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科的历史与现状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前苏联专家马雷歇夫来我国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林业经济管理专家,其中就有该学科的创始人之一荣佩珠教授。1985年南京林业大学以该学科为主要力量成立了林业经济管理系(1993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1986年该学科被批准为硕士点,1996年起挂靠学校相关学科招收林业经济管理方向博士生。2003年被批准为博士点。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方向 3、林木种苗科学与技术 主要依托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重点开展林木种苗质量检测和林木种苗标准的制(修)订、林木开花结实规律和种子产量预测预报,林木种子休眠特性和打破休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科创建于1952年。我国著名造林学家马大浦教授等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代人50余年的努力,该学科已建成一支具有稳定研究方向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学术梯队合理、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影响的优秀学科。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科:1994、2001年连续两轮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4.
学科形成的历史与现状 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科由我国已故著名树木学家、中国科学院原学部委员郑万钧教授创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经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学科于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林业系统首批植物学博士授予权单位之一。1992年被评为原林业部重点学科。所属生物学一级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2005年再次被遴选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5.
据《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学科的通知》(教研函(2007]4号),在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总结评估中,南京林业大学原有的4个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木遗传育种)全部顺利通过合格评估验收,进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行列,森林保护学学科被新增为国家重点学科。在第三阶段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认定中,  相似文献   

6.
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源于1955年由我国林木育种奠基人叶培忠教授组建的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现由国家级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和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中植物纤维资源利用与生物质转化方向的研究人员组成。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相似文献   

7.
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源于1955年由我国林木育种奠基人叶培忠教授组建的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现由国家级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和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中植物纤维资源利用与生物质  相似文献   

8.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前身为1955年由我国著名的林木育种学家叶培忠教授在国内首先组建的林木遗传育种教研室。1985年更名为“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所”。1933年以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所为基础,组建“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1995年被国家林业部遴选为“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林业部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省科技厅等联合组织的江苏省“第三屑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评选结果揭晓。南京林业大学周定围教授因发明“秸秆人造板”制造工艺等专利荣获“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称号。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财政厅和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关于表彰第五届江苏省专利奖获奖项目的通知”精神(苏知发[2007]127号)。我校余世袁教授的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纤维原料酶降解制备低聚木糖的方法”(专利号:ZL02112568.6)获第五届江苏省专利金奖。  相似文献   

11.
河北科技大学孙裕生教授和东华大学奚旦立教授合编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监测》于2004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约70万字,孙裕生教授承担了约40万字的编写任务,河北科技大学王晓辉副教授和王艳华同志参加了部分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顾夏声教授为本书写了序言。  相似文献   

12.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6):F0002
王涛,生于1959年11月,上海人,理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只有创新才能引领和把握瞬息万变的机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入世以后,企业发展面临着三方面的挑战:一是经济国际化,二是企业市场化。三是高新技术发展白热化。能否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新的挑战,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在总结大理工业四十多年曲折艰难的工业化历程的基础上。我州工业战线“十五”期间,围绕加快发展,以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运用,全州工业经济依靠科技推动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005年,全州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65.03亿元,比2000年增长1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