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疾病,包含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便血等为主要病理特点。目前认为本病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感染、免疫、遗传、环境和精神等因素。炎症性肠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发展为新药的研究和开发创造了条件,本文旨在对炎症性肠病的常用造模方法及理想动物模型的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中白细胞介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占彬 《甘肃科技》2003,19(10):134-135,152
对近年来的动脉粥样硬化中白细胞介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对实际的研究工作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3.
1 概况在讨论白细胞介素之前,还是应当把淋巴因子的发现情况作一简略的回顾,早在50年代初,George等用体外检测技术发现了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巨噬细胞移动因子,以后又相继发现了一些类似的因子,但对这类因子统一用淋巴因子(Iymphokine)命名,还是Dumonde于1969年首先提出的。淋巴因子系指T.B淋巴细胞再次受特异抗原作用时,产生的一种不能透析的可溶性的免疫活性因子,是细胞免疫和免疫调节的介质,以后发现,除淋巴细胞外,巨  相似文献   

4.
IL_4是由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多种反应性免疫调控因子,且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其产生细胞,在人类和小鼠T细胞中似乎只育CD_~ 4细胞亚群。按其活化后分泌因子的不同可将小鼠分为T_(H1)和T_(H2)两个亚群,IL_4是由T_(H2)细胞分泌的。在人类T细胞克隆中尚未发现此类亚群,但有证据表明外周T淋巴细胞中经植物血凝素及抗CD_3单克隆抗体刺激后能产生白细胞介素—4的细胞仅限于辅助—诱导型亚群(CD_~ 4/CD_45R)IL_4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在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我院1998~ 2 0 0 0年收治了 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 ,经内镜统计学分析及积分[1] 判断克隆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后 ,均予以SASP等灌肠治疗 ,效果较好 ,现分析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1998~ 2 0 0 0年 3年期间住院病人 5例 ,病例号分别为 80 175 ,88312 ,8835 8,88775 ,8910 0 ,男 4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5 0 .8岁。 5例炎症性肠病内镜检查及病史特征如下。病例 1:80 175 ,女性 ,73岁 ,以腹痛、脓血便 3天入院 ,既往有类似病史二十余年。入院后大便培养阴性 ,ESR 2 3mm /h ,TBiL 2 1.5 6mm…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是一种有效的促炎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在鱼类中,IL-1β基因已被广泛克隆和鉴定.鱼类与哺乳动物的IL-1β之间存在许多相似特征,在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对IL-1β的进化研究能够揭示I L-1家族的起源和进化历程,有助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保护作用,探讨肠道菌群在BS拮抗IBD中的作用。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干预治疗组、干预对照组,其中模型组和干预治疗组通过3.5%葡聚糖硫酸钠(DSS)饮水摄入诱导IBD模型,干预治疗组和干预对照组灌胃给予枯草芽孢杆菌菌液进行干预,观察小鼠体重、结肠长度、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结肠组织病理改变,ELISA测量血清中肿瘤细胞坏死作用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16S rRNA系统测序技术监测肠道内微生物菌群水平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明显升高,结肠长度明显缩短,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提高,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量下降;而与模型组相比BS干预能明显减低DAI评分,增长结肠长度,改善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恢...  相似文献   

8.
<正>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IB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环境、遗传、免疫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IBD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预测及筛选黄秦艽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和细胞实验验证了黄秦艽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潜在靶点.结果从黄秦艽中获得14个活性成分,成分对应的潜在靶点共有278个,获得IBD疾病靶点1445个,交集后获得85个靶点,核心靶点42个,涉及32条主要生物过程,KEGG富集筛选出36条主要通...  相似文献   

10.
海马白细胞介素-1β与癫痫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作为一种常见的免疫因子,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从IL-1β的生物学特性,癫痫的一般特征,癫痫发病时海马IL-1β的变化,海马IL-1β变化时癫痫发病等方面对海马IL-1β与癫痫发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类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介素-24(MDA-7/IL-24)是近年发现的具有细胞因子特性的抗肿瘤作用的基因,它能够通过膜受体或非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对多种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此外,IL-24还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增强放疗敏感性和免疫调节作用.作为一种具有多种抗肿瘤功能的细胞因子IL-...  相似文献   

12.
粪便钙卫蛋白与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研究粪便钙卫蛋白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l disease,IBD)活动性的关系。收集52例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肠镜检查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提取钙卫蛋白,其中炎症性肠病患者32例、溃疡性结肠炎24例、克罗恩病8例、正常对照者20例。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粪便中钙卫蛋白浓度。采用Mayo评分系统判断IBD有否活动,积分≥3为有活动性。结果20例健康者粪便钙卫蛋白浓度为(77.15±160.9)μg/g,32例IBD患者为(646.58±439.44)μg/g。IBD患者与健康者粪便钙卫蛋白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别(P<0·001)。以450·3μg/g为临界值时,粪便钙卫蛋白判断IBD是否活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90%,活动期IBD患者与静止期IBD患者和健康者粪便钙卫蛋白浓度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说明粪便钙卫蛋白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观察指标,为判断IBD活动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IB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环境、遗传、免疫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IBD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随着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运动与免疫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由于近年来白细胞介素的发现,人们对有关运动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的认识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某些方面已达到了分子水平.论述了运动对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机体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并就近年来此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对免疫系统中具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的白细胞介素IL—1,IL—2,IL—6的神经生物学效应和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将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基因插入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ChIL-2,通过电转化构建毕赤酵母(Pichia methanolica)GS115 甲醇利用型重组表达菌株.经SDS-PAGE与Western blot分析,证实ChIL-2基因在重组GS115中成功表达出约16 ku与14 ku两条特异性条带,这与天然ChIL-2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提示ChIL-2可能为糖基化蛋白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对肾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7例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并行肾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手术后应用IL-2治疗;对照组(34例)行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5年的生存率.结果 1年、2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100%、93.9%,对照组分别为100%、8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年、4年、5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90.9%、84.8%、69.7%,对照组分别为70.6%、58.8%、38.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肾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用IL-2治疗,可减少肾癌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