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人们通常认为,拉卡托斯的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是具有根本性差异的两大思想体系,但本文坚持,拉卡托斯的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之间存在很大的继承性。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拉卡托斯的两个“摹本”及其重要意义。并论证了他的数学哲学五个基本论点与后来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五个核心论题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前者直接引发出后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论证拉卡托斯对波普尔科学划界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以及他的进步性标准并不能成功地解决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波普尔试图区分的是科学与伪科学。尽管拉卡托斯声称自己也试图解决这一科学划界问题,但是他的论证以及他提出的进步性标准都将历史上那些曾经构成科学的理论(可称为"不再使用的科学"或"过时的科学")与伪科学置于同等地位,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3.
1986年8月18至22日,我应邀参加了在希腊萨洛尼卡举行的、主题为“《批判与知识的增长》:20年以后”的一次纪念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的国际科学哲学会议。这次会议由希腊萨洛尼卡的亚里士多德大学、雅典国立技术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并得到希腊北方部、萨洛尼卡市政委员会、亚里士多德大学、卡拉马里亚市政委员会、马其顿-色雷斯银行、拉特西斯基金会的赞助。 1965年7月,英国科学哲学学会与伦敦经济和政治科学学院在伦敦贝德福德学院联合召开了国际科学哲学讨论会。关于那次讨论会一共出了四部会议论文集。头两部是拉卡托斯编的《数学哲学问题》(1967)、《归纳逻辑问题》(1968)。后两  相似文献   

4.
对科学变革理论的再考察─—评劳丹等人对历史学派科学变革理论的总结与检验殷正坤自从库恩1962年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以来,科学哲学中的历史学派发展迅速。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坎贝尔、图尔明、霍尔顿、劳丹、赫斯、夏佩尔等等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5.
唯物辩证法视角下的库恩科学发展范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哲学的主流评价中,库恩的科学发展范式模型因为结合了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心理学的因素而显得大异其趣。同时,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英国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就认为库恩的研究“是对科学哲学的降低”。然而,目前为止鲜有人对库恩的范式理论做唯物辩证法解读。在唯物辩证法视角下,可以看到库恩的范式模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逻辑实证主义和批判证伪主义科学观的有机整合,还在局部显现出对其后理论一定意义上的涵盖。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看,范式模型不仅符合其最根本法则——矛盾法则,也体现出了事物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和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是国内学术界很少涉猎的主题,而国外的有关文献数量堪称庞大。本文简要回顾了从波普尔到拉卡托斯科学哲学发展的主线,并主要以经济学中的“凯恩斯革命”为对象探讨库恩的“范式”和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在经济思想史分析中的作用,从中也可以看出科学哲学基本框架引入经济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P.K.费耶阿本德是西方科学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20世纪80年代初,费耶阿本德的哲学与波普、拉卡托斯、库恩等人的哲学一起受到中国哲学界的关注,<科学、批判与自由-费耶阿本德有限理性论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费耶阿本德哲学的学术专著.该书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客观评述,并对费耶阿本德哲学做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科学理论的性质与地位、理论的变化与评价问题,一直是当代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前者涉及到说明、预言、解释、还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后者关系到科学进步及其合理性的评价问题。它们对当代认识论问题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逻辑经验主义注重对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的分析。历史主义不满足于这种静态的分析,认为它不仅大大缩小了科学哲学的研究范围,而且无法说明理论变化和知识增长诸问题。历史主义的各位代表人物——如图尔敏、库恩、拉卡托斯、劳丹等——的科学哲学无疑推进了知识生长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也存在一些困难而不能令人满意。通过作一历史性的批判考察,我们试图表明,对科学认识活动的分析,特别是对理论形成与理论变化过程的分析——这种应该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认知的分析,也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较为合理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P.K.费耶阿本德(Paul Karl Feyerabend,1924—1994)是西方科学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他与波普、拉卡托斯、库恩一起被欧美哲学界称为“科学哲学四大巨头”。他的哲学受到罗蒂等著名哲学家的高度评价,也受到了拉卡托斯、劳丹等人的激烈的批评。你可以批评他,但不能绕过他,他的哲学在我国哲学界的影响也很大,今年是他诞辰80周年、逝世10周年,下面发表的一组文章既是对他的纪念,也是国内哲学界研究费耶阿本德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无法拒斥现代进化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价值。由于不可通约性的卷入,用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无法比较现代进化心理学与标准社会科学模型的进步性。现代进化心理学是从进化生物学传统内部成长出来的,越来越为科学界及进化生物学界支持。依库恩的观点——理论选择的任务应交给最有才干的专家群体,应肯定其科学地位。  相似文献   

11.
鞋:几乎跟婚姻一样神秘,舒不舒服,只有脚趾头知道。让别人看见脚趾头时,那鞋也该换了。——黄永玉,《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本世纪70年代初,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在他的“科学史及其合理重建”一文中,开篇便转用著名哲学家康德的说法,提出“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1],p.141)关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此名言可说是表述了某些科学哲学家心目中的一种理想,然而,这也仅仅是“某些”“科学哲学家”的“一种理想”而已。在现实当中这种双向的关系是严重地不对称的。因为,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引言“结构主义”这个术语业已为许多学科所采用,近来在科学哲学中,它也被用来指称那些以研究知识主张或理论复合体为注意焦点的批判方法论。为了把这些“结构主义”领域同那些更为人们所熟知的科学哲学学派区分开来,我们也许可以遵照拉卡托斯的建议,勾划出一个纲要性的图表: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发展定律》之第一定律是在拙著《同一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惠威尔、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夏皮尔、劳丹及国内科学哲学界时贤的科学发展理论提炼出来的。它的定义是: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绝对难度越来越大,相对难度越来越小,成果水平越来越高,成果  相似文献   

14.
拉卡托斯认为的一组具有严密的内在结构的科学理论体系就是科学研究纲领。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由硬核和保护带构成,科学纲领的发展和调整遵循反面启发和正面启发法两种方法论原则。呈现动态发展的模式。本文从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视角。考察学习理论观点的演变,探讨各派学习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和基本规范。以期对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引发对学习理论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实验有其自身的生命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和数学是现代科学的两大支柱。然而,长期以来,科学哲学家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冷落了对实验的哲学研究,他们通常更偏爱对理论和实在表象的哲学探索,而很少关注实验、技术以及如何利用知识去改造世界这类操作性问题。对理论和现象问题的嗜好和对操作问题的轻薄,使得象迪昂、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这样一些当代颇有声望的科学哲学家也不能对实验作出令人特别是令科学家们信服的某种真知灼见般的评判。若概观上述学者关于实验的形形色色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心思想总徘徊在这样一种主张附近:理  相似文献   

16.
与发达地区比较,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贫困地区能否后居上实现超越式发展?这是许多人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1968年,匈牙利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提出一种科学发展模式,即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许多人认为该模式精致但不中用。能否将拉氏理论加以推广并找到有用的证据?这是许多人关心的又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将高新技术用于扶贫实践,并按照卡拉托斯科学发展模式建构了贫困地区超越式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赵晓芬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4):108-111,F0004
迪昂问题是从整体论的立场提出的,它论述的问题是:既然一个证据只能反驳一组假设。那么一个证据反驳某一单个假设如何可能?这一问题成为当代科学哲学争论的主题之一。波普尔、库恩和拉卡托斯之问的争论代表证伪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的争论,其理论都与迪昂问题密切相关,事实上,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对迪昂问题给出不同的解答或对待。不过,他们的观点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费耶阿本德反复修改《反对方法》,致使有六种不同版本。本文比较了这六种版本,并对其差异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从中总结出费耶阿本德在思想方面的五种明显变化趋势:去拉卡托斯化,去波普尔化,扩充伽利略历史案例的研究,弱化对科学和理性的抨击,删减烦琐的科学细节、加强哲学论证。  相似文献   

19.
<正>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与科史哲奖基金会理事会(筹)于2015年创办了"科史哲青年著作奖",以伦敦政经学院哲学系的拉卡托斯奖(Lakatos Award)为模板,奖励40岁以下年轻学者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领域出版的专著。2015年首届"科史哲青年著作奖"颁予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1978年出生)的《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经济史视角的机器换人“常识”深藏着技术哲学新的分裂风险。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哲学需要继承现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纲领的精神,在机器换人“常识”的经济史理解基础上打开“技术黑箱”,引入《资本论》的技术史视角批判和反思机器换人“常识”,进而找到新的认识论和推理逻辑问题,即“机器如何接受并重现人类能力的知识”——技术知识论。借鉴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思路,技术史与经济史如同技术哲学的“内史和外史”,没有技术史的技术哲学是分裂的,没有经济史的技术哲学是瘦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