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玲 《科技资讯》2013,(24):61-62
自人类发现甲壳素以来,一直致力于甲壳素在各领域功能的开发,时至今日,甲壳素的各类性能仍存在很大研究价值.作为自然界当中仅有的一个带正离子电荷的纤维素,甲壳素以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吸引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对甲壳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与改性进行研究,为甲壳素及其经脱乙酰化后的壳聚糖的各类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甲壳素以其优异的功能被誉为人体必须的第六生命要素,本文简要介绍几种甲壳素产品的生产及功能应用.我国发展甲壳素生产的产业优势,倡导产学研联合,推动我国甲壳素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甲壳素、壳聚糖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壳素广泛存在于甲壳纲动物虾、蟹及昆虫的甲壳和植物细胞壁中,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后的产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唯一碱性多糖.甲壳素和壳取糖都是人类在开发和利用废弃物过程中开发出来的瑰宝.文章综述了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和性能,以及甲壳素和壳聚糖在免疫和抗肿瘤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纵观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在保健食品及药品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羟乙基甲壳素是甲壳素的一种水溶性醚化产物,采用气固相制备方法可以得到水溶性好、醚化度高的羟乙基甲壳素.研究制备过程中影响产物水溶性的相关因素,得到制备良好水溶性的羟乙基甲壳素的较佳实验参数.  相似文献   

5.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原料,通过升高温度使尿素逐渐分解的方法制备胶体TiO2,将胶体TiO2固定到甲壳素上得到TiO2/甲壳素。以甲基橙水溶液为光催化降解模型,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TiO2/甲壳素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100 min的紫外光下,TiO2/甲壳素对甲基橙的催化降解率达到75.6%;经150 min太阳光照射,TiO2/甲壳素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52.3%。TiO2/甲壳素对甲基橙10次的降解率在45.1%到73.9%之间。TiO2/甲壳素的红外光谱图有O-Ti-O键的特征吸收峰952.8 cm-1。本工作制备的TiO2/甲壳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介绍了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能,综述分析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归纳总结了甲壳素和壳聚糖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化学预处理和机械处理的方法制备出甲壳素纳米纤维,再利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制备出甲壳素纳米纤维膜,将所得的纳米纤维素浸渍到聚醚砜树脂中,制备了甲壳素纳米纤维/聚醚砜复合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机械处理的甲壳素纳米纤维的形态特征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光分光光度计、热机械分析仪(TMA)分别对甲壳素纳米纤维/聚醚砜复合膜的透光性、热膨胀性做分析,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甲壳素纳米纤维/聚醚砜复合膜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机械处理后,甲壳素纤维达到纳米级别,随机械处理手段增加,甲壳素纳米纤维直径逐步变小。甲壳素纳米纤维/聚醚砜复合薄膜保持了较高的透光率,对比树脂材料,热稳定性和力学强度明显增强,是一种具有高透光性、低热膨胀性的复合膜,在光学基底材料、显示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方兴未艾的甲壳素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君义 《华东科技》1998,(11):21-23
有人说:“21世纪多糖的研究最有希望的是甲壳素。”有人说:“从来没有一种物质像甲壳素这样,被如此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更有人说:“20世纪是塑料的世纪,21世纪是甲壳素的世纪。”日本平均每3天就有一份申请甲壳素应用专利的报告。全世界从事甲壳素产业化开发的企业已达数千家,其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那么,甲壳素是什么东西?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相似文献   

9.
 通过化学预处理和机械处理的方法制备出甲壳素纳米纤维,再利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制备出甲壳素纳米纤维膜,将所得的纳米纤维素浸渍到聚醚砜树脂中,制备了甲壳素纳米纤维/聚醚砜复合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机械处理的甲壳素纳米纤维的形态特征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光分光光度计、热机械分析仪(TMA)分别对甲壳素纳米纤维/聚醚砜复合膜的透光性、热膨胀性做分析,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甲壳素纳米纤维/聚醚砜复合膜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机械处理后,甲壳素纤维达到纳米级别,随机械处理手段增加,甲壳素纳米纤维直径逐步变小。甲壳素纳米纤维/聚醚砜复合薄膜保持了较高的透光率,对比树脂材料,热稳定性和力学强度明显增强,是一种具有高透光性、低热膨胀性的复合膜,在光学基底材料、显示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甲壳素在甲壳素酶的作用下或用其它化学方法可产生一系列甲壳素的衍生物,它们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再生性等,对生物机体是相对安全的.本文阐述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癌、抗菌、免疫调节等功能及其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甲壳素在甲壳素酶的作用下或用其它化学方法可产生一系列甲壳素的衍生物,它们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再生性等,对生物机体是相对安全的.本文阐述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癌、抗菌、免疫调节等功能及其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甲壳素--21世纪的绿色材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甲壳素是从虾蟹外壳提炼出的天然高分子氨基多糖聚合物。甲壳素和其脱乙酰衍生物甲壳胺独特的成膜与可纺性能为医疗、纺织提供了又一新型绿色材料。甲壳素类奇妙的生物活性已为保健食品赢得“第六生命要素”的誉称。这里介绍甲壳素研究简史、性能、制作方法、应用范围和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桑蚕蛹皮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显微结构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桑蚕蛹皮的成分、结构进行了化学及扫描电镜分析,确定其含有的主要成分及含甲壳素的数量,并对其中的甲壳素、蛋白质和无机盐三者之间的存在方式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蛹体中的甲壳素与灰分主要含有蛹皮中,甲壳素占整个蛹体成分的2.71%,占蛹皮重量的25.5%,蛹皮外表面呈规整的多边形网状结构,蛹皮中蛋白质与蜂窝状的甲壳素相结合,呈层状分布,颗粒状的无机盐填充在甲壳素/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蜂窝状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甲壳素生产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针对中国尚未制定甲壳素清洁生产相关标准的现状,经大量国内外资料调研、企业实地考察和专家咨询,探讨了甲壳素清洁生产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指标基准值,构建了模糊数学法为主体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的评价方法体系,评价了甲壳素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体系可以准确、合理地评估甲壳素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为甲壳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评价工具,能指导企业制定和完善清洁生产方案,为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甲壳素化学与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综述了近年来甲壳素化学与应用的研究概貌和发展趋势,着重围绕甲壳素化学结构与物化性质以及壳聚糖、甲壳低聚糖、氨基葡萄糖和其衍生物应用进行评价。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甲壳素化学的一些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6.
β-甲壳素是由鱿鱼软骨中提取的,其晶型结构区别于α-型。在LiCl/N-甲基吡咯烷酮和NaOH/尿素这两种溶剂体系中,β-甲壳素都表现出比α-甲壳素更好的溶解性能。通过对于LiCl/N-甲基吡咯烷酮体系做不同浓度的流变曲线,可以看出β-甲壳素的LiCl/N-甲基吡咯烷酮为假塑性流体,可纺性良好。通过红外图谱分析,LiCl/N-甲基吡咯烷酮体系溶解的甲壳素未发生晶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成果推广     
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 甲壳素学名为聚乙酰氨基葡萄糖,因不溶于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故又称为不溶性甲壳素。甲壳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学工业、医药工业、农业、食品工业、污水处理及日用品等各方面均有广泛用途。甲壳素经浓碱处理,分子中的乙酰基被水解脱除后。可在酸液中溶解,称为可溶性甲壳素产品。经测试甲壳素产品达到以下技术指标: 不溶性甲壳素:外观:白色或淡黄色片状固体;含氮量:大于6.2%;灼烧残碴;小于20%。 可溶性甲壳素,外观:白色或淡黄色片状固体,含氮量:大于7.5%,灼烧残碴;小于1.5%;脱乙酰度:大于80%。 主要原料:盐酸(工业级)、烧碱(工业级)、虾壳。 投产条件:厂房200m~2左右;搪瓷或不锈钢反应罐4个;离心器3—5台;小锅炉一台。若投资20—30万元,可形成年产25—30吨生产能力,约一个多月即可投产。 服务方式:提供技术资料,负责技术培训指导。转让费面议。  相似文献   

18.
低温下将甲壳素直接溶于8%NaOH/4%尿素水溶液,以氯乙酸为原料,依据醚化反应原理均相合成了一系列的羧甲基甲壳素.通过IR和1H NM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羧甲基甲壳素吸湿保湿性能.结果表明:在均相条件下成功制备了羧甲基甲壳素;且羧甲基的成功引入和多糖分子量对改善羧甲基甲壳素的吸湿保湿性能有着重要作用.在相对湿度为43%时吸湿率为17%,在干燥条件下保湿率为37%.该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吸湿保湿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不同取代度的甲壳素磷酸酯钾对番茄种子萌发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甲壳素合成1^#~7^#甲壳素磷酸酯和甲壳素磷酸酯钾,分别测定1^#~7^#甲壳素磷酸酯的取代度、将甲壳素磷酸酯钾配成O.5mg/L,2mg/L,5mg/L.10mg/L,20mg/L溶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进行番茄(Lycopeysicon esculentum)种子的浸种发芽实验。浸种46.5~76.5h;培养温度29.5C;每只培养皿50粒,每种浓度重复3次。结果表明:6^#、7^#甲壳素磷酸酯钾对番茄种子不具有促进作用;而1^#~5^#甲壳素磷酸酯钾对番茄种子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质量浓度以0.5mg/OL~20mg/L为最佳,其中1^#、2^#、3^#、4^#、5^#甲壳素磷酸酯钾对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组增长6.7%、17.4%、16.7%、6.0%、16.0%。  相似文献   

20.
甲壳素/棉纤维混纺比与抗菌效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甲壳素/棉纤维混纺比与抗菌效果的关系,测试分析得出:要体现出织物的抗菌性,甲壳素在纱线中的质量百分比不应低于55%;要体现织物抗菌性优异,甲壳素在纱线中的质量百分比不应低于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