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针对民用飞机增升装置对机翼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NH-2低速风洞开展了某型号客机等弦长后掠半模增升装置测力风洞试验研究.试验来流马赫数为0.2,基于机翼气动弦长的试验雷诺数为1.85×106.通过试验结果,重点分析了后缘襟翼偏角、缝道宽度及缝道搭接量对机翼增升装置增升效率的影响,得到了襟翼偏角和缝道的最佳组合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襟翼偏角和缝道宽度是影响机翼气动力特性的主要参数,缝道搭接量的影响较小;合适的缝道宽度能带来较大的升力系数和升阻特性,襟翼缝道宽度为2%时升力特性最佳,襟翼缝道宽度为1%时升阻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许海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0):5109-5111
根据通用做法,民用飞机机身和机翼壁板在"两跨"长度裂纹存在情况下剩余强度能够满足要求,设计人员在飞机设计的初级阶段就要对两跨裂纹情况下壁板剩余强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田瑞娜 《科技信息》2013,(18):410-411
民用飞机电子电气设备舱是民用飞机电子电气设备的集中布置区域,是民用飞机的核心区域,电子电气设备舱布置是民用飞机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民用飞机电子电气设备舱布置的原则和影响因素,为民用飞机电子电气设备舱布置提供了设计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很多民用飞机会出现由于次要结构(辅助非传力结构,一般用于维护气动外形)与主结构连接形式不明确,而导致次要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结构破坏(产生裂纹),这些问题虽然不影响飞机使用安全,但对飞机的品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结构设计中,要尽量避免这样的设计本文以某型机的问题处理为例,对民用飞机吊挂后缘产生的典型裂纹问题给出解决思路和方案.以供类似飞机设计和问题处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襟缝翼对民用飞机失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外侧缝翼缝道参数、内侧缝翼分离面、缝翼与挂架间隙以及后缘襟翼缝道参数等方面考虑,分析了民用飞机失速特性和失稳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前缘缝翼根部和梢部细节对力矩特性有较大影响,缝翼挂架堵缝可提高升力,不影响力矩特性,调整襟翼偏角,可改变机翼有效弯度,不改变主翼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6.
高升力多段机翼的转捩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Menter等发展的基于局部变量的γ-Reθt湍流转捩模式对平板和NLR7301翼型开展了转捩模式验证工作,进而对带有前、后缘襟翼的多段机翼流动转捩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转捩对于多段机翼的气动特性具有较大影响,数值模拟可为多段机翼中襟翼偏角、间距等设计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型客机持续不平衡振动叠加装配应力会引发燃油管路泄漏问题,以某一典型发动机机型为研究对象,探讨发动机核心舱空间结构及燃油管路分布,由核心舱燃油泄漏的事故引入,分析核心舱内燃油管路的泄漏形式和泄漏量;基于模型进行油气泄漏的冷态计算,研究裂纹泄漏形式下,泄漏位置对冷态流场的影响;针对裂纹、安装两种泄漏形式,仿真计算油气...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襟翼涡流发生器、主翼后缘偏折技术、Zhu’s襟翼、自激励运动襟翼、零质量射流、等离子体技术以及动力增升等各类主动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增升效果分析和具体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这些流动控制新技术对于进一步提高民用飞机的增升效果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白穆  刘鹏 《科技信息》2011,(22):I0355-I0355,I0357
本文主要针对民用飞机热气防冰系统机翼防冰腔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流速、换热面积和结构影响等参数的分析,结合对现有民用飞机机翼防冰系统的调查,发现现有民用飞机采用微引射式——防冰前后两腔、前腔内布置分配管的型式;该型式防冰腔的换热效率与热气流流速、热气与蒙皮的接触面积等参数有关,并且防冰腔受到结构的约束。热气流速越大、热气与蒙皮的接触面积越大,换热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翼振动响应较大问题,研究了PID和LMS两种控制律方法在真实机翼上实现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可行性。仿真模拟实验中,采用Patran进行结构建模和压电力等效,通过Matlab的Simulink模块搭建控制仿真模型;机上地面实验中,设计了以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控制器,激振台作为激振器的地面试验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参数,PID和LMS两种控制律方法在仿真模拟和地面试验中均较好地抑制了振动响应,从而在机翼上实现主动控制技术,同时LMS方法比PID方法的控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针对50 kW电源车噪声较高的问题,测量并分析了车厢内柴油发电机组的噪声频谱特性,将电源车车厢结构设计成了由操作舱、机组舱和消声舱组成的封闭式三舱结构。通过设计进排气消声器对进排气噪声进行控制。车厢各舱内壁设计了吸声隔声结构来控制各舱内噪声。消声舱内设计了三角形吸声立柱对机组舱传出的风扇噪声、振动噪声和其他各类噪声消声。通过试验测试发现,柴油发电机组安装于静音型电源车车厢后,噪声下降了25~30 dB,使得整车噪声75 dB。所设计噪声控制方案可以满足电源车噪声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机翼外挂物悬挂挂架结构的损伤容限分析是确保结构安全、实现预期目标任务的重要内容,目前针对无人机机翼外挂物悬挂挂架的损伤容限分析及研究较少.以大展弦比无人机机翼组合探头挂架为例,进行了机翼外挂物悬挂挂架损伤容限分析.根据机翼组合探头挂架的结构设计特征,建立了挂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疲劳载荷工况应力分析确定了疲劳危险点,采用随机编谱方式,获得了分析部位的损伤容限载荷谱.基于断裂力学,采用Runge-Kutta方法来估算裂纹扩展行为,得到了分析部位的裂纹扩展曲线,获得了裂纹扩展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挂架的分析部位的裂纹扩展寿命为11 615 250次飞行起落,满足预期的剩余强度值设计要求,可根据裂纹扩展寿命制定检查间隔.  相似文献   

13.
飞翼布局飞行器拥有很高的气动效率,常规飞翼布局飞行器无法安装大襟翼,使得飞机的起降与巡航效率之间相互矛盾.设计一款机翼可以在空中向下折叠的飞行器,起飞降落阶段、机翼展开,使得飞机的起降距离减短:在巡航阶段,机翼折叠收起,减少阻力,提高巡航效率。对验证机进行FULENT气动分析,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折叠状态下的升阻比大于展开的状态,气动效果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铁鸟是民用飞机研制过程中关键试验设施之一,主要用于民用飞机单系统及复杂交联系统的研发和适航验证,是集成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介绍了从满足铁鸟机翼外段的基本设计要求出发,综合考虑设计基准、尺寸设计要求,材料选择、安装设计要求等因素,在设计与验证阶段,进行了自振频率计算、静强度计算等优化设计。完成铁鸟加工制造并开展了副翼舵面的频响试验,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试验的开展和型号取证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浩文 《科技资讯》2014,12(24):75-75
CESSNA208飞机最早由山东航空公司引进国内,主要从事航空物探、海上搜救等通用飞行作业.由于飞行作业特点以及运行时间长,遇到的腐蚀问题相对较多,作者通过襟翼滑轨、机翼接近口盖板和McCauley螺旋浆根部这三个典型的腐蚀易发生部位分析腐蚀的产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某驾驶操作舱对爆炸冲击波的防护,设计了防爆舱结构,选用了多种防护材料,数值计算了爆炸参数和结构强度,完成了防爆舱在距离爆炸点9 m处12 kg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 TNT)裸装药的爆炸试验,重点测试了防爆驾驶舱内外的声压、内部噪声及操作人员座椅处的3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曲线。结果表明:舱内脉冲噪声峰值最大为135.1 dB;压力峰值为882.5 Pa,持续时间约为1 472 ms;座椅处3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最大为15.41g,持续时间为0.23 s;均在相关标准安全限制内,满足对等效重量为12 kg TNT及以下爆炸物在9 m处的爆炸冲击波的有效防护,验证了该防爆舱的可靠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
张可锋 《科技资讯》2014,(28):53-53
飞机胶接内面板零件用材料为2024-0(包铝)厚度为0.3 mm,此类零件大量用于机翼的各种内置舱结构中。该文通过试验,以理论为指导并结合零件结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工艺方案,充分利用工装,解决了零件成形中出现的回弹过大、拉裂和鼓动等问题,满足了飞机对零件外形及表面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各种结冰条件对民用飞机机翼冰型的影响因素,通过确定结冰区域,计算水收集系数,对翼型在特定条件下的结冰冰型进行了模拟,同时采用NURBS样条曲线、医学影像法则对三维机翼冰型建模,并分别生成了三维无冰机翼及结冰机翼的空间非结构化网格.模拟结果显示,结冰对气动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9月21日报道 :美国空军正在试验一种使用“可弯曲的机翼”的实验性飞机 ,而且使用1903年莱特兄弟飞上蓝天时的驾驶和控制技术 ;但现在的这次飞行是在超音速下进行。与常规的飞机不同 ,这种飞机的机翼使用了像襟翼一样的可动翼面和用于控制的副翼。这种设计和设置可使整个机翼变形弯曲。美国空军称它为“活动的飞机弹性机翼”技术。并在这个项目上投资了4100万美元 ,希望能生产出一种更轻、操纵更灵活的超音速飞机。第一次飞行试验在加利福尼亚州美国航空航天局德赖登飞机研究中心进行 ,美国空军将早期…  相似文献   

20.
导弹舱段的动力学特性分析是导弹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导弹舱段主要承受集中力和集中质量的特点,本文首先建立了舱段的简化分析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对该简化了的舱段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对该模型进行有限元法模拟,对比可知,两种方法获得的舱段振型相符.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为使计算接近舱段实际结构,利用ANSYS建立完整舱段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后得出其5阶振型及其对应的振动频率.本文的分析结果为完整舱段的振动特性提供了直观的认识,可以为舱段结构的实际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