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末新政在经济改革中的各类经济法规的制定与颁行,在中国法律史上有着前驱先路的重要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经济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政的重商与奖励实业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民间投资和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商会的建立,为民族资产阶级初步形成一支独立的阶级队伍而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使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相似文献   

2.
晚清士人商战观念的兴起主要是近世中国内部重商思想的发展和近代西方重商主义的冲击内外二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前为晚清士人接受西方近代的经济观念起到了桥梁与中介作用,而后则使已走近传统边缘的中国重商思想最终得以突破传统,走向了近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科学家集体传记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第一期工程“农学编”所收农学家中237位专家集体传记的分析表明:近代中国农学家群体在出生时段的分布上与科学发展的趋势不合,这与中国社会政治思潮与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有关;江苏、浙江出生的农学家所占比例极高,达44%,除与江浙两地人才辈出、近代文化教育发达这一总体趋势相关外,两省农业生产的发达也可能是重要的因素;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农学院对近代中国农学发展影响极大,两校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l%,这与两校自身在人才培养上有独到之处分不开;美国对近代中国农学的发展影响甚巨,留关农学家人数占总留学人数的64%,其他国家在某些学科如日本在养殖与园艺学科上也有重要影响。这些都表明近代中国农业科学的发展是中国国情与中国农业科学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国情促使科学家们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但国情有时又限制了科学家们的选择与努力。  相似文献   

4.
简论清末新政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在经济改革中的各类经济法规的制定与颁行 ,在中国法律史上有着前驱先路的重要历史地位 ,对近代中国经济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政的重商与奖励实业政策 ,极大地促进了民间投资和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商会的建立 ,为民族资产阶级初步形成一支独立的阶级队伍而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使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代,传统的商业伦理观念在变化了的经济形态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双重冲击下,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呼唤着具有时代特征新型商业伦理思想的产生。为此,薛福成提出了以"握四民之纲者,商也"为核心的商业伦理观念,其内涵包括"商握四民之纲的崇商观"、"工基商用的重商观"、"藏富商民的恤商观"、"机器富民的富商观"四个方面,倡导要崇商、重商、恤商、富商,以提高商民(包括手工业者)的社会伦理地位。他的商业伦理思想不仅是对明清以来商业伦理思想的总结,而且对近代商业伦理思想的形成也具有思想启蒙的理伦意义,在中国商业伦理思想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近代物理对社会进步的影响:1.近代物理改造了人们的思想方法,并对哲学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2.近代物理的发展为现代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一系列高技术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工业、农业和医学产生革命性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告诉我们近代物理学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安庆,曾一度以首创内军械所而开近代中国军事、机器工业之先河,但是并没有形成一股发展近代工业的强动势头,反而工业化进程极其滞缓。导致安庆工业化进程滞缓的原因有四:其一,从思想文化角度看,近代安庆缺乏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二,从地理环境角度看,地理位置优越的安庆只成为各种政治力量眼中的战略角逐地,而并未被视为工业发展地;其三,从外部角度看,列强对近代安庆的侵略、渗透,也直接延缓了安庆工业化的进程;其四,从现代经济角度看,整个近代安庆工业发展缺少高效能政府的引导,并且工业资本原始积累极度匮乏。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戊戌变法期间,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近代实业的思想和见解,形成了自己的近代经济观。其要点为:谋求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提出了“定为工国”的口号,反对垄断政策,主张发展民营经济;反对闭关自守,主张利用外资和进行中外贸易;要求政府采取积极的经济措施,以推动实业发展,维新派的这些经济思想在推动当时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方面是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12,(2):42-44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问题,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农产品稳定增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裳措施,包括: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4#-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急定均衡供给。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曾云钦 《中国西部科技》2007,(8):105-106,109
休闲农业是一种农业和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台湾地区休闲农业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了规模经济。本文从分析闽北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分析闽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结合台湾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提出发展闽北地区休闲农业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代苏北市镇手工业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进化,表现为传统手工工艺的改进、近代机器的推广以及非自然动力的使用;二是生产组织的进化,表现为手工工场的兴起以及手工工场向近代工厂的转型。近代苏北市镇手工业仍然是市镇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近代工业形成互补,推动了市镇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示范园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我国在科技示范园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内涵,探讨了科技示范园科学调控运行的方法途径。主要包括:加强组织协调,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创造良好环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市场化运作;“园区”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建立双向科技人才兼职制度,加强农业院所、学校与园区的智力和信息交流;成立“园区”专家委员会,建立首席专家负责制;建立示范园投资和生产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制定优惠政策,促进科技产业化发展;建立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风险控制体制;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适应示范园建设发展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多元化的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13.
从宋代义利之辩谈起,叙述叶适对朱熹“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批评。兼及南宋温州商业社会产生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的功利学说和重商思想,永嘉学派的功利学说及其重商思想对温州社会的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关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他积极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和领导干部科学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先合作化,后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英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了民族教会。即国教安立甘宗,彻底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民族教会在建立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特点:有统一王权的领导;与民族国家利益相结合;所建国教表现为新旧教的折中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范围的扩大,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愈为广泛;CAI课件的新型设计与开发,使网上教学与考试成为可能,这为教学新模式的形成开辟了无限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康有为是一位学贯中西、汇通古今的改革家和思想家。他既是一位有远大抱负和激情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在学术思想上有所建树的学人。他的思想学说和改革主张,既是对中外化的承袭和吸取,又是近代中国尤其是广东的商品经济和“重商”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随着金陵大学农学院的不断发展,来金大任职的农学家不断增多,他们在长期共事中逐渐形成一个相互关联且具有共同特征的群体,即金大农学家群体。该群体扮演着大学教师和科学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对中国近代农业教育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入探究这一群体内部结构,可以发现他们在国籍与籍贯、年龄、学历、学科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合理的内部结构是金大农学家成为中国近代农业改良中坚的重要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近代岭南文化的精和特质表现为具有浓厚的重商意识、富于开放创新和民主精神以及学术上的鲜明功利性倾向。近代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表现为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人生价值取向、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刚劲强悍和忍耐刻苦的性格特征。近代岭南文化与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20.
农业部为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提高我国农业的规模化和竞争力度,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跟随着全国农业产业化的滚滚洪流。米易县的农业产业化也步入初始阶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基础性的问题,例如: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偏向;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阻碍;科学文化落后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以及农业产业化尚未建立起市场运营机制等问题。为获取一些解决米易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本文就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展开了分析及讨论,以望有利于米易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