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应用科技》2009,36(2):72-72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空间信息移动用户应用服务系统,包括空间信息与移动通讯终端的接口技术;移动定位技术与移动通讯、移动终端有关的信息共享技术问题等,以达到融合空间信息服务、移动通讯和定位技术在内的多种新技术,提出一个包括个人电脑、掌上电脑和手机在内的多种信息接收终端的统一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解决方案,将空间信息与社会生活的其它信息融合到一起,为公众提供基于空间信息的多种移动服务,同时建立空间信息移动服务支持中心站示范系统。  相似文献   

2.
LBS系统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BS(基于位置服务)是利用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为用户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增值服务。用户位置信息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加之目前专门针对LBS的政策法规的缺位,如何防止用户位置信息的泄露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该文首先通过分析LBS系统的架构、服务流程来阐述目前已经应用于LBS系统的安全隐私保护措施。之后提出一些目前仍然...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移动用户对移动业务的体验度和满意度,设计了基于场景感知的动态信息分发系统,对移动网络层和移动终端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并对移动业务产业链和移动序列接入模式进行了分析,根据移动用户使用业务的时间、位置和喜好,挖掘出相应的频繁序列移动接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根据频繁序列移动接入模式进行分发相应的信息给移动用户,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对移动业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信息获取的定向性和准确性, 适应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需求, 以高校信息平台为应用背景,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Hadoop 云平台的个性化信息定制系统。该系统利用Mahout 培养Bayes 分类器实现数据挖掘算法的分布式, 将分析处理结果存储于Hbase 数据库中, 并在移动终端上开发了基于Android 的客户端, 将移动终端与分布式信息处理平台互连, 完成信息推送。测试结果表明, 该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方便用户随时查阅定制信息, 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互动性, 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网络访问需求。  相似文献   

5.
综合应用Ext JS、AJAX、MySQL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GPS/GPRS/Web的位置服务系统。它主要有移动终端、互联网络、数据网关、位置服务网站和电子地图等几部分组成。在系统实现过程中,为避免对特定终端的依赖,采用数据网关兼容多款终端方式接入系统;为减少电子地图对系统的侵入性,采用适配器模式调用电子地图。为解决B/S架构中实时性较差的问题,采用推送技术,将终端的位置信息推送到客户端浏览器。实践表明:它是一个能够兼容多款终端、为用户提供终端监控和导航服务的位置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互联程度的不断提高,药学信息服务将不仅局限于向医师提供用药指导、向护士传递用药方法、向患者介绍药品信息等传统药学服务模式,而将开拓出基于移动设备平台的药学信息服务新模式.其信息服务内容将包含以下方面:(1)建立便捷式临床移动医疗决策系统,提高药学信息服务的利用率.(2)建立能够与"区域集成化药师培训与再教育平台"相连接的药师个人掌上终端系统,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药学信息服务人员的整体专业技能,及时更新药学信息储备.(3)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药学信息服务模式,及时保障药品供应与用药安全.(4)建立居民个人移动终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互联系统,提供必要的健康咨询与应急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以较低成本进行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在分析了移动信息服务技术发展与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构思了多源数据集成、多端信息同步的系统设计思路,设计了同时面向移动端和PC端用户提供服务的信息服务系统架构,并对Web Service数据集成、响应式设计、微信公众...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除了基于互联网固定通信模式以外,还广泛应用于手机终端、车载导航、移动电视等移动通信模式,需要分别建设各自的垂直系统的信息服务平台,而基于移动通信模式用户大幅度地超过固定通信模式用户。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一代多媒体融合业务已成为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一方面用户对操作简单、安全、个性化业务、移动与固定无缝融合通信方式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多媒体融合业务也为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商保持并提高市场份额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一个业务与承载、控制与承载的分离,实现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固定与移动通信网融合、开放的IMS下一代网络新模式将诞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用户的不断增加,移动定位与位置业务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有吸引力的无线数据业务,向用户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已经成为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业务之一,因此对无线定位技术的深入研究有重要的价值.给出了基于无线网络定位情况下,对如何提高无线移动用户的定位精度从算法上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及仿真,表明在不同环境下为满足一定的定位精度应有不同的算法予以支撑.  相似文献   

10.
无线局域网WLANs(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网络都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它们分别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带宽和不同服务质量的要求.一种融合了这三者的网络架构,并且可以保证移动用户的服务在不同网络中的连贯性,应该成为移动通信系统新的发展方向.在文章最后,还对该网络中使用的移动终端应具有的性能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技术应用到集中式/协作式/云计算无线接入网(centralized,cooperative,cloud radio accessnet work,C-RAN)中不能充分利用其集中式管理特性,从而造成无线资源利用率较为低下的问题,研究了C-RAN架构下的直接通信(devicetodevice,D2D),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调度的直接通信机制,该机制利用C-RAN架构网络中基带资源处理池共享移动终端信息的特性,通过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直接计算用户之间的距离,并与设定的门限值比较,以确定是否建立直接通信并根据判断结果建立通信链路?仿真结果表明,C-RAN架构网络采用直接通信方式,系统吞吐量增加了7.2%,用户连接数提高了6.4%?  相似文献   

12.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为了向用户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并提高网络效率,可以考虑将流媒体业务相关的平台进行融合。分析了2种实现移动流媒体业务融合的系统架构,将多种流媒体业务融入到统一的流媒体业务架构中。通过整合业务发现机制,向用户提供一致的流媒体业务发现方式。在终端方面,整合流媒体业务客户端,用户在接入不同的流媒体业务时,可以获得接近一致的业务体验。分别讨论了基于门户融合的流媒体业务融合系统(simple mobile streaming service convergence system,SMSC)和基于业务平台融合的流媒体业务融合系统(complexmobile streaming service convergence system,CMSC),分析了这2种流媒体业务融合系统各自的特点,并对这2种方案的性能进行建模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CMSC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能改善用户体验并提高网络的效率,从而SMSC系统则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旅游社交服务理念和相关技术,设计了由移动终端运营商、服务运营商、平台运营商和用户四大模块构成的基于地理位置(LBS)的,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旅游社交服务模式。此模式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实现透明化的旅游社交信息的推送与共享,它具有共享与社交、合作与共赢、创新与发展的特点,具备沟通快捷、跨越时空等优势,可突破传统旅游行业以旅游企业为中心的一对一经营模式,解决旅游推送的信息延误及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GSM/GPRS技术。设计了一种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远程监控系统.给出系统总体方案及硬、软件设计.阐述了控制仪表和通信模块之间的自定义通信协议.该系统由现场控制器、移动用户终端和企业数据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现场控制器采用控制仪表和通信模块双处理器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移动用户终端和企业数据中心为系统提供多种远程监控方式,实现了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网络化管理.调试、测试和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性能良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查询和控制热水器的工作状态:热水器发生故障时,主动向用户发送手机报警短信:用户可通过GPRS网络向企业数据中心发送热水器实时状态数据,获得远程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该课题的总体目标为在特大城市层面建设一体化的智能位置服务开放式平台,实现基于B2B的位置服务模式,为位置服务开发商提供安全的运营平台,从而实现各类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共享共通。并在此运营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商业化的位置服务模式和领域,拓展导航位置服务的应用领域。依托城市定位数据解算中心,在解决持续高并发的终端定位管理技术和终端定位信息与服务开发商准实时匹配技术的基础上,突破电信级智能位置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从而实现面向特大城市的B2B商业化服务。课题构建云架构的电信级智能位置信息服务平台(吞吐率每秒600 000次以上,基于平台的服务开发商数量不少于100个),创新研究一种室内外位置信息的智能发布模型,实现无缝化的位置信息集成管理,并提供高效的访问接口。课题总体进展如下所示:(1)完成了业务需求分析与系统总体设计、智能位置服务平台设计、室内外位置信息集成管理设计,完成了平台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规范与模块的详细设计,研究了智能位置服务平台体系结构与设计,形成了特大城市云架构智能位置服务平台总体技术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方案;(2)完成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终端位置信息与服务开发商准实时匹配技术、终端位置信息智能化管理技术、B2B服务开发商应用访问体系和接口技术、服务开发商的B2B位商业化模式及关键技术,形成各项关键技术研究报告;(3)完成了资源整合与入库、网络环境、存储设备、运行设备调试与应用集成,搭建了电信级高吞吐量智能位置服务平台;(4)完成了1套编程和非编程的应用访问接口的开发,形成了相应的接口使用文档;(5)基于位置服务平台,面向终端用户,开展了基于安卓/i OS平台的服务应用集成,包括各应用的前端App,后台服务,及相关统集成工作;(6)基于云服务的思想建立了统一的服务资源管理体系,把用户信息、位置信息、商业服务信息采用统一的资源描述方法;建立了用户信息、位置信息、商业服务信息与服务开发商之间的位置服务四面体关系;(7)研究了室内地图的制图和室内外一体化空间位置集成的方法,完成了室内地图数据采集、室内地图数据编码规范(参考OGC)、室内地图配图、室内外无缝地图数据库建设、室内位置信息源控制点部署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等工作。成功申请了2013年海淀区重大公关项目"室内外无缝定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并参与了"羲和系统"的相关标准制定;(8)课题申请软件著作权7项,专利8项,发表论文17篇,培养研究生6名。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基于Web Service构建SOA架构的移动健康信息系统EU的设计与实现.EU嵌入在移动存储设备当中,用户能随身携带它,并能随时在PC上通过Internet实现会员注册,健康诊疗信息的录入和查看,同时还可以和后台的名医专家进行交流.研究为移动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现有位置服务(LBS)应用平台都采用基于中间件或组件对象的分布式计算模式,要求LBS用户必须与系统特续稳定连接,而在带宽有限的移动网络环境中,无法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持续稳定的网络连接。为此,提出利用移动Agent来构建LBS应用平台,以便能够实时有效地为LBS移动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平台采用两层业务结构为基础来设计基于知识库管理的移动Agent;利用启发式动态路径串行迁移策略来实现Agent的移动;采用基于Home Agent的消息特发方式来实现Agent之间的相互通信;采用XML和GML来实现LBS各种数据的集成;并结合Applet采实现LBS信息的SVG或XML数据客户端显示。系统原型的实现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谢淑芬  周孟然  章明 《科技资讯》2009,(17):171-171,173
对于当前的财务系统来说,基于网络通信技术实施便捷化财务信息系统是提升工作效率与升级便捷服务方式的重要方法。基于触屏式WinDNA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快捷ERP电子财务管理和财务信息查询系统。用户可以利用触摸屏终端与系统进行交互,方便快捷地获取相关的财务信息和其它如经费借支申请等日常性财务操作。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日益复杂的仓储业务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微服务的仓储管控系统架构。基于此架构,通过事件驱动机制协同多个微服务,实现仓储业务的分布式集成。利用仓储设备虚拟微服务化,简化了设备的信息传递与互操作,为基于Web的远程仓储监控与调度提供服务技术基础。通过SignalR通信技术,将微服务感知的设备作业信息实时推送到监控终端,以实现多仓库实时Web监控。基于以上技术开发系统,取得了良好的企业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该课题的总体目标为在特大城市层面建设一体化的智能位置服务开放式平台,实现基于B2B的位置服务模式,为位置服务开发商提供安全的运营平台,从而实现各类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共享共通。并在此运营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商业化的位置服务模式和领域,拓展导航位置服务的应用领域。依托城市定位数据解算中心,在解决持续高并发的终端定位管理技术和终端定位信息与服务开发商准实时匹配技术的基础上,突破电信级智能位置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从而实现面向特大城市的B2B商业化服务。该课题构建云架构的电信级智能位置信息服务平台(吞吐率每秒600 000次以上,基于平台的服务开发商数量不少于100个),创新研究一种室内外位置信息的智能发布模型,实现无缝化的位置信息集成管理,并提供高效的访问接口。该课题总体进展如下所示:(1)完成了业务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智能位置服务平台设计、室内外位置信息智能化集成管理设计。(2)北京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公共平台初步形成,目前其吞吐量可以达到10万左右。(3)重点研究了课题中"终端位置信息与服务开发商准实时匹配技术、终端位置信息智能化管理技术、B2B服务开发商应用访问体系和接口技术"3个关键技术,建立了用户与开发商之间的关系,可以提供数据服务与基本GIS空间服务。(4)完成了平台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规范与模块的详细设计,研究了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体系结构,完成了位置云平台设计,形成了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包括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总体构架与工程实施方案:《位置云数据层总体设计方案》《位置云数据层总体实施方案》《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设计规范》《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服务接口标准》。(5)开发了导航基础地图数据与位置服务专题数据的动态迭加协议,研制了位置信息搜索与服务平台,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位置云数据库规范》。(6)研究了位置云服务平台的集中资源管理,形成了管理模块的设计方案《用户管理平台程序设计》。(7)该课题研究了室内地图的制图规范与技术流程,完成了室内地图数据采集、室内地图数据编码规范、室内地图配图、室内外无缝导航地图数据库建设、室内位置信息源控制点部署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