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不锈钢高压釜产生压力,实现了DMSO快速插层高岭土,相比常规方法,缩短了反应时间。室温外电场作用下,高岭土-DMSO插层复合物表现了铁电性,自发极化强度(Ps)约为0.14μC/cm2,偶极反转可能来自DMSO分子在层间的相对位移。  相似文献   

2.
以50%肼为插层剂,高岭土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插层法,成功地将肼分子插入到高岭土结构层间,制得高岭土/肼插层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等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超声辅助制备高岭土,肼插层复合材料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插层反应时间.插层后的高岭土粒径变小,层间距变大.  相似文献   

3.
以肼为客体采用水热法对高岭土进行插层处理,获得插层率较高的插层高岭土.以插层高岭土为分散质、甲基硅油为连续相制备复合电流变液.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电流变液测试装置等对插层高岭土进行结构表征及电流变液性能分析.讨论水热处理温度、肼质量分数、酸碱度对插层率的影响,以及高岭土插层对电流变液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在160℃的条件下,用质量分数为50%的肼溶液插层处理高岭土可以得到插层率59%的插层高岭土;水热法在肼插层高岭土制备方面效果明显;肼分子进入到高岭土层间,导致其层间距由0.714 nm增加至1.037 nm;插层高岭土电流变液的电流变性能明显优于未插层高岭土电流变液.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锈钢高压釜产生压力,实现了DMSO快速插层高岭土,相比常规方法,缩短了反应时间。室温外电场作用下,高岭土-DMSO插层复合物表现了铁电性,自发极化强度(Ps)约为0.14μC/cm2,偶极反转可能来自DMSO分子在层间的相对位移。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煤系高岭土的储量、分布、性质、用途、发展现状和目前煤系高岭土的深加工产品,并指出目前我国开发利用高岭土中的问题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煤系高岭土及其深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煤系高岭土的储量、分布、性质、用途、发展现状和目前煤系高岭土的深加工产品,并指出目前我国开发利用高岭土中的问题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插层率为83.5%的尿素插层高岭土复合物(KU)。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法和Materials Studio软件表征并模拟了KU的结构,结果表明,高岭土经插层后的片层间距从0.720 nm增大到1.342 nm,插层形态是尿素分子单排插入到高岭土,插层机理是尿素的—NH2与高岭土的硅氧四面体的Si—O之间形成氢键。用熔融加工法制备了尼龙1010/KU纳米复合材料(PKU),研究了KU的增强效果及其含量对PKU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KU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缺口冲击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随KU含量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在KU质量分数为2%时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煤系高岭土制备氧化铝联产白炭黑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系高岭土为原料,采用预脱硅碱石灰烧结法制备氧化铝和白炭黑粉体,考察了煤系高岭土的活化温度、液固比、氢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脱硅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运用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热重同步分析(DSC/TGA)等对原料和制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铝粉体经800℃焙烧后为无定形γ–Al2O3,呈轻质多孔的蓬松纤维状,孔径为20~50 nm;白炭黑的颗粒之间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其内部疏松多孔,颗粒粒径为100 nm.  相似文献   

9.
对淮北矿业集团某矿多年来在高岭土开采工艺改进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高岭土工作面综采设备配套选型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分析了工艺革新对于高岭土工作面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超细煤系煅烧高岭土粉体制备的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盘式搅拌磨为超细粉碎设备,系统地研究了粉碎法制备超细煤系超煅烧高岭土粉体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矿浆浓度,磨矿时间,研磨介质添加量和配比,叶轮搅拌速度是制备超细煤系煅烧高岭土粉体的重要工艺参数,合理地选择这些工艺参数,才能制备出粒度-2μm含量大于90%的超细煤系煅烧市高岭土粉体。  相似文献   

11.
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颗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纳米零价铁颗粒具有优越的吸附性能和很高的还原活性,因此在环境污染的处理和环境修复领域应用广泛.采用一种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颗粒,通过添加高分子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乙醇对纳米铁颗粒进行表面物理改性,从而达到改善其在水溶液中分散性的目的.实验过程中,机械搅拌条件下,将一定浓度的NaBH.水溶液(或乙醇-水混合溶液)迅速添加到一定浓度的FeSO,·7H2O水溶液(或乙醇-水混合溶液)中,短时间即可产生大量铁粉.过程无需氮气保护,反应迅速;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测定仪(BET)三种方法对制得的纳米铁颗粒进行表征.TEM表征的结果表明:颗粒分散较均匀,粒径小,平均粒径为60 nm(水溶液)和40 nm(乙醇-水混合溶液),实验过程中添加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对颗粒的分散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其机理主要是通过分散剂吸附改变粒子的表面电荷分布,产生静电稳定效应,空间位阻作用和静电空间位阻稳定效应来达到分散效果;加入乙醇后,可能是由于乙醇中包含大量的自由的强极性羟基基团,在水溶液中这些基团与金属离子之间形成螯合键,紧密包覆在金属离子周围,形成一个有限制形状的有限结构,使合成的纳米粒子的大小被限制,从而达到改性的目的.XRD表征的结果表明:在扫描衍射角度(2θ)为30°~100°时,出现衍射峰时对应的2θ分别为45°、65°、82°左右,对照铁的标准PDF卡片发现,刚好对应相应的110晶面衍射(44.673 2°),200晶面衍射(65.021 1°),211晶面衍射(82.332 6°),同时通过布拉格方程及电子衍射花样的分析,均表明颗粒为单质铁,没有出现氧化铁杂质、纯度高.采用BET表征的结果表明:颗粒的比表面积为47.1 m2/g(水溶液)和68.41 m2/g(乙醇-水混合溶液),远远高于普通铁粉的比表面积.多次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工艺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纳米二氧化钛(TiO2)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在众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以硫酸法制备TiO2中间产物-钛液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用均匀沉淀法及煅烧工艺,制备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粒子.该制备工艺成本低,操作简单,产品质量好,易于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13.
高纯超细BaTiO3粉体的液相法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液相法制备高纯超细BaTiO3粉体进行评述。该法具有产物颗料小,纯度高,烧结温度低等特点;特别是其中的醇盐水解法,基解决好水解控制剂,钛钡前驱体析出速度控制等问题后,则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溶胶- 凝胶前体法制备纳米ZnO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采用硬脂酸、柠檬酸及草酸盐Sol-Gel 法合成了干凝胶前体粉末,并以其热分析结果为依据,在指定温度下热处理2 h得ZnO粉体. 经XRD和SEM分析表明,三种方法均可制得具有六方晶系结构的纳米ZnO, 其中第一种方法所得粉体的结晶度好,团聚较轻, 粒子大小均匀,外貌呈球形.  相似文献   

15.
液相法制备纳米金属粉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当前纳米金属粉末尺寸、形貌以及分散性控制的一些主要方法,综述了目前几种主要金属粉末(Au,Ag,Pd,Pt,Cu,Fe,Co,Ni)的制备概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非均相催化氧化制备对羟基苯甲醛,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o/Cu/γ-Al2O3催化剂,以对甲酚为原料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醛,研究了各种反应参数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TPR(程序升温还原)表征,对产品进行了IR表征。结果表明:400℃焙烧的催化剂由于其更容易发生Co3+→Co2+的还原,其催化活性最好,反应时间10h,65℃,催化剂用量为对甲酚用量的3%~4%,氢氧化钠∶对甲酚比为3∶1(摩尔比)时对羟基苯甲醛的最高收率为45%。  相似文献   

17.
纳米钛酸钡粉体的溶胶-水热-凝胶法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钛酸丁酯和乙酸钠为原料,甲醇和乙二醇独甲醚为溶剂,用溶胶-水热-凝胶法经不同条件的水热温度和不同的热处理条件制备出了15-50nm的钛酸钡超细粉体,并对粉体进行了DSC,FT-IR,XRD,TEM等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酸钡具有均匀化学成分和良好的晶型。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铈、醋酸镁为原料,并以酒石酸铵作为还原剂和络合剂,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前驱物,将前驱物燃烧制备了M gO(0.2)-C eO2(0.8)混合氧化物纳米粉体,考察研究了焙烧温度和酒石酸铵及其用量对样品粒径的影响.采用XRD、TEM、S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粒径形貌进行了表征.样品的形貌为蓬松絮状多孔性立体结构,是M gO纳米粒子担载到C eO2超细粒子表面上的混合氧化物纳米粉体.前驱物经600℃焙烧2 h所得样品平均粒径分别为M gO:6 nm、C eO2:10 nm,经700℃焙烧2 h M gO:8 nm、C eO2:12 nm,经800℃焙烧2h M gO:10 nm、C eO2:18 nm左右.实验发现在同一体系中形成混合氧化物时,两者有互相抑制颗粒生长的作用,则可以得到分散性好、粒径小的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气相法制备了纳米级氮化铁超细粉末,利用XRD、TEM、XPS和VSM测试了粉末的基本物性,初步表征了粉末的物相、形貌、粒度、成分及相应的磁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学气相法可以制备出均匀、链状、超细的氮化铁粉末,并且该粉末的磁性指标优于γ-Fe2O3和田中隆夫的同类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纳米SiO2粉末的共沸蒸馏法制备及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正丁醇共沸蒸馏法制备了粒径为20-40nm的无团聚SiO2粉末。运用TEM,FTIR,TG-DTA和搂气物理吸附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共沸蒸馏和直接干燥对粉末性能的影响,并对粉末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正丁醇共沸蒸馏嗵有效脱除SiO2凝胶中的水,防止干燥过程中颗 粒间硬团聚的形成,其作用机理是正丁醇取代凝胶中的水并发生丁氧基取代SiO2颗粒表面的部分羟基,从而降低了干燥时的毛细管力,消除了颗粒间的氢键桥接,阻止了颗粒间化学键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