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而且是人类的好帮手。更为可贵的是,它们在帮助人类的时候并不索取任何回报。鹦鹉教学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西班牙语教授玛克博士,用一只鹦鹉充当教学助手。当博士上语音课时,他让这只鹦鹉领学生重复念单词,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西班牙语的发音。鹦鹉能够不厌其烦、颇有耐心地教学生,也引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鹦鹉也会迷路,因为它不像鸽子等飞禽一样能自行定位和辨识方向,但它们却有另一套独特的本领,找到回家的路。这是一只蓝灰色的可爱的鹦鹉,在不久前日本东京的一场风暴中,它从掉落的鸟笼里飞出,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3.
动物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而且是人类的好帮手。更可贵的是,它们在帮助人类的时候并不索取任何回报。鸽子搜救员美国海岸警卫队驯养的鸽子,能在茫茫大海里搜筲  相似文献   

4.
邓显婕 《科技信息》2013,(12):197-197
词汇是西班牙语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水平。本文以西班牙语教学中常见的词汇为例,总结西班牙语词汇的共同规律,浅谈在西班牙语专业本科阶段教学中如何运用"词根词缀联想记忆法"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5.
西班牙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的类比性以及类比性在高职西班牙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西班牙语教学中的英语类比法,来强化西班牙语教学效果,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高职西班牙语学生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海豚这种海洋哺乳动物是非常聪明的,它的脑容量比一般人还大20%。英国剑桥大学阿兰·楚丁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海豚是地球上智力仅次于人类的动物。与人一样具有洞察力楚丁博士的实验表明,海豚具有洞悉他人想法的能力。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才独有这种能力。实验是在南非德班的一个“海洋世界”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在一个遮挡海豚视线的屏幕后面放置两只盒子,然后存4只参加实  相似文献   

7.
西班牙语是一种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语言,目前世界上约有3亿人使用这种语言。现在西班牙人所讲的西班牙语,在语音和语汇上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现象。拉丁美洲国家使用的西班牙语,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方言土语,也与地道的西班牙语有很大不同。这一趋势引起了西班牙语国家学术界的严重关注。对西班牙语影响最大的是印第安语。大量印第安语的方言、惯用语、口语、俚语等语汇和句法被西班牙语所吸收。西班牙语的词汇量已从原有的12万个增加到15万个。拉美各国所讲的西班牙语也有很大差别。许多专家担心,操西班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学习。西班牙语精读课是西班牙语本科专业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教师在精读教学中要注重文化导入,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词汇讲解、课文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方面探讨在西班牙语精读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400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800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 :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  相似文献   

10.
黎妮 《科技咨询导报》2014,(16):156-159
准固定语是人们频繁使用的一类短语。虽然它普遍存在于各个语言中,并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但在外语教学的课堂上却往往忽视它的存在。事实上,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不少错误都是因为不了解这类短语,如果让准固定语走进课堂,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每种语言的准固定语都有自己的个性,这些语言和非语言的特点恰好也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基于对西班牙语准固定语特点的分析,该文选用“意义形式兼顾”理念来指导教学,并提出西班牙语准固定语2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西班牙研究人员最近研究发现,鼠类可根据人类语言的特定节奏来区分荷兰语和日语。这一实验结果显示: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早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前就已经具有了某种使用和开发语言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好消息!好消息!鹦鹉博士开办奥运学习班了。""好消息!好消息!鹦鹉博士开办奥运学习班了。"一大早,棒棒正在院子里锻炼身体,花喜鹊从它门前飞过。棒棒急忙跑出来叫住花喜鹊:"是点点博士吗?"花喜鹊可忙了,翅膀不停地扇动,嘴巴也不停地叫喳喳。要不是棒棒的嗓门大,花喜鹊早飞过去了。"哎呀,是棒棒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现有3.5亿人讲西班牙语,以西班牙语为国语的国家有20个。为了推广西班牙语,传播西班牙文化,1991年,西班牙政府成立了“塞万提斯协会”,其名取自西班牙著名文学家、《堂·吉诃德》一书的作者塞万提斯。塞万提斯协会是一个非赢利性机构,其活动经费主要是政府的年度拨款。塞万提斯协会在海外设有30个教学中心,主要集中在与西班牙  相似文献   

14.
这些鹦鹉是澳大利亚一个五彩斑斓的标志,同时也是它最可怕的祸患。在澳大利亚的一首歌曲中,鹦鹉被颂扬为澳大利亚的象征,甚至比袋鼠和考拉更为突出!的确,目前从墨尔本到达尔文,从珀斯到悉尼,都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色鹦鹉。它们像巴黎或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鸽子一样,成为当地景观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裴枫 《科技信息》2012,(28):150+149-150,149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的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词汇则是一门语言中最为活跃、最具有时代特征的因素;因此,网络时代西班牙语语言的变迁最显著的反映则体现在西班牙语词汇的变化中。本文从网络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了西班牙语网络词汇的分类、来源以及特点,并阐述了针对网络词汇应有的态度,以利于人们在新时代,新环境下对西班牙语更好地掌握和了解。  相似文献   

16.
谚语是教学的好帮手,将其运用到西班牙语基础阶段词汇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神奇的!在音乐世界里,没有国度之分,也没有时间之分。几百年前音乐大师创作的雄伟乐章,至今听起来仍然让人心潮澎湃;而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即使他一句西班牙语都不懂,却也能够清楚地明白布莱里亚舞(西班牙一种民间舞蹈)传达的是喜悦之情,而在听另一种叫塔兰塔的西班牙民歌时,则感到的是无限的伤感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与动物的语言沟通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一些动物学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一位名叫艾伦的美国心理学家,对一只年龄为13个月的非洲鹦鹉进行了一年的训练。这只鹦鹉不仅能吹莫扎特的乐曲,说类似"别笑我"的话,而且还能辨别颜  相似文献   

19.
和平鸽和橄榄枝的由来诺亚两次让鸽子去打探洪水的消息,最终鸽子衔着一根青绿色的橄榄枝叶飞回,带来了洪水退去、和平日子来临的好消息,世界生命在这一刻开始了新的转机。因为这个传说,人类便把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鸽子也被誉为“和平鸽”了。快看!那座山上停着一艘大船!嗯?真的是艘大船!这就奇怪了,几千米的山上,怎么会有船呢?是谁把船停靠在这了?在《圣经》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不像现在这样热爱和平,而是互相残杀。上帝看到人类这  相似文献   

20.
面包小     
一位朋友的家里养了两只鹦鹉,这两只鹦鹉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朋友每天都训练它们说话。在教了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之后,朋友开始教这两只鹦鹉背唐诗。她先选择最简单易记的《悯农》一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奇怪的是,一只鹦鹉能背诵这首诗的前两句,另一只鹦鹉只背诵后两句,两只鹦鹉配合才能完整地背诵这首诗,朋友被弄得哭笑不得。她和我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我不禁联想起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