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中题材与诗体是一种辨证互动的关系,新题材的出现对诗体的发展变化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晋宋之际山水作为诗歌表现范畴的确立、山水描写艺术的发展,使赠答诗经历了一个显著的诗体解放过程,突破了西晋以来四言体赠答诗的发展困境,同时确立抒情体物的新的诗体内涵,形成了新的赠答诗艺术传统。  相似文献   

2.
“归来的诗人”在新时期恢复创作后大体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在理论上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总结了中国现代诗歌体式发展的基本经验;在创作上铸就了新的以沉思、论辩为特征的哲理化抒情风格;抒情主体更加注重对自我存在的思索与追问,抒情语调趋于自白和自审,意象营造趋于自喻化和象征化.部分诗人从现实主义走向超现实主义.“归来的诗人”既是对新诗传统的恢复,也是对新诗发展的总结与重整.  相似文献   

3.
古诗与国风的渊源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相似方面:抒情内容、抒情手法、语言表现手法。古诗以温婉哀丽的语言抒发怨情,风格委婉悲凉,但古诗内容和诗体繁杂,风格水平参差。因为年代久远,作者和时代难以考证。古诗符合钟嵘的诗歌理想,故《诗品》把它列为上品。  相似文献   

4.
论抒情语体     
抒情语体是以传递和表达情感为主的语言形式 ;抒情性是抒情语体最本质的特点 ;抒情语体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 ;抒情语体中主体的情感类型决定其语言风格类型 ;抒情语体中情感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及情感表达的两种基本方式是———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相似文献   

5.
诗体是对诗的属性的制度化的具体呈现,指诗歌作品的语言秩序及语言体式.诗是最讲究"体"的文体.外国诗歌和中国古代诗歌都形成了相对定型的诗体,如西方诗歌流行十四行诗体.中国古代诗歌形成了格律诗体.新诗是打破"无韵则非诗"作诗信务的特殊文体.长期轻视诗体建设.新诗已经有了近百年历史,现在已经具备了进行诗体建设的条件.百年间在新诗诗体建设上已经有了很多经验与教训.很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诗体建设.诗的体式包括诗的韵律形式和语言的排列形式,在诗体建设中,特别要重视诗的形体建设.  相似文献   

6.
萧红、迟子建的乡土小说为中国乡土文学提供了一种带有女性特征的抒情文体.儿童视角、散文化结构和自然明朗的叙述语言,赋予了萧红、迟子建小说生趣盎然的迷人意境和诗意的抒情气氛,构成了两位女作家乡土作品特有的价值追求和美学风格,为现代乡土抒情小说开拓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恶魔诗人"于赓虞致力于新诗诗体的探索。他提出的内容思想化、音节和谐化的散文诗理念,对散文诗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他对新格律诗进行了大胆的实验。于赓虞的创作大大丰富了新诗的诗体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庞大的“第三代诗人”创作群体,一方面脱胎于朦胧诗,另一方面与朦胧诗在诗歌观念和诗歌写作体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在文体特征上形成三个较有代表性的创作向度,其探索或以玄奥滞重的诗体陷入对形式的迷狂,或以其种种试验显示出对诗歌语言进行探险的活力,他们对自我的调整与发展孕育着当代汉语诗歌的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反馈能够影响学习者在写作输出中对语言形式的注意,但学术界对教师反馈的效果仍存在不少争论。该研究致力于探讨不同类型的教师反馈在促使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上所产生的不同差异。实验中除写作任务,还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来收集数据。然后,使用曼.惠特尼U检验、符号秩次检验及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教师反馈均能提高学习者的注意质量;详尽的教师反馈效果更显著;注意的质量因学习者语言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教师反馈的策略应随语言形式的不同而调整。研究结论肯定了教师反馈影响学习者对存在问题的语言形式给予注意的积极作用,并且探讨了如何使教师反馈更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杨朔散文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他散文的语言特色是分不开的。杨朔散文的描写语言,具有绘画的造型力,是高度形象化的语言,他的抒情风格是内向的,这种抒情格调决定了他抒情语言的含蓄、隐秀,而洗炼、精约,则是杨朔散文叙述事物的基本特色。无论是描写语言、抒情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具有诗的概括力和表现力,都洋溢着抒情诗语言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1.
论华兹华斯诗歌的抒情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以抒情诗而闻名,其诗歌虽然时有叙事的因素,但以巧妙而精致的抒情为主。他那样一种特别的直抒胸臆、潜在讲述和反复沉吟的抒情方式,他那样一种注意以意象、想象和沉思而抒情的抒情策略,体现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相对于古典主义者的新的艺术选择。本文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其诗歌的抒情方式,以及这种抒情方式给我们中国当代诗歌创作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萧红和张爱玲所创造的现代抒情小说和传奇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文体模式,为小说创作的抒情化及通俗化带来了新的形式和新的世界。忧郁感伤的抒情格调与冷静细致的反讽笔法、松散自由的散文体与传统小说的故事性、充满诗意的美学意蕴与繁复艳丽的意象追求,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成为现代小说史上两种个性不同的艺术建构。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交流范式,创设交流学习任务和个人任务,探查不同交流语境下语言注意和个人情境下注意水平的差异.结果发现:①交流任务中语言认知不代表交流认知的全部,仅以语言作为交流媒介时,语言注意水平最高;②对象共享性不具有交流性,且降低了交流学习语言的选择性注意水平;③表情因素既降低了语言认知加工的负担,又提高了交流注意水平,表情具有一定的交流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马原为开头的先锋小说作家进行了一场叙事革命,他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中国小说由“创作”向“写作”的转换。格非、苏童等人对马原的叙述策略有所发展,他们在语言实验、叙事策略以及抒情风格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凸显出中国先锋小说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创设不同交流情境,通过交流范式探查不同语境下交流学习双方语言选择性注意水平的差异,结果发现:①语言交流情境的语言选择性注意水平和指向性水平显著高于表情和对象可视的情境,这源于其高分组的更高水平,但是其高低分组间具有不平衡性; 3种语境下的变化特征不同;②语言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水平在各情境下均随着交流进程而逐渐提高,但表情和对象可视的情境效率最高.研究证实,语言交流情境下语言加工程度更深,但交流双方的协调水平相对更低,对象共同可视并不促进交流语言的选择性注意,表情能够辅助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6.
《夜歌》集充分表现了一个刚投入革命队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革命事业和新的人生的由衷礼赞,同时也反映了个人与集体之间所发生的新的矛盾、痛苦及其艰难前进的轨迹;作品的语言风格也从早先富于象征色彩的浪漫主义走向了朴素清新的现实主义,然而其“旧性”荡涤未尽,创作的主体性和个人抒情色彩依然很浓,这是《夜歌》集中大部分诗作依然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原因。但由于缺乏新的艺术经验,也存在着艺术上参差不齐的情况。何其芳正是以包括《夜歌》集中那些个人抒情色彩依然浓厚的优秀篇章在内的前期作品,而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奠定了他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席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7.
苏轼、汤显祖都是在创作中运用梦的集大成者, 他们分别是抒情的梦与叙事的梦的典型代表。本文试着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从生理心理、宗教影响、人生体验、多情个性类型四个方面论述他们对梦的认同感, 探求他们运用梦的共同原因。然后进一步比较苏轼的诗词、汤显祖的戏剧中 “梦”所呈现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及作用, 从而揭示梦在抒情作品和叙事作品中相同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学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考察白族曲词格律时,不难看到一种特殊的新诗体:它的语言不是白语,而是汉语;它的句式是白曲长短句,而用汉语欣赏也很精巧优美;它的音韵格律既可用汉语诵读,又能为白曲乐曲歌唱。这种诗体,具有双重文化性质,为汉白共赏共有。不论从汉语诗体的角度看,或是从白曲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古无  相似文献   

19.
徐冰 《科技咨询导报》2007,(14):196-196
作家三毛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创作了很多颇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本文主要从三毛作品的内容、人物、抒情、语言四个方面对三毛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进行论述,她的作品内容色彩缤纷,人物形象摇曳多姿;抒情浓郁直接,并善于选用引起共鸣的语调语句,使用语言具有幽默诙谐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围绕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功能开展的多层面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语言教学的主流趋势,而多层面语言教学也对英语课程的进一步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各色新型英语课程和英语选修课程应运而生,本文旨在与其他语言教学者一起讨论在设计语言课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只有协调注意了这些环节问题的处理,才能真正发挥这些语言课程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