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氧化电位水杀菌效果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悬液定量杀灭试验检测氧化电位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效果,并用此法检验10%小牛血清影响氧化电位水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氧化电位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2 min。其平均杀灭率均为99.99%,作用于含10%小牛血清的菌悬液20 min,其杀灭率为57.11%。氧化电位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快速杀灭和破坏作用,10%小牛血清对氧化电位水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分别使用汽化过氧化氢、84消毒液和新洁尔灭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并对消毒前后相近位置进行采样,对比分析三种消毒方法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台面的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过氧化氢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消毒合格;消毒后,汽化过氧化氢组菌落数低于84消毒液组和新洁尔灭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868,P=0.033);汽化过氧化氢组平均细菌杀灭率大于84消毒液组和新洁尔灭组,且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7,P=0.045)。汽化过氧化氢的细菌杀灭效果良好,可以替代84消毒液和新洁尔灭用作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台面的消毒。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悬液定量杀菌实验和动物毒性实验观察俪人康纯中药抗菌洗液的杀菌效果及其毒性.结果显示:该洗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作用2 min后,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96%、99.97%;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后,平均杀灭率达99.91%;原液于37℃存放90 d,杀灭率无明显下降.该抗菌洗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LD505 000 mg/kg BW,属实际无毒,对动物皮肤和阴道黏膜无刺激性.以上结果表明,该中药抗菌洗液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以及真菌都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动物实验属于无毒级、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4.
辣椒碱的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可春  韩利文  党立  侯海荣  王雪 《山东科学》2007,20(2):38-40,44
本文试验了高纯度天然辣椒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辣椒碱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7.5~50 mg/L和75~100 mg/L,而对其他试验菌没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草果中的挥发油,GC-MS分析不同产地草果挥发油的成分.抑菌实验采用K-B法(标准滤纸片法),对白色念珠菌标准株SC5314、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耐药株23#、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从草果中共鉴定出73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12个,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60%以上.4...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工艺,HPLC法测定槐米中含芦丁的量,并对4种供试菌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槐米中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30,超声提取时间3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含槐米中芦丁的量为19. 11 mg/g;芦丁对4个菌种抑菌作用由高到低分别为: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芦丁对枯草杆菌的MIC为0. 125 g/mL,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 25 g/mL,大肠杆菌的MIC为0. 5 g/mL,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 125 g/mL;芦丁对枯草杆菌的MBC为0. 5 g/mL;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为1 g/mL;大肠杆菌的MBC为1 g/mL;白色念珠菌的MBC为0. 25 g/mL.  相似文献   

7.
温度和添加剂对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CM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3-C12·2Br,用电导率法测定了C12-3-C12·2Br在不同温度和添加各种有机醇、无机盐时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C12-3-C12·2Br的CMC逐渐增大;随有机醇中烷基碳链的增长,CMC逐渐降低;随无机盐中负离子电荷数升高,CMC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6种培养基对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根际土壤放线菌进行了分离,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为指示菌,测定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金钗石斛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64株放线菌,并划分为10个不同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分别隶属于纤维菌属(Cellulosimicrobium)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中,链霉菌属为优势属,占分离菌株的93. 90%;获得的164株放线菌中有19株链霉菌属菌株具抑菌活性,占分离菌株的11. 58%,其中菌株g62和G29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H2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灰葡萄孢均具有抑菌活性,可见,g62、G29和H2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核桃壳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及杀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核桃壳不同提取物对绿脓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并测定它们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核桃壳提取物对8种细菌有一定的抑制或杀灭作用。结论:核桃壳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超声回流法获取不同溶剂(水、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酮、环己烷)的黄皮叶提取物,选用滤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研究黄皮叶提取物对十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四联微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有明显抑菌效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2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3 mg/mL;对四联微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是12.5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性受温度、pH影响较大,受光照影响不明显.各种溶剂的超声提取物对供试真菌(黑曲霉、青霉、根霉、白色念珠菌)均无抑菌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黄皮叶的防腐、抑菌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二苯乙烷和长碳链脂肪酰氯为原料合成出Gemini磺酸表面活性剂,通过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得出其表面张力曲线,进而算出其他相关参数.3种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随烷基疏水碳链的增长而降低.与线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相比,Gemini表面活性剂G12-2-12的C20值降低94.4%,CMC值降低91.3%.G12-2-12的饱和吸附面积(Amin)比对应单基表面活性剂的2倍降低27%,且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排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2.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emini表面活性剂是类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亲水亲油基团的新型表面活性剂.介绍了Gemini表面活性剂独特的胶束结构和界面吸附状态,讨论了几种类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产品性能,同时指出开发此类表面活性剂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2种含酯基的双子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烷基—N,N,N’,N’—四甲基—1,6己二酸—二乙醇胺酯—二溴化铵(DTAD)和N,N’—双十二烷基—N,N,N’,N’—四甲基—对苯二甲酸—二乙醇胺酯—二溴化铵(DTTD)。通过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和组成。测定了这2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胶束解离度(α)、起泡性和稳泡性。实验结果表明:DTAD的cmcα大于DTTD,但起泡性和稳泡性较DTTD稍差。对比联接基的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联接基结构和长度对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葡萄糖和烷基胺(正辛胺、十二胺、十六胺)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链长的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以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采用悬滴法和改进的Ross-Miles法对产物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将表面张力降低到33.038.6 mN/m,其临界胶束浓度在0.0738.6 mN/m,其临界胶束浓度在0.070.45 mmol/L范围内;同时,产物(A)和(B)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稳泡性.这说明具有独特二聚结构的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有着更高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表现出比传统线性表面活性剂优越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芘为荧光探针,十六烷基氯化吡啶为猝灭剂,用芘饱和水溶液配制浓度范围为0.10 ~2.40 mmol/L的系列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该系列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与胶束聚集数Nm.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的CMC值与电导率法测定的CMC值相当;选择猝灭剂浓度为0.20~0.50 mmol/L时,所测得的表面活性剂胶束聚集数基本不变;当表面活性剂16-X-16浓度为4~9倍CMC时,胶束聚集数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而线性增大;利用外推法得到的该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聚集数约为亲油基同碳数的CTAB临界胶束聚集数的一半.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含氰基季铵盐杀菌剂DMM_(12)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DMM_(l2)具有良好的杀菌和缓蚀作用,水溶性好,加入水中后能使滤膜系数有所提高,和阻垢剂水解聚马来酸酐及缓蚀剂六偏磷酸钠共存时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戊二醛复配使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异烟酸、长链脂肪醇和溴乙烷为原料,通过酰化、酯化和季铵化3步反应合成了2种异烟酸酯类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用定性方法、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鉴定了其结构,并表征了这2种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这2种表面活性剂均有一定的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丙酮为溶剂,二(二甲基胺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酯分别与氯乙酸正十二醇酯、氯乙酸正十四醇酯及氯乙酸正十六醇酯回流反应36 h,得到3种含长链脂肪醇酯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C12、C14、C16,收率80%.采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其纯度,采用电导法测定了其CMC值分别是2.6×10-4、3.6×10-5,8.02×10-6.在无水乙酸钠与对甲基氯苄反应中,研究了C16的催化性能.当其浓度为0.004 394 mol.L-1,该反应活化能(Ea)相对于不加催化剂降低了18.59 kJ.mol-1,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及界面张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驱油用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表面活性剂、Gemini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指出Gemini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和国外近年较重视驱油用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趋势;总结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与降低界面张力性能的关系,指出研究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低界面张力形成机理对指导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Gemini表面活性剂与卤离子对钢在磷酸介质中缓蚀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失重法与极化曲线法考察了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1,3-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丙烷(简写为12-3-12)及其与卤离子复合体系对冷轧钢在1 mol.L-1磷酸溶液中的缓蚀协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氯离子或溴离子的存在下,浓度很低的Gemini表面活性剂12-3-12(1×10-4mol.L-1)就可以对冷轧钢在磷酸介质中起到很好的缓蚀效果;通过在Gemini表面活性剂12-3-12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Cl-或Br-构筑复合的缓蚀体系,利用表面活性剂与卤离子之间显著的缓蚀协同效应,大大降低了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缓蚀体系中的用量,极大地降低了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酸介质中钢的缓蚀剂的综合使用成本;对酸介质中Gemini表面活性剂复合缓蚀体系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Langmuir吸附理论和相关公式得到了相关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