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众是人们普遍的心理想象,在高校大学生中从众现象表现的更加明显。大学生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众心理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应充分重视从众心理的作用,对从众心理进行深入研究和关注。本文基于对从众心理的形成的原因和大学生具体表现入手,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理智从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从众心理的成因及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呼吁创造性人才,但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培养的学生有着强烈的从众心理。以中庸为核心的儒家教育,人类本身对孤独的害怕,个性特征的差异等都在滋养着从众心理,并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下得到加强,形成一种集体性格,抑制着创造性的发挥。引导学生走出从众心理,展示个体魅力是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从众心理是人类群体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从众”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消极的从众心理是盲目的、丧失个性的心理顽疾。本文试图浅析消极的从众心理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从而使人们正视这种心理现象,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尽力避免这种现象的再生。  相似文献   

4.
浅谈从众心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众心理和行为在图书馆日常服务中客观存在且不断发生。它既有消极破坏的一面,又有积极有利的一面。因此,有效克服不良从众心理,对于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的消费产品日益显现出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消费者选择消费产品时有着或实用、或审美、或新奇、或从众等复杂的消费心理。探讨生活陶艺造型的发展创新,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实际应用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娟 《科技资讯》2010,(23):254-254
从众心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成因,有了较细致的叙述。  相似文献   

7.
抖音广告的消费者受众主要呈现出新奇心理、得益心理、求知心理、跟风心理等四种心理。精准把握受众心理,洞察、迎合消费者心理动机,清晰受众群体的“痒点”和“痛点”,是抖音广告营销成功的关键。为快速实现抖音广告的营销效果,营销人应采取注重受众心理的情感营销、病毒营销、饥饿营销和关系营销等策略,加强与受众的交流与沟通,激发其好奇心,满足其情感上的体验和认知需求,并抓住受众的从众心理,生成消费黏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大学生从众心理与其体育态度的关系。从分析从众心理对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入手,帮助大学生利用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减少从众心理对其体育态度影响的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9.
陈冲 《科技咨询导报》2011,(36):254-254
目前中职在校学生基本是经历中考失败打击的学生生,在校学习期间盲目从众的心理比较严重,文章通过对宁夏中职学校的200名中职生的从众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中职生盲目从众心理成因,从多个角度提出应对的策略,以期引导中职教师对当前中职生的盲目从众心理状况的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计轶园 《科技信息》2011,(31):310-311
本文主要分析了从众心理与大学生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着重阐述了从众心理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分析了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该如何发挥其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目的在于帮助大学英语从教者,探析从众心理下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机制,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从众心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众现象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群体生活中几乎到处可见,例如赶时髦、随大流、人云亦云、入乡随俗等等。在青年人高度集中的大学校园里,同样可以随时观察到从众现象的存在。本文谨在考察从众现象的基础上,试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作一粗浅的分析,以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从众心理给予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从众心理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利弊、调控四个方面对大学生从众心理进行了分析,以其有效利用从众,使其有利于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读者心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从众的定义及成因,分析了高校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从众心理消极效应的表现,探讨了如何引导高校读者文明利用图书馆,使其从众心理发挥积极效应,构建和谐借阅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呈现多元化,大学生从众心理的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详细论述了大学生从众心理及其产生的原因,阐释了大学生从众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从众心理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正确运用,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进一步培育大学生责任品质,塑造其独立人格,增强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从众行为及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大学生由于在心理上尚不成熟,因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容易出现较多的从众行为。这种从众行为既有积极作用,也会造成消极影响,对此,应加以科学分析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6.
受众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心理需求有性心理需求、好奇心理需求、娱乐心理需求、文化心理需求、审美心理需求和情感心理需求.但广告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美女和家庭主妇,对受众的需求满足面不广,浅层次心理满足多,深层次心理满足不够,因此需要正确塑造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来引导受众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媒介化、普及化、娱乐化和时尚化的特征,其审美心理更多地表现为晕轮效应、从众心理和注重感官体验的特点。现代广告设计的创意要符合大众的文化审美取向,广告的形式要符合大众的欣赏习惯,广告媒体的选择要符合网络时代大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存在着一些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这是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文章对大学生从众现象作了具体描述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论"大跃进"的社会心理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大跃进”的产生也不例外。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趋利和从众心理,领导群体的定势心理,因长久贫困而产生的快富速强的浮躁心理,对“大跃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健美操是一项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既具备一般体育项目的健身、竞技价值,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是一项男女老少都适宜的健身项目,但是目前在南京高校中,参与健美操锻炼的对象主要是女生。这与推广和普及健美操运动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芩文针对这一现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南京高校男生健美操锻炼的现状、影响男生参加健美操锻炼的原因,得出:南京高校大部分男生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不参加健美操锻炼。提出采取措施避免从众的负面效应.合理运用大学生的积极从众心理,反向引导男生投入到健美操锻炼中来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