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科学》2005,(6):F004-F004
科学与艺术貌似南辕北辙,针锋相对,然而科学求真,真中含美;艺术求美,美不离真。科学与艺术,就像从不同方向攀登同一座山峰的两个人,“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会合”,共同奔向人类向往的最崇高理想境界——美,可谓殊途同归。这里记录的是“2005上海科学与艺术展”的精辟,但愿能为你提供一份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美的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2.
张剑 《科学》2005,57(4):42-45
学术交流是科学家创建科学社团的原动力,定期召开学术讨论会与创办期刊是科学社团体制化的学术交流模式。中国科学社作为一个综合性科学社团,在中国近代科学交流的基础——科学名词术语的审定统一、学术讨论会与刊物学术交流等方面为中国科学交流系统的形成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世界科学》2007,(6):F0003-F0003
“让科学走进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为主题的2007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5月10日~15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隆重举行,吸引了11万人次的市民前往参观。本次展会从多层次、多视角展示了科学与艺术之相得益彰的结合:用科学之美丰富了艺术的内涵,用艺术之美浓缩了科学的精妙,为公众搭建了一个吸收科学与艺术新知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刘文 《科学之友》2010,(2):125-127
科学探究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时代性。把科学探究置于历史的背景中加以反思,理解今天倡导的科学探究与历史上曾反复出现的类似观点的区别与联系,结合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赋科学探究以新的内涵,使之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回顾生态发展的同时,追溯了系统科学的发展道路,认为生态学与系统科学的形成都与达尔文进化论有着最直接的渊源关系,都是19世纪科学转向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科学不能带妖气毕东海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连孩子们都知道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性。然而,有的大人们却不崇尚科学.而去信奉迷信了;更有人打着科学的摇号,向人兜售“科学其命”、“电脑看相”,这算命瞎子也扯起“科技咨询”的招牌,堂而皇之进行营业.这与现代...  相似文献   

7.
李大光 《科学》2006,58(6):55-59
美国《科学与工程学指标》(Science&Engineering Indicators,简称《科工指标》)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每两年发布一次的美国综合科学实力的重要报告。其内容包括:中小学教育,科学与工程学高等教育,科学与工程学人才,研究与开发经费,学术研究与发展.工业、技术与全球市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与态度以及国家其他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张剑 《科学》2006,58(6):26-28
任鸿隽作为中国近代科学最为重要的组织者之一,他是中国科学社的灵魂人物,先后出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中基会)领导人、四川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兼化学研究所所长等。他关于中国近代科学全面发展、优先发展与有序发展、国家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理念,通过这些职位与实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年是任鸿隽诞辰120周年,梳理他的科学发展战略理念及影响,不仅是对他的缅怀,对今天我国科学发展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创办已近20周年。20年来,世界科学》终于成熟了。为了不忘广大读者、译者、著者的厚爱,我们决定在1997年举行“我与《世界科学》”有奖征文活动。征文要求:写出“我与《世界科学》”交往中一件不平常的事;受《世界科学》上某篇文章的点拨而在科研中的收获;阅读《世界科学》的感受、心得;《世界科学》是怎样成为你的良师益友的。一句话,写出你的个性,写出你的光彩,写出你的收获。所写内容务求真实,不要虚构。征文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来稿请注明“我与《世界科学》”栏目。征文作者请注明你的年龄、职称、职业、职…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杂志》2006,28(6):F0003-F0003
在快节奏的科研生活中.李政道先生力图让艺术走出象牙塔,让科学家去拥抱艺术.为科学与艺术架起桥梁.相互沟通.相互启迪,并开创了一条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科学与人交相贯通的学问之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