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主要反应,也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转换反应分为金属转换钨的反应,金属置换非金属的反应,非金属置换金属的反应,非金属转换非金属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概括 (一)离子反应 1.概念:在溶液中发生的有离子参加的反应。2.类型: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氧化物和酸的反应,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水解反应,电极反应,电解反应。3.实质:离子反应总是向着使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3.
碱-碳酸盐反应热力学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热力学方法探讨了温度对碱-碳酸盐反应的影响,反应温度升高时,反应的推动力减弱。对碱与碳酸盐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时所需碱的浓度以及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298K,PH≥10.6时,碱-碳酸盐反应能发生,反应温度升高,碱-碳酸盐反应所需碱的浓度相应增大,对氢氧化锂与碳酸盐反应可能生成碳酸锂沉淀时溶液的碱的浓度作了计算,298K,PH≥13.1时,氢氧化锂与碳酸盐反应除生成水镁石和方解石外还能生成碳酸锂沉淀,反应温度升高时,反应生成碳酸锂沉淀所需碱的浓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提升管反应器中催化裂化与热裂化反应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对工业提升管中的催化裂化和热裂化反应进行了实验模拟研究,考察了反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催化裂化和热裂化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催化裂化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缩短反应停留时间和提高剂油比可有效抑制提升管反应器中热裂化反应的发生,提高轻质油收率;提高反应温度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轻质油收率,但反应温度过高会使热裂化反应加剧,从而使产物分布变差;当采用高温、大剂油比操作时,缩短反应时间,尽量消除提升管反应后期的热裂化反应,是改善催化裂化产物分布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采用变换变量的概念,将反应闪蒸过程模型变换为普通的非反应闪蒸模型。新模型将反应与相平衡相结合,避免了反应量的计算,且适用于含有惰性组分的反应闪蒸过程。以含有惰性组分的MTBE反应闪蒸过程为例,用非反应闪蒸方法进行计算,得到了关于反应闪蒸的一般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关于通过把氧化还原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对应可逆电池反应中的负极反应和正极反应,辅以电极的需要,设计成可逆电池的讨论,并阐述了电池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运用半刚性振转靶(semirigid vibrating rotor target-SVRT)模型和含时波包法(TDWP method),对O(3^P) CH4→CH3 OH反应体系进行了含时量子动力学计算,给出了该体系对应于不同初始态的反应几率,通过对j=0时,v=0,1的反应几率的计算,看出H—CH3的振动激发,极大地提高了反应几率,而反应阈能明显降低,说明反应分子的振动能对分子的碰撞反应有重要贡献,而对于v=0时,j=0,1,2,3的反应几率的计算,得出转动量子数j的增大,也会使反应几率有较大的提高,但反应阈能基本不变。此外,通过对j=5时,K=0—2,n=0和j=5时K=2,n=0—2的反应几率的计算,研究和分析了该反应的空间立体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酸性介质中痕量钒催化溴酸钾氧化甲亚胺-H显色反应为对象,利用光度法研究了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反应对甲亚胺-H和钒分别为一级反应,对溴酸钾为1.5级反应。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是通过均裂反应形成自由基,继而进行自由基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反庆注射成型体系中反应诱导混合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界面上的反应是产生自动混合的关键原因,界面上的反应诱导混合促进了流体在微观尺度上的进一步混合,反应和的活性,催化剂,反应温度及生成物增长曲线,可表征反应诱导混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二甘醇二甲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二甘醇出发,经氯化反应、Wiliamson反应等两步反应,合成二甘醇二甲醚.每一步反应都选择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确定出了较优的反应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1.
采用从头算方法研究了异氰酸与甲醛环加成反应的机理,并研究了BH3对此反应的催化效应。结果表明,非催化反应基本上为同步的协同反应,而BH3催化的反应则为非同步的协同反应,且BH3催化反应比非催化反应容易进行得多。  相似文献   

12.
八角茴香油和肉桂油的臭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八角茴香油和内桂油的臭氧化反应过程受反应控制,传质的影响很小;八角茴香油与臭氧反应6h,反应已基本完全(95%)茴香醛含量54.48(GC%),再延长反应时间,茴香醛产量反而下降,肉桂油与臭氧反应13.6h反应也基本符合(96%)肉桂醛含量0.34(GC%)。  相似文献   

13.
以Ce0.4Zr0.6O2作催化剂,二氧化碳与甲醇为反应物,在超临界条件下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碳酸二甲酯的最佳合成条件:当催化剂铈锆固溶体(Ce0.4Zr0.6O2)与甲醇用量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为1∶50(体积比)时,反应温度为180℃,反应压力为9.5MPa,反应时间为8h。在此最佳条件下,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得碳酸二甲酯的产率为7.48%。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热裂解基本反应步骤的分析,得到其反应动力学常数只与反应前后分子特性有关,而与反应分子的大小无关。通过文献数据求得基本反应速率常数,进而在已建立的延迟焦化主反应网络基础上,计算出反应网络各个分子间的反应动力学参数,为延迟焦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提出将非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的一种方法,以扩散过程、中和反应和沉淀反应等电池反应为例,说明将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的具体步骤.该方法也适用于将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还可以防止将反应错误地设计成不相符的原电池.  相似文献   

16.
以二甲基吡啶胺、炔丙基溴和4-碘苯酚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叠氮化反应、Click反应合成了中间体三氮唑化合物3,以2,6-二氯苯胺为原料经氧化反应、环化反应、硝化反应合成了中间体6,中间体3与6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三氮唑苯并恶二唑类化合物7,其结构经1H NMR和M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SiCp/Al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界面反应研究是碳化硅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研发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各国研究者分别从界面反应规律、影响因素、控制途径等方面展开研究.界面反应规律方面研究了Al合金液与SiC颗粒可能存在的界面化学反应、界面反应过程和界面反应模型、界面上的相等;界面反应影响因素方面研究了界面反应与制备工艺过程、参数的关系;界面反应有效控制途径方面研究了、基体合金化、SiC颗粒表面处理、工艺选择与工艺参数控制等.今后的界面反应研究方向为:界面精细结构的研究;界面反应的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Mg与SiO2玻璃间反应的研究,获得了由层状组成的反应组织.实验发现:层厚由表及里呈连续细化的变化规律;反应温度越高,反应层及层片厚度增加;反应时间延长,反应层及层片厚度增加.Mg与SiO2反应动力学呈线性关系,其原因是A层段层状存在显微裂纹,显微裂纹的存在使本应呈现非线性规律的Mg向SiO2扩散反应动力学发生了改变.整个反应组织与心部Mg基体结合良好,硬度由表及里呈连续变化,Mg与SiO2玻璃反应获得的是一种典型的梯度材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OP-10/甲醇/苯/水构建的微乳反应体系,以骨架镍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以及V(水)∶V(苯)对反应选择性及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体系中苯选择加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150℃,反应压力为4.0 MPa,V(水)∶V(苯)为3.0,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苯转化率达19.65%,环己烯收率为5.61%,环己烯选择性为28.55%。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水氧化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研究了以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处理油田含油污泥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pH值等条件对含油污泥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氧化碳和醋酸是中间产物,二氧化碳是最终产物.当反应温度为440℃、反应压力为24MPa、反应停留时间为10min、pH为10时,含油污泥中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反应停留时间和反应温度是影响含油污泥中COD去除率的主要因素.随着反应停留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加,含油污泥COD去除率增加;反应压力和氧化剂质量浓度对含油污泥COD去除率也很重要,但当反应压力和氧化剂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对含油污泥COD去除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