隙宽度(Eg)从3.23 eV降低到2.91 eV,对光的吸收能力显著提升;可见光响应电流密度提高了6.85倍,达到157 μA/cm2。将TCW光阳极与Q235碳钢阴极耦合后,阴极表面的稳态光响应电流密度达到101 μA/cm2;与耦合前相比,其自腐蚀电位降低了0.41 V (vs.Ag/AgCl),电化学电流噪声(ECN)振幅增大,腐蚀过程受到明显抑制。以上结果表明TCW对Q235碳钢具有优异的光致阴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五个有限分离位置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点-阶”五位置问题确定布尔梅斯特点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主要调查汉语动词给和日语动词「与える」的意思,然后汇总『中日对译汇编』中的实例,分析给和「与える」的对应关系,让大家明白它们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